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备注:本篇文字由AI参与补写,图片则均为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持钎人雕塑简介</p><p class="ql-block"> 沈阳市铁西区重型文化广场动态主题雕塑"持钎人"建于2010年,占地面积785平方米,高26米,雕塑总重量40吨。雕塑中舒卷的红旗形似灼热的铁水包,结合两名正在持钎炼钢的工人,再现了劳动创造的场景,记录了铁西老工业基地60年创业与辉煌的历史。它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反映工业题材、最高的动态雕塑。</p><p class="ql-block"> 立标时间:2023年10月份</p> <p class="ql-block"> 伫立重型文化广场中央这座巨大的红色雕塑,如火焰般跃入眼帘。这不只是雕塑,更像是从钢铁年代奔涌而出的记忆洪流。阳光洒在金属表面,映出城市的倒影,而它就在这片现代化高楼之间,沉默地讲述着铁西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广场开阔,金风送爽。有人驻足拍照,有人匆匆前行。但无论你是否留意,这座雕塑就在那里,以工业的骨骼撑起一片精神的天空。它不喧哗,却让整座广场平添了重量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花坛前立着一块展板,上面写着“持钎人雕塑”的由来。文字简洁有力,讲述着六十年工业征程中的汗水与荣光。旁边配着雕塑的图片,与现实中那座巨雕遥相呼应。广场上的花卉正开得热烈,红的、粉的、黄的……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为新中国工业发展历史献上的花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05年是第一个工业企业萌生的年份,沈阳成为中国早期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文化创意园坐落于沈阳铁西重型文化广场之上,完整保留着工业遗址的原貌和工业风格,与大型雕塑"持钎人"交相呼应,形成展现百年工业历史的文化地标。2012年,1905文化创意园项目改造启动,通过文创商业、文化活动、艺术空间、文化演出四个产业载体建立多维度的城市文化空间,运营至今始终致力于将文化 IP 强势输出成为城市文化推广的代言人,让这个百年历史的老厂房蝶变成国际化城市艺术文化生活汇聚地。</p> <p class="ql-block"> 走进1905文化创意园,深色砖墙沉默地诉说着岁月。“光阴的故事”里,藏着无数往事。砖缝里透出旧日温度,而窗内现代设计的陈列又提醒你:这里不是博物馆,而是一个活色生香的文化现场。</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块黑色牌匾静静挂在墙边,金色字体庄重写着:“沈阳重型机器厂二金工车间旧址 辽宁省省级工业遗产(二〇二三年十月)”。没有多余装饰,却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这不只是块牌子,更像是一枚勋章,佩戴在一座老厂房的胸口,宣告它从钢铁洪流中走来,如今转身成为艺术的容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园区的平面图挂在入口处,清晰划分出一、二、三楼的功能区域。从老厂房改造而来的空间,每一寸都经过精心设计,却又刻意保留了工业的粗粝感。文创商业、艺术展览、演出空间交错分布,像一张立体的文化地图。走在这里,仿佛能听见锤击钢轨的回响,也能听见吉他声从某个角落轻轻传来。</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橙色外墙的店铺像一颗糖果般跳脱,店内琳琅满目的小饰品、手作挂件,堆叠出生活的趣味。右侧“艺术家入口”的竖幅随风轻晃,像是在悄悄邀请:进来吧,这里不止是买卖,更是表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两张海报并列张贴,一张是“亚历山大·杜佩隆摄影展:妄境”,白色人形在虚空中伸展;另一张写着“莱昂·哈布尔丁个展:扩展中的世界”,彩色方块如思维碎片般拼接。它们像是两种语言,一种向内探寻,一种向外延展,共同构成这个园区的艺术语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商场内部延续着工业风的骨架,裸露的管道与金属框架撑起整个空间。天花板上悬挂的蓝橙色标语牌写着“打破常规”“创造可能”,灯光洒在光洁的地面上,映出人影与商品的倒影。人们悠闲走动,有人在展架前停留,有人倚着栏杆聊天,整个空间像一首轻快的都市协奏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05 LIVE HOUSE”的红色霓虹灯在入口上方闪烁,即使白天也亮着,像一颗不眠的心脏。几个人坐在长椅上等开场,有人低头看手机,有人仰头望着招牌发呆。这里曾是机器轰鸣的车间,如今音符在此碰撞,摇滚、民谣、实验电子,每晚都有新的音乐在这里诞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件金属雕塑立在角落,由无数零件拼接而成,关节处泛着冷光,像是某种未来生物的遗骸,它不说话,却让人想起这里曾经运转的机床与齿轮——如今,它们以另一种形式重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面墙上写着:“恭喜你找到隐藏玩法都在弹幕里了”“我看你挺可爱的”,俏皮地指引着通往2F生活艺术学院的路。文字像是从网络世界跳出来的彩蛋,让严肃的空间突然有了笑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楼梯两侧金属栏杆冷峻,上方蓝底白字的标语写着“你本就耀眼”。有人正向下方走去,脚步声在空间里轻轻回荡。这不仅是通道,更像是某种仪式的过渡——从日常步入创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间店铺挂满经幡与异域饰品,木墙上陈列着手工珠宝与传统服饰,每一件都像带着远方的故事。桌上的珠宝盒整齐排列,壁画描绘着神秘图腾。走进这里,像是误入某个游牧民族的帐篷,灵魂也被染上了禅意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花板上悬着一艘巨型卡通飞艇,飞艇上印着笑容灿烂的角色。四周墙面贴满动漫海报,货架摆满手办与玩偶。这里是二次元的据点,是童年记忆的回收站,也是成年人不愿醒来的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照夜白艺术工作室”门口挂着一幅黑猫艺术画,粉色画框格外醒目。自动售货机立在一旁,黑色楼梯通往二楼,像一条通往创作秘境的小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