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毛主席的词</b><b style="font-size:18px;">《蝶恋花·向板仓》,</b><b>是毛主席生前为悼念夫人杨开慧烈士所作,创作时间为1930年12月下旬,直到2014年,这首尘封了83年的词作首次公开。整首词凄婉悲愤,读之使人潸然泪下,又使人同仇敌忾。</b></p><p class="ql-block"><b>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b></p><p class="ql-block"><b> 蝶恋花·向板仓</b></p><p class="ql-block"><b> 作者:毛泽东</b></p><p class="ql-block"><b> (1930年寒冬)</b></p><p class="ql-block"><b>霞光褪去何凄楚,万箭穿心不似这般苦。奈何吾身百莫赎,待到九泉愧谢汝。</b></p><p class="ql-block"><b>无感霜风侵蚀骨,此生煎熬难与外人吐。恸声悲歌催战鼓,更起刀枪向敌仇。</b></p> <p class="ql-block"><b> 读罢这首词,我们不难感受到毛主席此时情意缠绵,足以让草木含悲,文辞凄美更让山河垂泪。</b></p><p class="ql-block"><b> 纵观毛主席一生创作的诗词中,豪放风格的占大多数,但这首词偏于婉约又不失豪放,这在毛主席诗词中很少见。杨开慧牺牲时年仅29岁,抛下了年迈的母亲和三个幼小的孩子,当噩耗传来,毛主席悲痛欲绝,这对他的精神打击是很大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毛岸英与毛主席谈及母亲在狱中的最后时光,毛主席听后热泪盈眶,高度赞扬杨开慧能大义凛然奔赴刑场,这在常人是很难做到的。</b></p><p class="ql-block"><b> 致敬先烈</b></p><p class="ql-block"><b>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b></p> <p class="ql-block">说明:此文根据头条作者“心逸日休”的视频整理,该词真伪存有争议,仅供参考。</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6日 水田清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