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4日,与海燕夫妻我们4人一同前往50年前曾经下乡插队的地方__莱阳巿纪格庄公社东林格庄村,现在的城厢街道东林格庄村,十年未来了,路都有些陌生了。虽然不常来,但总是在心里惦记着这里,这片土地,承载着我们青春的汗水与记忆。</p> <p class="ql-block">走进村庄,首先去我们曾经居住生活的宿舍看看,当时,为了迎接我们这批知青,村委在村西头开垦了一块地,给我们新建了两排红色瓦房水泥墙的宿舍。</p> <p class="ql-block">50个春秋过去了,知青都已经返城,这些老屋已经空置了48年,虽然,院里野草蔓生,但经历风雨的老房子却依然倔强地挺立在那儿,仿佛在等故人的归来。站在屋前,往事如潮水般涌来,那些共同劳动、生活的片段场景,依旧清晰如昨。</p> <p class="ql-block">在村里,我们遇见了不少乡亲。年长的,还记得我们这些知青,甚至能一一叫出不少人的名字;年纪轻些的,多是孙志霞曾经教过的学生,至今仍念念不忘他们的“孙老师”。那一份跨越半世纪的温情,未曾褪色。</p> <p class="ql-block">十年前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与八十二岁的梁翠凤大姐合影,能叫出海燕的名字,但站在眼前,她却没有认出来</p> <p class="ql-block">与乡亲刘建瑞小弟合影</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主街道</p> <p class="ql-block">正值秋忙之季,村委里没有人,大门关闭</p> <p class="ql-block">下乡40周年,我们在村委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5年10月10日</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村委门前遇到了83岁的刘俊芳大姐,亲切交谈。我们说想看看以前的水井,大姐毫不犹豫,带领我们走了挺远的路,绕了一大圈,才来到我们当年挑水喝的水井!大姐身材比较瘦弱,但走起路来,脚步轻盈,快步如风,祝大姐健康长寿!</p> <p class="ql-block">看见我们去看井,刘翠民大姐也跑了过去,拉着我们的手,很亲切,在附近她家的房前合个影。大姐指着前面房子说,那就是当年的杜连长家!说时迟那时快,刘俊芳大姐就把杜连长给请过来了。</p> <p class="ql-block">十年前也去看过水井</p> <p class="ql-block">现在村民们家家用上了自来水,水来自于当年果园那座山的近山头处,这山的名字很有寓意,叫青龙山,在青龙泉附近打了一囗新井,引水入水厂,水厂配备了净化设备,然后输入村民家。杜连长说,水质非常好!属低矿化度、低钠偏硅酸饮用天然矿泉水,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是典型的弱碱性水,Ph值>7.0。东林山泉水水质无污染,水体清冽,入口甘甜,是莱阳城区周边不可多得的优质水源</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民兵连长杜风国大哥,后来曾担任村书记,如今虽已七十七岁,却依旧身板硬朗、步履生风,面色红润,精神矍铄。</p> <p class="ql-block">刘福厚家门囗我们亲切交谈,刘福厚、刘全民,都是60后,孙志霞的学生。说到孙志霞,他们话语中流露出的都是亲近和热爱,你这位好老师让他们终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霞子说</p><p class="ql-block">我现在再想想我的学生,女孩那头上的虱子,排着队齐步走,还会拐弯再走,脖子上那灰都看不到肉的色,我都逼着她们到她们家去洗洗。</p><p class="ql-block">我的手冻成冻疮了,张老师说用茄子和辣椒梗烧水泡洗好用,第二天学生就从家带来放到教室门口堆积了一大堆,清明节,学生用小手绢包着面做的小燕和鸡蛋说送给孙老师的,能有一篓子,张老师家的门是永远不上锁的,什么时候去都有饭吃,是张老师和杜校长教会我怎样给学生上课……,感动的事情太多了,忘不了!</p> 当年的村小学已经没有了 <p class="ql-block">杜连长热情地带领我们走访村里的水厂、水库,又重游了当年劳作过的果园小山。</p> <p class="ql-block">青龙泉水源源不断喷涌而出,2016年,在村东建起东林山泉水厂,注册“东林山泉”产品商标。山泉水除了满足本村村民饮用水,还能剩余大量优质水,在城区进行销售。</p> <p class="ql-block">青山依旧,绿水长流,田野间正是一片丰收的景象。走在那熟悉的乡间小路上,仿佛每一步都踩在岁月的回音里,过往与当下,在此刻温柔重叠。</p> <p class="ql-block">水库为国家小二型水库</p> <p class="ql-block">海燕说:东林格庄的山水田园如沐春风,愿我们都健康快乐享受人生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霞子说:谢谢辉姐姐夫海燕,50年,隔屏让我们看到东林的山水果园劳作过的土地,住过的家,一幕幕像过电影一样,一眨眼,现在我们也步入近70岁的年龄,这段东林知青的记忆忘不了,忘不了,珍惜!珍藏!</p><p class="ql-block">又想起咱插队第一天入村时的情景,乡亲们在村头敲锣打鼓放鞭炮,排队欢迎我们的到来,欢呼声中,“积极(知识)青年,积极青年”莱阳腔浓厚的童声回响在耳畔</p> <p class="ql-block">1976年10月合影</p> <p class="ql-block">周丽娟有感而发</p><p class="ql-block">东林格庄一一走出校园的第一站,广阔天地第一课堂,情景再现就在眼前,热血青年现已白发苍苍,回首当年掩不住自豪,十七八岁的我们春播、夏种、秋收、冬修,干尽农活,谁能有我们这么丰富的经历呢?!</p> <p class="ql-block">1976年4月,莱阳县上山下乡知青代表大会纪格庄公社全体代表合影</p> <p class="ql-block">于珊说</p><p class="ql-block">志辉和海燕夫妇帮我圆了50年后回知青点看看的愿望,我如亲临其境,看了几遍志辉12分钟的录像,让人心潮澎湃,泪如泉涌,看到当年20几岁的老连长如今还神彩飞扬,侃侃而谈,真高兴!下乡这段经历也让我们终生受益。兄弟姐妹们50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祝大家晚年幸福,喜乐安康!</p> <p class="ql-block">1976年8月,莱阳县社员民兵蓝球赛纪格庄公社代表队合影</p> <p class="ql-block">组长岩磊说</p><p class="ql-block">跟着大姐、二姐的镜头和叙述再次回到了咱们的第二个家。逐渐模糊的记忆和场景又变的清晰起来……亲情依旧!</p> <p class="ql-block">岁月如歌,美好的回忆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临走了,仍是恋恋不舍!</p> <p class="ql-block">缘分,很暖,遇见,很美,让我们默默地珍惜,生命中的缘分;静静地珍藏,记忆中的美好。眨眼就是一天,扭头就是一年,转身就是一辈子。人生有太多的来不及,让我们珍惜今天,拥抱明天。祝大家身体安康,生活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