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休假时,再度阅读《高山下的花环》</p> <p class="ql-block">吃过饭,又拿起读过无数遍的书籍《高山下的花环》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这本书对于我这一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包括对父亲的质疑到理解,从对自己对家人的愧疚无奈到释怀。</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总是不见父亲的身影,在同龄人中,我还是相对孤单的,因为很少得到父亲的陪伴,一开始总是觉得,在忙什么?比家庭还要重要。但是每次母亲都很通情达理,会告知,他是一个很伟大的人,一个敢于顾“大家”而舍弃“小家”的人。忠孝不能两全,这个词,便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取得胜利,父亲如愿回到家,但是跟我想象中不太一样,似乎苍老了许多,经过战争的洗礼,也满是创伤!</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母亲也教导我要像父亲一样,为人民做出奉献和牺牲!但是父亲听到这种话却表示很惭愧,如果可以,还是希望能够平平淡淡过一生,时刻陪伴家人。这是他这一生所缺少的,也是他向往的。从这点来看,父母依然是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如今自身的性格,也是受到了父母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90年代初,大学应召。如愿以偿走上了父亲走过的道路,这一刻,父母都是欣慰的,原来父亲也希望,奉献这种精神可以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前面几年倒是没觉得“艰巨”“漫长”“奉献”“牺牲”这些词的沉重,在里面越待越久,父母生病,孩子上学,成年都没有第一时间给予应有的呵护,陪伴。才体会到,原来这条路,是如此的艰巨而漫长。</p> <p class="ql-block">一晃三十来年了,转眼间半生已过,回首望,感慨万千,时光真的好不经用。多想回到年少时,好好陪伴家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