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天津,这座我曾在2011年国庆节邂逅过的城市,在今年九月初,我又一次踏上了它的土地。时隔14年,再次来到这里,天津的变化令人惊叹。城市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地铁线路纵横交错,交通更加便捷。海河两岸的景观经过精心打造,变得更加美丽宜人,夜晚的灯光秀更是璀璨夺目,展现出这座城市的现代化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2011年国庆节海河公园)</p> <p class="ql-block">天津,是我国的直辖市,历史非常悠久。在商周时期即有人类居住,古因漕运而兴起,唐朝中叶以后,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是天津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那时的天津,是北方的工商业中心和经济中心,有着“南上海,北天津”的美誉。1937年,天津的贸易额达到了全国贸易总额的33%,仅次于上海。</p> <p class="ql-block">天津的地标性建筑——“天津之眼”摩天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坐落于天津市河北区,跨海河连接河北区与红桥区,是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兼具观光和交通功用。摩天轮直径为110米,顶点高度为119.8米,旋转一周需要28分钟。当你乘坐着摩天轮缓缓上升,到达最高处时,方圆40公里以内的景色一览无余,海河的风光、城市的美景尽收眼底,那种感觉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此为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天津疙瘩楼:岁月雕琢的建筑瑰宝</p><p class="ql-block">疙瘩楼(瓷房子)位于天津市和平区河北路283-295号,是一座具有浓郁意大利风格的连排式里弄,它建于1937年,由意大利建筑师鲍乃弟设计。建筑占地面积约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900平方米,为三层砖木结构,设有半地下室作为车库,其平面布局合理,采用了当时欧洲流行的联排独户住宅形式,依街角而建,与地形结合巧妙。</p><p class="ql-block">疙瘩楼的名称源于其独特的建筑材料——疙瘩砖。20世纪初,天津西青龙潭某窑厂因烧制火候不当,产出了一批表面凸起、变形的废品砖。鲍乃弟发现这些砖块异常坚硬,便以低价购得,将其用于建筑外墙。他精心排列砖块,让凸起部分错落有致,使整栋楼呈现出一种粗犷而富有韵律的美感。</p><p class="ql-block">这栋建筑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原为英商先农公司投资建设的联排式住宅之一,后被出售,原产权归属于佟光宗、杨慰忱、沈幼仁及恩光医院等。其中,285号住宅曾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在天津的居住地。马连良在此居住期间,这里成为了京剧界的文化沙龙,梅兰芳、尚小云等名家都曾来此切磋技艺。</p><p class="ql-block">上世纪末,疙瘩楼北边的角落被改造成饭店,老板张连志将大量古董装饰于内外,使其成为“能吃的博物馆”。后来,饭店关闭,这里转变为文物市场。此外,张连志还在墙面、窗沿等部位镶嵌了细碎的古瓷片,为疙瘩楼增添了新的艺术元素。这些瓷片与疙瘩砖相互映衬,形成了独特的混搭风格。</p><p class="ql-block">如今,疙瘩楼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成为天津历史文化之旅的重要景点之一,它不仅是天津近代建筑的代表,更是城市历史与文化的象征,吸引着人们前来探寻其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前身原址之一是始建于1921年的天津工商大学。</p><p class="ql-block">天津工商大学由天主教耶稣会创办,校址位于今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117号,该校后来改为津沽大学,1952年大学调整时被拆分。目前,仍保留部分原天津工商大学的西欧古典风格建筑,为天津市标志性建筑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民园广场始建于1920年,由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建立,旧称天津英租界体育场。1925-1926年,苏格兰运动员埃里克·利德尔参与设计改造,使其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1954年,民园体育场进行大规模改建,成为中国第一座灯光球场。201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对其进行改造,2014年5月1日,新民园广场重新开放。</p> <p class="ql-block">9月9日,我参观了天津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坐落于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与平江道交口的天津文化中心,乘坐地铁5号线到文化中心站下车即可到达。博物馆共有五层,展览内容丰富多样。一层的展馆主要讲述了天津的人文由来,那些古老的文物和史料,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二层是耀世奇珍馆,镇馆之宝们齐聚于此,从商朝到清朝的精美文物,让人目不暇接,仿佛穿越了时空,领略到了不同朝代的辉煌。三层展示了天津自鸦片战争以来100年的风雨历程,看着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我深深感受到了天津这座城市在历史变迁中的坚韧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天津博物馆的“佛门至宝”—— 清乾隆御赏款墨玉描金经文佛像钵 !它可是清代宫廷佛堂的顶级供器,用的是新疆墨玉河的名贵墨玉。</p><p class="ql-block">它是乾隆皇帝仿苏州开元寺佛钵打造的“宫廷定制款”,1786年完工。</p><p class="ql-block">钵内刻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外壁有七尊描金佛像和偈语,金光闪闪超华丽。</p><p class="ql-block">墨玉超稀有,比白玉还珍贵!它来自新疆喀拉喀什河,含石墨所以漆黑如墨。</p> <p class="ql-block">若说天津是一座近代历史的活化石,那五大道便是这枚化石上最精致的纹路。这片占地1.28平方公里的街区,纵横着五条以“道”命名的马路——成都道、重庆道、大理道、睦南道及马场道,藏着2000多座风格迥异的百年建筑。从磁房子的流光溢彩到庆王府的岁月沉淀,每一步都像踩在民国的旧时光里,随手一帧都是穿越感十足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大道地区原是天津城南一片坑洼塘淀,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散落着一些窝棚式的简陋民居,当时有“二十间房”、“六十间房”、“八十间房”等似是而非的地名,1902年被扩充为英国租界。</p><p class="ql-block">从1861年至1945年,长达85年间,天津共有九国租界。在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这些租界是享有“治外法权”的“国中之国”。一方面,租界可以提供外国保护,免受动乱袭扰;另一方面,租界居住环境较为安逸;因此,大批中外历史人物曾经在天津租界居住。</p> <p class="ql-block">民国年代,五大道住过两位总统徐世昌和曹锟;七任国务总理或代理国务总理朱启钤、龚心湛、靳云鹏、颜惠庆、张绍曾、顾维钧、潘复;此外还有百余位各部总长、督军。</p><p class="ql-block">五大道素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但这“博物馆”没有围墙,2000多座老楼散落在街巷间,每一栋都是“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庆王府</p> <p class="ql-block">五大道的“压轴地标”——庆王府(重庆道55号)。这座建筑的主人身份特殊:原是清末庆亲王奕劻的长子载振的私宅,也是五大道唯一一座“王府级”建筑。</p><p class="ql-block">走进厚重的铁门,首先看到的是开阔的庭院,草坪中央的喷水池虽已不喷水,但周围的百年松柏仍透着威严。主楼是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外观是西式的三层洋楼,红砖墙配着圆弧形阳台。</p><p class="ql-block">走进主楼,最惊艳的是“大客厅”:高4米的穹顶绘着彩色壁画,壁画内容是“四季花卉”,却用西式的透视手法绘制;墙上挂着载振与家人的老照片,照片里的载振穿着西装,夫人却梳着旗头,中西服饰的碰撞格外有趣。二楼的“书房”保留着当年的红木书桌和书柜,书柜里还放着几本线装书。</p><p class="ql-block">讲解员说,庆王府不仅是“王爷的家”,更是民国时期的“风云地”——载振在这里接待过徐世昌、曹锟等民国总统,抗战时期曾被日军占用,解放后又成了天津市政府的办公地。</p> <p class="ql-block">在天津的繁华市区,有一处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地方——天津音乐厅,也叫小白楼音乐厅,它的前身便是曾经声名远扬的平安电影院。</p><p class="ql-block">从地铁一号线小白楼站走出,一座气势非凡的欧式建筑便映入眼帘,这就是如今的天津音乐厅。它那白色的外墙、金冠穹顶和罗马柱,在阳光下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p><p class="ql-block">据了解,平安电影院始建于1922年,是由英籍印度人巴厘建造的,它的外形为西洋古典仿罗马式建筑式样,内部是仿古罗马大剧场式两层楼,设有包厢,共有一千多个座位。它地处原英国租界,是天津市创建最早的电影院,也是第一家由外国人开办的电影院。</p><p class="ql-block">1924年,列宁逝世后的3月23日,中共天津地委领导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各界爱国青年五百余人在这里举行追悼大会,会后放映了纪录影片《列宁的葬仪》。</p><p class="ql-block">1956年,平安电影院收归国有,进行了简单改造,增大舞台面积后更名为“天津音乐厅”,开始兼营音乐演出和纪念活动。</p><p class="ql-block">100年后的今天,人们可以在天津地铁站内随心所欲地弹奏钢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地铁站</p> <p class="ql-block">天津大剧院</p> <p class="ql-block">天津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两次天津之行,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它既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又有现代化的都市风貌和活力。天津,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次翻开,都能发现新的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