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浸润心灵,诵读传承文化——9月26日国培学习心得

向玮敏

诗意开篇 书香校园里的经典之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作为一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我常常思索,如何让经典诵读在语文课堂中落地生根,让孩子们在琅琅书声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9月26日下午,在清水塘江湾小学的国培学习经历,如同一缕清风,吹散了我教学中的困惑,让我在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之路上,有了更清晰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踏入清水塘江湾小学的那一刻,校园里浓郁的书香气息便扑面而来。宣传栏上“遇见最美书店 邂逅书卷芬芳”的主题展示,让我看到了这所学校对阅读的重视,也为我们今天的经典诵读学习埋下了伏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江小豚的世界,走进清水塘江湾小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过干净的校道,来到报告厅,坐下细细品味这份小报,呀!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江湾里的一只自由而热烈成长的小海豚呀!</p> 课堂实践 《以诗话别》中的诵读智慧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的活动在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堂中拉开帷幕。刘思远老师执教的《以诗话别》,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充满诗意的经典诵读课。</p> (一)入境 搭建时空桥梁,触摸古人深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伊始,刘老师以“元二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的问题引入,结合地图清晰地展示了从渭城经阳关到安西的遥远距离,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古人送别时的深情厚谊。这种“入境”的教学方式,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让我深受启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经典诵读教学,我们常常需要为学生搭建这样的情境桥梁,让他们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才能真正体会到文字背后的情感。</p> (二)破境 归纳意象共性,提升语文素养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破境”环节,刘老师引导学生探究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从欧阳修的“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到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再到李叔同的“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一首首经典诗词的呈现,让孩子们在对比中总结出了“柳”“酒”“笛”等送别诗中的典型意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让我感动的是,孩子们因为班里一位共同学习了五年的同学,这学期转学,大家依依不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老师抓住这个契机,鼓励孩子们创作。先用一个平时收集的孩子们告别那天录的小视频,带孩子们回到离别那天,渲染气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老师带着孩子们叩开诗歌的大门,一起创作诗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种通过多首诗词归纳共性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发现规律,提升语文素养。</p> (三)破创 读写结合实践,激发经典活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搭建支架,集体创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破创”环节,刘老师让学生尝试创作送别诗。孩子们在之前的学习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了不少富有童趣又不失诗意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妙语连珠,我深刻地认识到,经典诵读不是简单的读背,而是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运用。这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他们在读写结合中,真正爱上经典,传承经典。</p> 专题引领:做“有书香味”的文化传播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湖南省特级教师章宏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做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的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章老师以“做一名‘有书香味’的语文教师”为切入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分享了她在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融合方面的经验。章老师提到,从2013年开始,她为班级建设书写了460多个近120万字的成长故事,这让我深受触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用心去记录他们的成长,用文字去滋养他们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章老师还强调,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我们自身首先要“有书香味”,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这让我反思自己的阅读与学习,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也要像章老师一样,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成为一名真正“有书香味”的语文教师,用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去影响学生,让他们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p> 心得总结 源头活水启新程,经典传承践初心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天下午在清水塘江湾小学的学习,就像一股源头活水,为我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刘思远老师的课堂让我明白了如何让经典诵读在课堂中绽放光彩,章宏老师的讲座让我懂得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责任与担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把今天的学习收获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努力让经典诵读走进每一节语文课,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用情去引,孩子们一定会在经典的浸润中,成长为有文化底蕴、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少年。而我,也将在这条传承经典、传播文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做一名真正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者。</p> <p class="ql-block">编辑:向玮敏</p><p class="ql-block">‍一审:向玮敏</p><p class="ql-block">‍二审:李慧</p><p class="ql-block">‍三审:田伟</p><p class="ql-block">‍终审:佘红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