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刘公岛:他不仅仅是一座岛。</p><p class="ql-block"> 在山东半岛东端的威海湾内,刘公岛如一颗青黛色的明珠,镶嵌在蔚蓝海面。这座面积仅3.15平方公里的海岛,不仅有山海相拥的秀丽风光,更承载着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无法磨灭的沉重记忆。</p><p class="ql-block"> 踏上刘公岛,最先触及的是历史的温度。岛上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静静陈列着120多年前的硝烟与呐喊。泛黄的《马关条约》副本、锈迹斑斑的“定远舰”主炮残骸、将士们用过的刀剑与家书,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1894年甲午海战的悲壮。彼时,北洋水师在这里浴血奋战,邓世昌等将士以身殉国,却未能挡住列强的炮弹,最终留下“万里海疆无宁日”的惨痛结局。如今,博物院里的巨幅海战场景画,仍能让人感受到当年海浪翻涌、炮声震天的激烈,也让人读懂“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p><p class="ql-block"> 除了厚重的历史,刘公岛的自然风光同样动人。沿着环岛路漫步,一侧是悬崖峭壁,浪花拍击礁石溅起雪白的泡沫;另一侧是苍翠松林,海风穿过枝叶送来清新的草木香。傍晚时分,夕阳为海岛镀上暖橙色调,归航的渔船拖着粼粼波光,勾勒出宁静的渔家画卷。岛上还有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栖息着梅花鹿、孔雀等动物,漫步其中,仿佛能暂时忘却历史的沉重,感受自然的生机。如今的刘公岛,早已不是当年的“伤心地”,而是成为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的“教科书”。</p><p class="ql-block"> 海风轻轻吹拂着刘公岛,百年时光在海浪声中静静流淌。它既是大自然馈赠的风景胜地,更是一座矗立在海上的精神丰碑,永远提醒着后人:不忘过去,方能开创未来。</p><p class="ql-block"> 刘公岛之美,不仅在于山海相拥的自然画卷,更在于其承载的民族记忆。从甲午国殇的沉痛警示到今日的文旅繁荣,它如同一座“不沉的战舰”,提醒后人铭记历史、自强不息。正如梁启超所言:“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这座岛屿,是威海的精神地标,更是中华儿女的永恒镜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