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秋雨淅沥,凉意渐浓,2025年9月26日上午,汝南县初中数学2025年中考试题分析暨2026年中考复习备考策略研讨会在汝南县第三小区新校区隆重举行。汝南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新宽、课程与发展中心主任李娜、副主任胡小华亲临会场视察指导,全县初中数学九年级教师齐聚一堂,共探命题规律,共话备考良策!</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领导莅临:传递对教研的重视与期许</b></p><p class="ql-block">会议中,任新宽副局长一行莅临会场,对本次研讨会的组织与筹备工作给予肯定。领导们的到场身影,已然传递出对我县初中数学教研工作的高度关注,为在场深耕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注入了强劲动力,更坚定了大家深耕备考、提质增效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专家领航:解码命题与备考三重奏</b></p><p class="ql-block">汝南县课程与发展中心教研员李鑫老师以深厚的专业积淀,围绕“中考试题整体回顾与分析”“2025学年中考数学成绩初中排名”“2026年中考备考的建议”三大板块,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深度解读!</p> <p class="ql-block"><b>一、中考试题整体回顾与分析:从命题演进看备考方向</b></p><p class="ql-block">李鑫老师梳理河南中考数学命题的“成长脉络”,将那些凝结着命题思考的细节一一呈现:不同阶段的试题曾在表述严谨性、版本适配性上经历调整,也逐步呈现出“去模型化”“情境化”“开放性”的命题趋势。这些分闸让教师们清晰把握命题从“探索优化”到“科学规范”的演进逻辑,为备考锚定了“立足基础、关注应用、淡化技巧”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二、2025学年中考数学成绩分析:数据驱动下的考点锚定</b></p><p class="ql-block"> 结合2025年全县初中数学中考成绩排名数据,李鑫老师精准拆解了核心考点的得分率与失分痛点:</p><p class="ql-block">1.几何板块中,“三大变换(平移、对称、旋转)+四大图形(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相关题目得分率超70%,其中菱形、矩形的性质应用题目难度偏低,是基础得分的“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 2.概率统计板块,仅考察“两阶模型”(如4选2的放回/不放回问题),复杂概率题型未涉及,教师可针对性削减教学难度;</p><p class="ql-block">3.函数与圆的板块,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基础性质及圆的切线判定、弧长计算得分率较高,而根与系数关系、垂径定理相关题目得分率不足30%,明确此类内容暂不纳入2026年备考重点。</p><p class="ql-block"> 同时,李鑫老师结合排名数据强调阅卷规则的实操性:第15题双答案题型“写对1个得2分,全对3分”,即便另一个答案错误也不扣分;压轴题(如第22、23题)按“352”或“442”标准赋分,最后一问仅占2分,“与其花费30分钟钻研最后一问,不如聚焦前两问的8分得分效率”*</p> <p class="ql-block">三、2026年中考备考的建议:三维策略提质增效</p><p class="ql-block"> 针对2026年中考,李鑫老师提出“教材为根、选题为要、讲评为魂”的三维备考策略,每一条都附带可落地的操作指引:</p><p class="ql-block"> 回归教材:举例往年中考真题直接改编自教材课后题(如华师版教材中的综合实践题),建议教师深挖课本“综合实践”“数学活动”板块,如人教版七上的“数轴与实数”、九下的“二次函数与拱桥问题”,这些内容既是教材核心,也是中考高频考点的“源头”。</p><p class="ql-block">合理选题:推荐一些高质量模拟卷。选卷时需重点核对两点:一是“数与代数46%、图形与几何42%、统计与概率12%”的知识占比是否契合中考;二是“7:2:1”的难度比例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避免因选题偏差导致备考低效。</p><p class="ql-block">精准讲评:以2025年第23题为例,建议将70%的讲评时间用于前两问的思路拆解,最后一问仅做“答案呈现+简单提示”;同时强调尺规作图的备考价值,近四年中考真题均涉及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等基础作图,需作为教学重点落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名校传经:分享实战备考与课堂智慧</b></p><p class="ql-block"> 深耕一线的实践经验,总能带来最真切的启发。两场来自名校的分享,为备考与教学提供了可复制的“操作范本”。</p> <p class="ql-block"><b>汝南县第一初级中学杨丹:以“集体备课+践行课改”筑牢根基</b></p><p class="ql-block">杨丹老师分享了学校连续二年中考数学成绩稳居全县第一的秘诀,核心在于“集体备课凝智慧,团队合作形合力,以生为本践课改,落实课标提质量!</p><p class="ql-block">在集体备课上,汝南县一中形成完善机制:领导每两周或每周都会召开备课组长会议,明确“带课标、大单元备、章节备、课时备”要求;七、八、九年级备课组每周开展一次活动,九年级更是将“课标引领、教材领先、了解学情、研究考题”作为备课核心。备考时,提前布置任务,要求教师明确“知识点中考考察形式与比重、重难点及突破方法、知识融合方向”,并按章节分工研究近三年中考细目表,精挑题目精讲精练。例如备“一次函数”时,不仅梳理解析式、图象等知识点,更立足“函数学习种子课”定位,规划与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衔接思路,形成共案后,教师再结合班级学情调整为个案。</p><p class="ql-block">教学落地中,推行“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分层”模式:一轮复习时留15-20分钟让学生预习教材,课中由学生梳理知识点,教师纠偏点拨,用“兵教兵”方式解决检测题;课后作业按层次设计,基础薄弱生免做中档以上题目,优等生可尝试难题并单独讲解。此外,组内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每人一节公开课活动,结合“期中期末成绩、听评课”等评选优秀备课组并表彰,充分激发团队动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实验学校牛可可:以“高效课堂”点燃学习热情</b></p><p class="ql-block">牛可可老师以“从‘灌满一桶水’到‘点燃一把火’”为主题,分享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她提出“高参与度、高达成度、高功能性”的三维标准,破解“学生觉得数学枯燥、课堂互动虚假、课后负担沉重”的痛点。</p><p class="ql-block"> 在实践中,她形成“三步构建法”:精准备课需理清知识脉络、预判学习障碍,如讲“二次函数y=ax²”时关联一次函数画法;科学课中以“高质量提问+精准小组合作”激活思维,如将“这题对不对”改为“你怎么想到这种解法”,小组分工明确“记录员、发言人、计时员”,确保人人有事做;有效课后推行“基础必做、提高选做、拓展尝试”的分层作业,引导学生整理错题本,教师坚持“课后三问”反思。她分享的“课堂选歌奖励优秀小组”等小技巧,更让学校高效课堂落地有了具体路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研途致远:凝聚共识再启新程</b></p><p class="ql-block">研讨会在思维的碰撞与满满的收获中落下帷幕。从命题规律的深度解码到备考策略的精准拆解,从集体备课的经验传承到高效课堂的实践创新,每一份分享都凝聚着教研智慧,每一次互动都承载着育人初心。</p><p class="ql-block"> 参会教师纷纷表示,领导的莅临指导坚定了信心,专家与名校的分享明晰了方向。未来,大家将把所学所悟转化为教学实践,以更扎实的行动、更高效的课堂,陪伴学生迎战2026年中考。</p><p class="ql-block">深耕教研沃土,聚力方能行远。汝南县初中数学教研团队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持续抱团成长,在研思践悟中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