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难忘五埠岭</p><p class="ql-block">秋雨又淅淅沥沥的下起来。我听着室外喁喁的私语声,又想起前几日同战友游览五埠岭风景区的事来。</p><p class="ql-block">那一天,我同战友庆新游览完了云蒙山,又往五埠岭村驰去。</p> <p class="ql-block">五埠岭风景区,位于肥城市孙伯镇。以“一点、两镇、三区、四基地”发展架构为核心,建没有五韵山庄,非遗工坊,乡村记忆馆等项目。2021年12月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国家4A旅游景区;2022年8月入选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云蒙山与五埠岭村相距十几公里,这里是山区,三面环山,以前弯弯的山路不知什么时候都变成了宽敞的大道。两边的玉米田青葱一片,一个个渐熟粗大的棒子喜人的探出头来迎接着我们;路两边杂木相映,有法桐,海棠,百日红,柿子树……尤其是柿子树一嘟噜一嘟噜地压弯了树枝,一个个像握紧的小拳头青涩中润出片片黄来,十分可爱!我们边走边欣赏着沿路的风景,忽然在一路拐处,一座标示牌出现在我们面前,上书“五埠岭伙大门”右书“中国传统村落”。行了不远,又有一漂亮的标示牌,如大门设计,中间是影壁墙,上书三个艺术大字:“伙大门”。左书:“中国独特伙大门”,右书:“山东第一石头村”。</p> <p class="ql-block">又继续往前走,村庄、梯田、树木、蓝天、白云……一一在我们眼前掠过。走到村头时,一块大型的广告牌挡在我们面前:“五埠岭伙大门风景区欢迎您!”</p><p class="ql-block">我下了车,战友把车开到一绿荫处。我们朝村里走去。这是一个典型的北方石头村落。石屋、石墙、石板小路……真应了老祖宗那句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面对周围连绵不绝的大山,先民们为生存、生活,只能就地取材,筚路蓝缕建没自己的家园。一条条深巷,一条条伙大门,一处处院落随势而建。我想,这伙大门一定是一家三代、四代的延续,等没有了空间时再另觅它处而建。据泰安县记载:村庄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曾是泰安州,东平州的交界地。有“一路分二州”的传说。传说明将赵豪曾在此剿匪并葬于此,有赵豪墓等遗迹;1939年陆房战役期间,八路军伤员曾转移至村内藏兵洞隐蔽治疗,2023年入选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p><p class="ql-block">我们依次走过石头巷,石头胡同,石头伙大门,墙上贴着红色的艺术标语“热爱我的国”。一排排红灯笼挂在墙上,不时还会遇到一棵棵金黄色的彩树。初,我还以为是真的。心想,这是什么树?近前一看才知是假。如晚上来,这里一定是灯光璀璨的世界!……忽然,一块大石引起我的注意,上书“一路分两州”右边一块立石上写着“泰安州”,左边一块立石上写着“东平州”,篆书,字迹模糊。哟,“一路分两州”,诚不欺我!</p><p class="ql-block">状元胡同又有什么来历?我正疑惑,不远,一块简介木牌引起我的关注:傅以渐5岁时随祖父自江西北迁,路过泰安、东平地界时,遭遇匪患,被囚禁深山中,财务被劫,多人被害。想法设法逃出匪徒山寨后在山中迷失方向。后被五埠村一徐姓村民所救,带回家救治照料。居住达三年之久。徐家是远近文明的书香世家,傅以渐与徐氏子孙跟随村里姓赵的老先生一起读书识字,明理启蒙。当时就是住在徐家胡同(即今状元胡同)。后寻回部分家人后从东平乘船而去到聊城投亲定居。并以顺治三年考中进士,夺清朝首科殿试状元。</p><p class="ql-block">傅以渐在此居住时虽然年幼,但祖父一直告诫其三年五埠住,终生五埠人。及弟后多次回五埠村拜谒省亲。东平知州张承赐为此胡同题名为“状元胡同”。状元胡同勤学善学的优良传统一至延续。徐氏子孙中又出现了三位举人:徐承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中举;徐思问,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中举;徐玉章,清道光二年(1872年)中举。</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可以悟出一个道理,优良的东西是可以传承和延续的。这几年,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是我们一切向“钱”看的观念,丧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教育,一味地学习西方那些不适合我们本土的东西,让人们深受其害: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缺少大爱、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天气尽管过了白露,中午还是酷暑难挡,已到吃饭的时间,我们只好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五埠岭这一独特石头村落。</p><p class="ql-block">——2025-09-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