西宁沈那遗址公园一2025年9月26日

牛继宗

<p class="ql-block">西宁沈那遗址,是距今约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过渡时期的古羌人聚落遗址。</p><p class="ql-block">该遗址以齐家文化遗存为主,兼含少量马家窑文化和卡约文化遗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迄今保存较好,文化内涵丰富的史前聚落遗址之一。</p><p class="ql-block">沈那遗址位于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毛胜寺西台地,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是古羌人聚落村。</p><p class="ql-block">其名称“沈那”源于古藏(羌)语音译,意为“依山面水,黑刺茂密”之地。</p><p class="ql-block">共发現遗迹451处,包括房址104座,灰坑273座,墓葬15座,窑址3座。</p><p class="ql-block">出土文物丰富,如骨针、纺轮、骨锥、石刀、石杵、骨镞、石矛、青铜巨矛、玉器等。</p><p class="ql-block">该遗址是青海河湟地区齐家文化中心聚落,对研究史前社会组织形态、东西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早期枢纽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p><p class="ql-block">沈那遗址于1948年由考古学家裴文中发现。</p><p class="ql-block">1979年列为市级文保单位。</p><p class="ql-block">1986年升为省级文保单位。</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18年起以遗址为核心建设沈那遗址公园,占地23.84公顷。</p><p class="ql-block">遗址出土文物在西宁市博物馆展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