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温柔地唤醒了霞浦的又一个日子。我与夫人对坐享用完简单的早餐,一碗热粥下肚,通体舒泰。相视一笑间,默契已然达成——今日,我们将继续探索这片闽东福地的光影之美。行程进入第三天,东线的壮阔、南线的秀美仍历历在目,而今天的目的地,是更具神秘色彩的西线。对于我们这对退休夫妇而言,每一次出行,不再是匆匆赶路,而是一场慢节奏的、与天地对话的修行。</p> <p class="ql-block">驶出略显喧闹的霞浦县城,车子轻快地钻过南岐山隧道。隧道口像一个时空分隔符,昨天向左,是通往北岐滩涂那闻名遐迩的日出光影;今日向右,则意味着我们将驶入一片相对静谧、更待深入探寻的天地。心中不免升起一丝探险的期待,正如退休后的生活,告别了既定轨道,转而驶向充满未知可能的乡间小径。</p> <p class="ql-block">从宽阔的国道转入县道,道路渐渐收窄,两旁的景致也从城镇的规整变为乡村的质朴。稻田、村舍、悠闲踱步的土狗,构成了一幅流动的田园画卷。最终,导航将我们引向一个窄窄的巷口,仿佛已是路的尽头。我们只好寻了处空地停好车,开始了今日的第一段“徒步”。爬上一段颇有些陡峭的坡道,经过一所书声琅琅的小学,一座香火袅袅的观音庙。此行第一个目的地——沙江S弯,便藏在这寻常巷陌的尽头。</p> <p class="ql-block">在景点门口购票,通过一扇略显斑驳的大铁门,我们走入一幢看似普通的居民楼。搭乘电梯升至六楼,再循着楼梯走上七层的一个大平台。当视野豁然开朗的那一刻,我们夫妇二人几乎同时屏住了呼吸,被眼前这幅巨大的、活生生的山水画卷彻底“震慑”住了。</p> <p class="ql-block">只见广阔的江面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无数根竹竿,如列队的士兵,一直延伸到远方的水天相接处。朋友曾说,这里的竹竿有上百万根之巨,今日亲眼得见,方知此言不虚。这些竹竿并非杂乱无章,它们之间,巧妙地留出了宽窄不一的航道,而其中最精妙的,便是一条蜿蜒曲折、呈完美“S”形的主航道,如同一条飘逸的丝带,缠绕在这片竹竿矩阵之中。背景是连绵的青山,以及一个青瓦白墙的古村落,静静地将身影探入江中。阳光洒下,江面波光粼粼,竹竿倒影绰绰,远山如黛,村落静谧,共同构成了一幅浓淡相宜、意境深远的水墨丹青。听当地人说,这些竹竿下都索着麻绳,用于养殖海带和紫菜。这不仅是绝美的风景,更是沿海人民世代相传的生存智慧与劳动结晶。</p> <p class="ql-block">我们倚着栏杆,久久不愿移开目光。这景象,比任何画作都更具生命力,比任何诗句都更富韵律感。不一会儿,平台上又来了几位“全副武装”的摄影爱好者,架起“长枪短炮”,从不同角度捕捉着光影的变幻。我们相视一笑,心中了然:美,是共通的,它吸引着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我们虽无专业的相机,但双眼是最好的镜头,已将这份震撼深深烙印在心间。</p> <p class="ql-block">带着沙江S弯带来的满足感,我们按照夫人精心准备的攻略,驾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半月里。这是一个纯畲族人聚居的古村落,名字本身就充满了诗情画意。传说三百多年前,雷氏祖先雷文寿举家迁徙至此,历经世代繁衍,形成了如今的规模。村子依山而建,我们拾级而上,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一棵硕大无朋的古榕树,枝叶如盖,绿意盎然。树下立着一块标牌,上书“畲缘向海”四字,道出了这个山地民族与海洋的奇妙缘分。</p> <p class="ql-block">恰巧,榕树下正有一队来自上海闵行区的游客,在导游的指挥下摆着各种姿势拍照。欢声笑语与古树的沉静形成有趣的对比,那优美的倩影与百年的沧桑,共同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们随他们一起,在导游的带领下,漫步于青石铺就的小巷,参观了庄严肃穆的雷氏宗祠、书香萦绕的秀才院(一门祖孙三代竟出了五位秀才,令人惊叹)、古朴的雷志茂故居以及充满民族风情的畲族婚姻博物馆。听着畲族的历史与传说,看着那些精美的传统服饰和婚俗用品,我们对于这个勤劳智慧的民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心生敬意。</p> <p class="ql-block">告别半月里,我们继续向西,朝着东安岛进发。驶过雄伟的东安大桥,路况开始变得挑战起来。原来此地正在修路,坑洼不平的土路让我们的车子一路颠簸。按着导航在东安村中狭窄的村道里穿梭,最后竟爬上一处小丘,走入了一条断头路。本想抱怨导航的失误,但当我们下车驻足,却被眼前的景色瞬间抚平了心绪。此处地势较高,俯瞰下去,海面如一块巨大的碧玉,岛屿点缀其间,渔船星星点点,景色极为秀丽。这番误打误撞,反倒成就了一次意外的观景体验。我们欣然停车拍照,将这计划外的美丽也悉心收藏。旅行之美,有时就在于这些不期而遇的转角。</p> <p class="ql-block">今天计划的最后一个摄影打卡地,是南湾“甲骨文”滩涂。来之前就心心念念,想象着涨潮后,那些渔民为养殖而修筑的长短堤坝和网箱露出水面,在晨光或夕阳下,会如何幻化成如甲骨文般神秘莫测的图案,那该是何等美轮美奂的景象。然而,或许是今日的运气在前几处已用得差不多,当我们抵达时,却得知此地暂时关闭,无法进入。心中不免掠过一丝遗憾,如同乐章结尾处一个未尽的音符。</p> <p class="ql-block">但这份遗憾,很快便被一天的充实与美好所冲淡。回程的路上,我与夫人细细回味着这一日的见闻:沙江的壮阔、半月里的古韵、东安岛畔的意外之喜……退休后的时光,不正是如此吗?我们不再执着于必须打卡每一个景点,而是更享受在路上的过程,享受彼此陪伴的温暖,享受与每一处风景、每一段文化的真诚对话。西线之旅,虽有小憾,却更显真实与珍贵。霞浦的光影,已深深印入我们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