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南行记:青野听戏韵,石口访边关

凡夫俗子(火焰山)

<p class="ql-block">从章丘区文祖镇三德村出来,我们又顺路走进章丘区最南部的两个古村落——青野村和石子口村,并近距离领略锦阳关和齐长城雄伟和壮观。</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走进青野村。青野村名称的由来。只看名字就很有意境,青青原野,悠悠五音。青野村之所以得名“青野”,与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青野村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地处偏远山乡,四周被自然景观环绕,如轿顶山、巴漏河等。根据历史记载,青野村在元代时名为“青崖”,后来演变为“青野”。</p> <p class="ql-block">进村后我们将车停在古戏台前面的广场上,下车后根据青野村导游图,依次走进古戏台、博物馆、五音走廊。青野村干静整洁的环境,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蓬勃发展的势头,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雄伟高大的古戏台,好像正在上演着一场场荡人心弦的“周姑子”戏。</p> “天籁”砖雕 <p class="ql-block">雄浑厚重、雕梁画栋的五音博物馆和青野村史馆。</p> 青野村史馆。 <p class="ql-block">看到这纸糊的窗户,又好像回到了七十年代生活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走进五音长廊。看到这几个大字,五音故里,魁力青野。只看名字就很有意境,青青原野,悠悠五音,让人沉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青野村是著名五音戏(民间称"周姑子"戏,亦名"肘鼓子"戏)起源地。章丘是地方戏曲的汇合地,有文字记载的最早戏班是明嘉靖年间李开先创办的中麓戏班,上演的剧目多是传奇、院本之类,腔调、伴奏并无考究。至明末清初,民间小调多是由之演化而来的《小五更》《十二个月》《送情郎》等,五音戏与之相伴而生。</p> <p class="ql-block">据民间传说,明清之际,文祖附近有个尼姑庵,住着一位周姓尼姑。这位尼姑原是名门闺秀,貌美淑贞,天资聪颖,后因家门不幸,落发为尼,终日除抄写经卷之外,便以编写小曲、小调来打发时日,抒发哀怨感慨,于是创立了早期的"周姑子"腔。</p> <p class="ql-block">青野村以打造“中国五音戏之乡”为目标,深入挖掘和传承五音戏这一地方戏曲瑰宝,发挥时代效应,建设五音长廊、五音戏博物馆、五音戏传习所,修复古戏台,扶持五音戏剧团发展壮大,在大寨小学开设五音戏课程,在青少年中培养传承人60余名,再现“进了青野庄,家家周姑子腔”的盛况。</p> 青野山居民宿 五香客栈 自在、清闲、长乐、随心 <p class="ql-block">第二站,走进石子口村。该村位于章丘区的最南端,隔齐长城与莱芜市搭界,坐落在锦阳关西,齐长城脚下。古村名的由来,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段典故。相传楚国灭鲁、莒后策划灭齐,通过观察齐国边关布防,计划采取偷袭战术,却被齐国早已布好的“石子阵”打败。后齐国在此建村,起名“石子镇”,清咸丰年间,更名“石子口”。它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小山村,来到这里就好像回到了70年代,村内的石器、水井、农户木门、土墙等随处可见,保留着原始的农村景象。该村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森林村居、省级文明村、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文化历史名村。</p> <p class="ql-block">村庄三面环山,一个出口从东通往省道234线。石子口村历史文化悠久,境内有章莱古道、齐长城、锦阳关、烽火台、古山寨,还有神仙洞、老子泉、鸳鸯柏等景观和众多的神话传说,是齐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当地特色农产品</p> 花悦谷民宿 <p class="ql-block">根据导游指示牌指引,走进石子口古村落,感受70年代的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在靠近心的地方,看岁月好歌</p> 出彩转角 <p class="ql-block">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走进民宿街区,感受石子口的民宿之魂。从2017年起,石子口就开始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打造度假民宿。二十四套院子沿着石板路依次向山上建造。正是由于以上两个原因,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和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此处是章丘区和莱芜区的分界处。</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走进锦阳关和齐长城。</p> <p class="ql-block">锦阳关坐落在石子口村和三槐树地界,清朝末年,石子口将此处土地卖给了莱芜。春秋时期修筑齐长城时,齐国在齐鲁商道的齐鲁界地(章丘三槐树村与莱芜娘娘庙村分界处)设立“锦阳关”,关塞即是通商之关,又是防御之门。锦阳关石拱门洞深8米,高6米,宽4米,上层为平台,设有瞭望垛口,上面设有庙宇,威武庄严。</p> <p class="ql-block">齐长城。它西起防门(平阴古城南三里)东至黄岛(青岛小珠山),蜿蜒千里有余。章丘境内城段,西南起垛庄镇岳滋村,东北至官庄街道北王庄,全长42公里。石子口村内有齐长城1030米,保存最完整的一段662米,城墙高6-8米,底宽4-6米,190余个垛口。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石子口村古山寨。它位于村西北的“北大顶山”主峰,海拔472米,当地百姓称作“围子”。寨内南北直径55米,东西直径59米,古时可容纳500名将士居住,是当时的防御设施。因时间关系,口子村村外景点古山寨、峰火台、神仙洞、老子泉及鸳鸯柏等景点没过去(下图的古山寨是借用的网络图片,特此说明)。</p> <p class="ql-block">站在雄伟的锦阳关前,远眺齐长城的迂回蜿蜒。回望来路,青野村的五音戏韵与石子口村的齐长城石墙,一柔一刚,共生于这片土地。驱车离开时,山风拂过,耳边似乎还回响着青野的悠悠五音,眼前依然矗立着古长城的巍峨身影。这才恍然觉得,真正的意境,不仅在于“青青原野”之名,更在于这方水土所承载的、跨越千年的生命故事。此行,不负青山,不负古意。只有回望来时的路,才更能感知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应该珍惜现在和谐稳定的社会大环境。</p> <p class="ql-block">地点:章丘区青野村和石口子村</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9月</p><p class="ql-block">感谢欣赏!请继续收看下篇,走进济南莱芜区雪野湖旅游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