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秋意渐浓,研思正暖。今天下午第二节,我校语文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一堂,围绕“161教学模式”的深化优化与近期工作部署展开研讨。此次会议旨在凝聚智慧、明确方向,以扎实的教研行动赋能教师成长,引领学校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p> 聚焦模式优化,推动课堂创新 <p class="ql-block"> 作为工作室的核心教研课题,“161高效课堂模式”的优化成为本次研讨的重点。结合当前教育趋势与先进经验,工作室成员分组对模式的各环节进行深度打磨:</p><p class="ql-block">课前预习指导是否更贴合学情?</p><p class="ql-block">情境导入如何更具启发性?</p><p class="ql-block">自主探究与合作互助如何实现深度融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2位教师分领任务,从理论建构到实践细节,共同推动模式向“更科学、更灵动、更高效”迈进。</p> 落实常态任务,夯实专业根基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以“研、训、评、展”一体化机制推动成员专业发展,本学期重点落实以下任务:</p><p class="ql-block">1. 观课议课常态化:每月至少一次习作指导课观摩,纸质记录与电子评议双轨并行,精华内容通过公众号共享;</p><p class="ql-block">2. 阅读分享深度化:每月一期读书沙龙,十月前再启专场分享,以书香滋养教学智慧;</p><p class="ql-block">3. 成果凝练多元化:增设“同读一本书”、教育叙事、教学设计等专栏,鼓励成员勤笔耕、出精品;</p><p class="ql-block">4. 习作教学梯队化:低、中、高学段三位教师分阶段开展观摩课,以课例研析引领写作教学革新。</p> 明确发展路径,促进自我超越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为成员设定清晰的发展路径:</p><p class="ql-block">· 每学期30节听评课,在反思中精进;</p><p class="ql-block">· 至少一次校内教学展示,锤炼课堂艺术;</p><p class="ql-block">· 参与区级以上课题研究,提升科研能力;</p><p class="ql-block">· 撰写获奖论文或专著笔记,沉淀思考成果;</p><p class="ql-block">· 结对指导青年教师,实现辐射引领。</p><p class="ql-block"> 这些任务不仅是要求,更是成长阶梯,助力每位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蜕变。</p> <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教研是一趟永无止境的远征。我们坚信:以教研滋养课堂,以共进回应时代,工作室的每一步探索,都将为学校语文教育注入蓬勃生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