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 青铜不语 却震耳欲聋

红日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原名兴古遗址,地处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鸭子河南岸,核心区为古蜀国都城,面积约3.6平方公里,总覆盖范围约12平方公里。其名称源于清代《汉州志》记载的“三星伴月堆”,指遗址核心区三座呈“品”字形分布的人工土堆(高5-8米),旁有月亮湾台地,1934年考古后简化为现名。遗址年代距今约4800-2800年,主体为商周时期(约3300-3000年前),代表古蜀文明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p> <p class="ql-block">跨过那道看似寻常的场馆门槛,时间仿佛被瞬间压缩、扭曲。外面的车马人声如潮水般退去,一股沉静而巨大的力量将我们包裹。我的脚步不自觉地放轻了,呼吸也收敛了,仿佛怕惊扰了这片时空中沉睡数千年的魂灵。</p> <p class="ql-block">目光所及,最先与之相遇的,是那尊巨大的青铜立人像。他静静地站在那里,以一种超越时间的从容。那双凸出的巨目,并非空洞,而是在幽暗的光线下,蓄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威严与洞彻。他仿佛并非在看我们这些偶然的过客,而是在凝视着宇宙的秩序,默察着天地玄黄。我站定在他面前,试图去解读那凝固在青铜里的思绪,却只感到自身的渺小与仓促。我们每日东本西忙,而他在此,已站立三千年,守护着一个文明的密码。这份静默的厚重,比任何喧嚣的宣言都更具力量。</p> <p class="ql-block">真正让我心神俱震的,是那棵通天彻地的青铜神树。它已残损,却更显出一种挣扎着向上的、惊心动魄的生命力。枝干虬曲,神鸟栖息,每一寸都镌刻着先民对日月星辰的崇拜,对天地沟通的狂想。这哪里是一件器物?这分明是一个民族将全部的精神与信仰,将整个宇宙观,浇铸进了青铜之中!我几乎能想象到,在某个庄严的祭祀之夜,火光映照着这株神树,巫师们的吟唱与天地共鸣,那是何等的恢弘与虔诚。我们今日用代码构建虚拟世界,而他们,用最原始的泥土与火焰,铸造了一个属于精神与神话的瑰丽王国。</p> <p class="ql-block">还有那面绝美的黄金面具,它薄如蝉翼,却承载着不朽的渴望。它覆盖过谁的面容?是一位通神的巫祝,还是一位尊贵的王者?面具上没有任何表情,却比任何生动的五官都更能直击人心。那是一种对永恒的执着,是对“逝者如斯夫”最沉默、也最有力的反抗。它提醒着我,在实用的炊器、兵器之外,古蜀人的精神世界早已飞升到我们难以企及的高度,他们对美、对权力、对生死,有着如此深刻而独特的表达。</p> <p class="ql-block">回程的车上,我与同事们都少有言语,各自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与思索里。我望向窗外,现代都市的树木与华灯飞速掠过,而我的脑海中,却依旧盘桓着那些青铜的曲线与黄金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我曾以为,历史是书本上枯燥的年号与事件,是博物馆玻璃柜中冰冷的标签。但今天,三星堆告诉我,历史是有温度的,有重量的,甚至是“有神韵”的。它不在远方,它就凝固在这些奇诡的造型里,潜藏在这些斑驳的铜绿之下。这一次参观,不像是一次休闲的出行,更像是一场与文明源头的深刻对话。它让我真切地触摸到,脚下这片土地曾孕育过何等灿烂不羁的想象力与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青铜不语,却在我心中激起了震耳欲聋的回响。那份为古老智慧而产生的惊叹,最终都汇聚为一种深沉的情感:能作为这片土地上的一员,能成为这辉煌文明的后裔,是何其有幸。这份骄傲,沉甸甸的,它将沉淀在我的血脉里,成为我们走向未来时,一份不竭的底气与荣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5.09.2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