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编辑:夏鲁宁</p> <p class="ql-block"><b>此篇献给参加孟良崮战役的华东野战军全体将士!!!</b></p><p class="ql-block"><b>纪念在孟良崮战役牺牲的共和国烈士永垂不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我军炮兵部队在进入阵地。</b></p> 二纵四师十团血战河阳 <p class="ql-block">1947年3月下旬,敌军按照其预定部署向山东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其第2兵团于4月初打通了津浦路兖(州)济(南)段;第3兵团至4月上旬,打通了临(沂)兖(州)公路,侵占了鲁南山区,完成了其第一步计划。敌三个兵团随即稳步向鲁中山区推进,对我华东野战军构成向心攻击、弧形包围的态势。</p><p class="ql-block">鉴于敌情发展,经中央军委批准,华东野战军决定主力结束休整,自胶济线分路南下、歼击分散配置在临沂、郯城、马头的国民党第1兵团。这次,被我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打怕了的国民党军变得“审慎从事”,致使我歼敌意图一时难以实现,陈粟当即改变决心,部队停止在新泰、蒙阴、十字路之线待机。</p><p class="ql-block">4月20日,一直在地图前冥思苦想,寻求歼敌良机的粟裕突然得到重要情报:敌72师奉王敬久之命,从汶上、宁阳地区北进泰安,执行守备任务,其位置比较孤立。他灵机一动,喜上眉梢:“机会来了!”与陈毅等野指首长商量后,拟订了旨在分散敌人兵力,求得在运动中歼灭敌军主力的泰蒙战役计划,决心首先围攻泰安,调敌第75、85师北援而歼灭之;同时吸引进犯新泰、蒙阴之敌西援,而后视情出击第1兵团及南下开辟华中战场。二纵和七纵集结于青驼寺、双侯集以东待机南下;第一、三、十纵队攻击泰安;第四、六、九纵队位于新泰、蒙阴地区待机出击。</p><p class="ql-block">为保证战役全胜,韦国清司令员、张震副司令员率领二纵担任阻援任务。4师4月26日进到河阳以北地区,10团1营进驻河阳镇担任警戒。27日上午,与沿沂河东西岸向北进攻之敌展开激战。河东之敌分三路、河西之敌分两路向河阳镇发起猛烈攻击。反复激战,敌数次冲锋被我击退。下午,敌突入镇内,10团与敌巷战肉搏,我阵地3次失而复得。河阳之战,10团打得英勇顽强,团政委余路同志光荣殉职。二纵除成功掩护七纵南下华中,还与其他兄弟部队在云蒙山麓东起界牌、西止观山的百里战线上,展开了英勇的阻击战,歼敌4000余人,保证了泰安作战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在阻援和主攻部队的密切协同下,泰安城被一举攻克,我军全歼敌整编72师(欠1个旅)两万余人,俘敌中将师长杨文泉以下1.14万人,有力地迟滞了敌人的进攻行动。</p><p class="ql-block">为了集中力量寻机歼敌,陈粟等华东野战军首长在战局顺利发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民兵担架队在火线上抢救伤员。</b></p> <p class="ql-block">之时出敌不意地决定:正面各纵队后撤休整,主动放弃新泰、蒙阴。</p><p class="ql-block">我军撤出后,敌乘机占领了新泰、蒙阴。野指决心趁敌立足未稳,分散部署于临(沂)蒙(阴)公路之际,即以4个纵队突击桃墟至青驼寺一线之敌。华东野战军副政委谭震林率二纵、七纵攻击整编第83师,并置一个师于青驼寺南阻击临沂、葛沟来援之敌;九纵攻歼垛庄、界牌沿线之敌;四纵控制尧山、塌山、天马山、界牌等地,打击蒙阴来援之敌;八纵位于坦埠东南为总预备队。</p><p class="ql-block">各纵队按照部署,于4月29日晚7时分头行动。敌犹如惊弓之鸟,一发现我主力开始攻击,即仓皇后撤,退守临蒙公路以西山区。拂晓前,垛庄、孙祖、双侯集一线被我攻占。次日晚,韦国清带领部队出击前后汉沿、大峪、大戴、牛家湾,因敌提前撤离,二纵继续向南攻击前进。午夜时分,4师以12团迅速展开向光光顶、尖子山之敌攻击,迫敌南逃。6师以16团向黄崖顶攻击,仅用时20分钟就全歼敌 44旅搜索营。此时,敌83师已退到蒙河以西。为策应北线作战,野指令二纵扩大攻势。我4、6师即向刘家河疃、刑家河疃、东西陡沟守敌展开攻击。5月1日18时,4师集中炮火支援 11、12团向刘家河疃、刑家河疃发起攻击。在攻击刘家河疃的同时,5师以13团协同14团攻歼青驼寺东的大山,歼灭敌63旅两个营,并将一个团包围于刘家河疃。后因敌军主力迅速靠拢待援,第7军及83 师又全力增援,第5军已向新泰逼近,在此情况下我军不宜恋战,华东野战军遂鸣金收兵。5月5日,野指令二纵集结于青驼寺、新泰、颜庄以东,沂水以西地区休整待机。在这次临蒙公路阻击战中,二纵与兄弟部队密切协同,共歼灭国民党83师一个半团3000余人。</p><p class="ql-block">从3月下旬到5月初,二纵在韦国清和张震率领下,按照华东野战军首长指示,顽强阻敌,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对整个战役计划的实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华东野战军连续5次作战行动,共俘敌1.4万余人,毙伤1万余人,缴获榴弹炮4门、战防炮5门、迫击炮 28门,汽车20余辆,击落飞机1架,并缴获大量枪支弹药。</p><p class="ql-block">人挪活,树挪死。我军的高度机动,闪展腾挪,时南时北,或东或西,忽分忽聚,有进有退,既打又撤,若即若离,不仅积极创造和捕捉了战机,还逗引国民党军往返1000公里以上,加之对进入新泰、蒙阴之敌围而不打的战法,使敌无法判明我军意图和动向,为即将到来的孟良崮战役创造了重要条件。陈毅司令员把这种战法戏称为千里“耍龙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在行军途中的我军部队。</b></p> <p class="ql-block">1947年4月下旬,泰安战役打响后,敌75师和85师未敢增援。泰安战役胜利结束后,敌 75 师、85 师和25 师、65师,加上整编11师则分别向沂蒙山区进攻。敌74师和83师沿临孟公路向西北进犯,企图与25师、65 师汇合进占孟阴。桂系第七军也由沂县汤头、铁山等地继续北犯。</p><p class="ql-block">4月26日上午,十团一营与北犯之敌在河阳镇遭遇,临孟公路两侧运动防御战正式开始。十团一营在毫无准备情况下,进行一次激烈的防御战,以英勇顽强与敌人进行连续反复多次的肉博战,先后三次打退敌人三个营兵力的进攻,击毙伤敌数百人。</p><p class="ql-block">为了分割围歼敌74师,阻止南路前进之敌与74师汇合。十团在临沂北河阳镇防御战中与前进之敌展开了激战。敌人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向阵地猛攻。防御阵地先后失复三次,给敌人以大量杀伤,迟滞敌前进,创造了敌74师孤军深入,后被我军全歼。</p><p class="ql-block">但是,在这次防御战中,十团负出了沉痛的代价。全团光是连级干部就有八人光荣牺牲。一连长吴伦礼,二连长张贤留,三连指导员杨春义,五连长钱德奎,六连长夏可克,七连长孙家志和指导员高富,九连长杜本昌等同志都是在这次战斗中英勇牺牲。还有排长以下战斗员伤亡也较大。团政委余路同志也是在这次战斗中牺牲。</p><p class="ql-block">4月27日,桂系第七军北犯到苗家曲地区:敌74师主力,前进到临孟公路、界碑、垛庄一线。敌整编11师进到孟阴县城南地区,敌25师、65师进到垛庄、界碑之间地区。4月29日,我南线指挥部根据敌情,即决定向临孟公路出击,求得歼敌一部,尔后再根据情况向东发展,待机打击敌83师北援,或待机打击河阳镇西援敌桂系第七军。</p><p class="ql-block">4月30日,十团与十二团紧密配合,在临孟公路线上爱玉湖,围歼敌83师数百人,迫使敌人向后撤退。为了积极行动,我二纵队首长决定集中四师和六师主力,首先歼灭高桂山地区敌人。当日黄昏,十团奉命首先对尖子山守故发起猛烈攻击,在黑夜中经过激战,将敌83师44旅一个营全部歼灭。我团并乘胜向西南发展。</p><p class="ql-block">为了继续扩大功势,二纵队首长再次决定以四师,六师主力对刘家河、刑家河地区敌83师44旅、旅部及一个团发起攻击。5月1日晚6时许,四师集中所有炮火及纵队配属的山炮,向敌人防御阵地轰击,尔后十团与兄弟部队向敌发起攻击。因为我火力未能压制敌人工事内火力点,突击部队遭到敌人猛烈火力阻击,部队伤亡较大而未成功。当夜突击部队调整攻击部署,重新选择突击点,第二次向守敌发起攻击,杀伤敌大量有生力量,突击队伤亡也较多,未能全歼守敌,残敌负隅顽抗。待第三次组织攻击时,敌人的援兵猛进,天已拂晓,我军停止攻击,部队与敌人处于对峙状况。</p><p class="ql-block">为了保证野战军全歼敌74师,刘家河战斗结束后,十团受令随师于5月5日向北转移到沂水县西南地区待机再战。</p><p class="ql-block">此时,正是敌人向沂蒙山区发动重点进攻的最高风。敌进攻主力74师前进速度最快,也比较突出,敌师长张灵甫十分狂妄,反动气焰嚣张,其先头部队占领了中高湖、三角山等地以后,并继续前进,向我军主阵地进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重机枪向守城敌人射击。</b></p> 临蒙公路出击、六师予敌沉重打击 <p class="ql-block">敌人于3月下旬发起进攻,4月上旬开始向我鲁中山区推进。</p><p class="ql-block">敌人发起进攻时,我主力仍在胶济线待机,仅以一部兵力配合地方武装积极打击、迟缓其行动。鉴于敌人1兵团各师配置间隙较大,便于分割,且又与2、3兵团相距较远,野指决心求歼1兵团一部或大部于临沂、郯城地区。3月底4月初,各部按计划南下,我2纵奉命会同7纵、8纵组成左翼集团,由王建安、韦国清、向明指挥。</p><p class="ql-block">3月31日,我部冒着大雨由周村地区南下,沿博山、青石关、鲁村、沂水之线,连续八天行军,穿过整个沂蒙山区,进入预定的滨海地区。我师位于三介道、黑林镇一带隐蔽集结,准备打击进犯之敌。八天行军,部队发扬了吃大苦、耐大劳的革命精神和团结互助、阶级友爱的良好风尚。部队出发的第一天,就是冒着滂沱大雨开进的,时逢初春,天气还很寒冷,部队没有雨具,棉衣湿透了,山风凛冽,战士冻得瑟瑟发抖,几个人挤在一起,互相帮助取暖。有的干部敞开自己的衣裳,将冻病的战士抱在自己的怀里,以体温温暖战士。干部的乘马,大都给伤员骑,或给病员驮背包。行军中干部、党员普遍帮助体弱的战士扛枪、背背包、米袋子,班里的战士帮助炊事员挑油桶、行军锅,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情景十分感人,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干部战士同甘共苦,亲如兄弟。党员处处起模范作用,显示了党支部的战斗保垒作用。这种情景教育感动了战士,尤其是一些解放入伍的战士,亲身感受到解放军与国民党部队官兵之间关系真有天渊之别,认识到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八天连续行军,很少减员,顺利地到达预定地区。</p><p class="ql-block">根据野指以 2、7、8三个纵队为主,于郯(城)码(头)地区,力求歼敌 65师,拔除郯(城)、码(头)、新(安镇)敌据点,调动汤恩伯集团南援,以利野战军主力在临沂以西地区歼敌的意图。部队一到目的地,就组织各级指挥员和侦察分队,深入预定作战地区看地形,侦察敌情。我师由徐体山副师长率领,秘密进入郯城以东地区,对郯城及附近各据点进行直接侦察。</p><p class="ql-block">敌发现我主力南下,怕遭我歼灭,急令其1兵团迅速收拢,暂停进攻,转入防御。同时,急调3兵团所率的敌第7军、整48 师到临沂以东,整9师到新安镇加强1兵团。因敌调整部署后不易分割,原定计划未能实现。我2纵遂进到东西朱仓一带隐蔽集结。4月23日,我师前哨部队曾与敌接触,24日我师由十字路地区转移到临沂以北,河阳镇以西,介湖以南地区待机。</p><p class="ql-block">为调动敌人,我1、3、10纵队西进,攻克泰安,歼灭了敌72师(欠1个旅)。但敌不为所动,于4月中旬又重新发起进攻,主要方向是蒙阴、新泰。我野指决定,将主力集结在临(沂)蒙(城)公路以东地区,乘敌立足未稳之机,以2、7、4、9纵队向临蒙公路上桃墟至青驼寺段突击。</p><p class="ql-block">4月28日,敌1兵团主力进至从桃墟至蒙阴一线。野指命令2纵以一个师控制留田、大郭庄、高柱山一线,阻击桂系军北犯及西援;主力夺取鼻子山、光光顶,尔后坚决向东陡清、大靡石沟、青驼寺、杏山、贡山一线攻击;得手后,以一部控制要点,主力集结于青驼寺、高柱山一线待机。纵队以5师担任打援,以4师沿东高庄、鼻子山向青驼寺攻击前进,6师沿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我军占领制高点 ,切断敌人退路。</b></p> <p class="ql-block">崖顶向青驼寺进攻前进。部署完后,又侦知敌83师主力大部在青驼寺以东,野指即决心以2、7纵队歼灭83师,2纵以歼灭该师63旅为主要任务,得手后再协同7纵向青驼寺攻击,歼灭 44旅。</p><p class="ql-block">纵队令我师于29日晨5时,进至南北砦、灰窝、朱家岭、官庄、留田地区。当日晚上由黄崖顶向青驼寺攻击前进。29日上午9时许,敌 63旅向我18团阵地进犯,一路沿邢家庄向大窑进攻,一路沿前后圩向北进,师遂令18团附17团一个营向前、后圩攻击,17团在何庄、16团在石门待机。18团接令后即展开攻击,敌人不支逃窜,我即占领该地。30日晨,发现昨日进犯18团之敌黄昏已撤到汶河以东之前后沿汶,另张庄集,惠家庄可能有敌,仍命 18团附17团一个营向其攻击,敌后退,该处为我占领。30日14时,我以16团由颠簸掌向大谷出击,17团向大哉、牛家湾攻击,部队到达,敌已撤到汶河东,连续出击,均未抓住敌人。客观上是敌人害怕被我歼灭,一发现我主力开始攻击,即仓皇后撤,主观上是我们部队还不善于在运动中组织进攻。本当派出先遗支队与敌保持接触,实施边打边侦察,掌握敌情变化,保障主力随时展开攻击。却往往是每次出击前,才了解敌情或观察地形,延长了时间,结果让敌人撤走打不上。</p><p class="ql-block">攻克黄崖顶 歼敌搜索大队</p><p class="ql-block">4月30日下午,侦悉当面之敌约一个团,固守黄崖顶、光光顶、鼻子山一线。纵队决心集中4、6师主力首先歼灭上述敌人,尔后向刘家河疃发展。我师以16团向黄崖顶攻击;17团占领羊山子,向西南发展,攻击东西沿,策应16团作战。</p><p class="ql-block">黄崖顶位于蒙阴县青驼寺东北六公里处,山高多乱石,西南侧为悬崖陡壁,北侧较缓。守敌系83师44旅的搜索大队。该大队是抽调各部班长、老兵及下级军官组成,全部美械装备,成员有战斗经验,很骄傲,但纪律很松弛。敌人在山顶上,利用旧山寨,补加一道高两米、厚一米多的石垒围墙,内修有堑壕和防御工事,晚上该敌搭上帐篷在围内宿营。16团确定1营担任主攻,以夜袭的形式消灭该敌。参谋长孙云汉亲自帮助1营组织战斗,以1连担任突击连,3连作第二突击连,2连作第三梯队。任务明确后,孙参谋长与张学智营长又召集连长、突击排班长、爆破班长勘察地形,确定从西北角突破,该处地形虽陡一些,但易于隐蔽,是敌人不大注意的方向,便于秘密接近,偷袭容易成功。由1连连长组织爆破、火力掩护,指导员带领2、3排突击。</p><p class="ql-block">22时30分,1连全部轻装向黄崖顶西北侧运动,低姿轻步前进,秘密占领了冲击出发阵地,敌未发觉。5月1日零时30分,爆破班对围墙实施爆破,当爆破员爬近围墙时,敌哨兵发觉鸣枪,被我2排机枪手击毙,爆破成功。2、3排在朱兆恒指导员指挥下顺利突入。敌人被爆炸声惊醒,乱作一团,未穿衣服,跑出帐篷慌乱一团,盲目射击,被2排打死打伤30多名。2排控制了山顶制高点,3排迅速向东发展。1排加入战斗后即向376高地进攻,被阻于山顶北坡一线,指导员遂令5班控制主峰,4、6班从1排右侧向敌后迂回。3排前进中歼灭了东侧内围墙边的 20余名敌人,剩下10多个敌人慌忙逃跑,被8班截住立即投降。1排乘机向376高地攻击。此时营长率3连投入战斗,配合1连1排将376高地40多名敌人歼灭。3排在搜索中审问俘虏得知412.8高地鞍部是敌大队指挥所,立即前去攻击,敌人拼命顽抗。1连2排4、6班从侧后迂回将敌包围,一起攻击,毙敌副大队长,敌大队长慌忙逃跑,跌下悬崖摔伤,</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我炮兵进入阵地。</b></p> <p class="ql-block">被我活捉。残敌被迫缴械投降,这次战斗,共毙伤俘敌 200余人,缴获敌全部美式装备。</p><p class="ql-block">在1营向黄崖顶攻击时,团命令2营5连攻击尖山,歼敌一个加强排一部,缴机枪一挺,保障了1营侧翼安全。</p><p class="ql-block">16团1营仅 25分钟,即将敌一个搜索大队干净利索地歼火,主要是发挥了我军近战、夜战的特长。利用夜暗,出其不意偷袭成功,突破后又勇猛穿插分割敌人,使其相互失去联系,在混乱中被我各个歼灭。这是一个很出色、很成功的小型歼灭战。</p><p class="ql-block">坚守 320高地 保障纵队侧翼安全</p><p class="ql-block">16 团全歼了黄崖顶敌人,17团也占领了东西冶。至此,我师与4师配合,已由东西两侧逼进刘家河疃,达成合围。“南指”“命令继续扩大攻势,以策应北线作战。纵队决心以我师配合4师向刘家河疃、邪家河疃、东西陡沟各点(系83师4旅旅部及一个团)发起攻击,5师作为机动部队。纵队令1师主力从西及西南向刘家河疃、邢家河疃突击,以一部迂回至东西石门,切断刘家河疃之敌可能南窜之归路;6师附纵队侦察营沿郭家峪、张家庄、黄崖顶之间向东西陡沟攻击前进。该地之敌闻讯,迅速撤至刘家河疃据点,我师即令16团控制东西陡沟,准备配合1师攻击刘家河疃之敌:17团主力控制东、西冶,一部伸到刘家河疃正东之左庄及东南旗杆座担任阻击突围和防敌增援任务;18团位于高里以北饮马沟一带,担任阻击83师主力之西援任务,并以一部配合17团担任饮马沟以北320高地之守备,以保障攻击刘家河疃主力侧背安全。</p><p class="ql-block">5月1日下午6时,4师集中所有炮兵及附属之山炮由西、北两面轰击敌人,掩护部队突击。由于兵力运动过早,为敌察觉,加之攻击时,北侧未能有力配合,使敌兵力、火力得以集中对付我主攻方向,致组织两次攻击部未奏效,部队伤亡较大。准备再组织第三次攻击时,天已拂晓,敌 83师、桂7军西援之敌又猛进,乃决定放弃攻击。</p><p class="ql-block">由于刘家河疃攻击未果,5师大山守备也失利,被敌占领。敌 83 师两个旅、桂7军172旅积极西援解围。纵队命令6师一定要坚守住羊山子及320高地,确保纵队机关及攻刘家河疃的4师等部队之侧后安全。</p><p class="ql-block">320高地山顶较窄,地势险要,多为岩石,构筑工事困难,不便我兵力展开和发扬火力。主峰东侧约一百米处有一无名高地,西侧坡度较陡,运动不便。当17团配合兄弟部队完成对刘家河疃之敌的包围时,2营令5连副连长张长江率1排占领320高地,担任警戒,防敌增援。占领阵地后,张长江即召集班、排长研究守备的部署、打法,确定:由1排长率3班守东侧高地;副连长率两个班守主峰;机枪在右侧构筑发射阵地,保障两侧并支援3班。5月1日8时许,敌83师63旅一个连分两路向320高地接近,副连长判定敌人尚未发现我防御阵地,命1排隐蔽沉着应战,敌不到30米以内不开火。当敌接近我阵地20多米时,张长江才高喊打,部队猛投手榴弹,机枪、冲锋枪猛烈开火,敌人遭突然打击,遗尸后撤。敌稍作整顿,于9时许以炮火掩护,又以两个连的兵力,分两路向无名高地发起冲击,我5连1排3班伤亡很大,阵地被敌突破。副连长率1、2班在机枪掩护下,实施反冲击,击退了敌人,恢复了阵地。此时,2、3排赶到,遂以1排守无名高地,2、3排在主峰占领有利地形,以火力支援1排战斗。指导员张宜玉及时宣扬了1排机枪手李汉明身上四处负伤,被敌炮弹震昏,苏醒后从担架上爬下来继续战斗的英雄事迹,号召全连向他学习,并提出“轻伤不下火线,人人杀敌立功“的口号,大大地鼓舞了部队士气。11时许,敌集中炮火向 320 高地及其以东无名高地轰击,因山顶较窄,很多炮弹都落到山背后山洼里爆炸,然后,又以一个营兵力向无名高地猛攻。1排给敌杀伤后,撤到主峰。敌攻占无名高地后,继续向主峰进攻。张长江一面向敌投弹,一面鼓励战士:“人在阵地在,决不丢失主峰”,战士们也个个沉着应战,准备和敌人拼刺刀。在此危急时刻,2营营长齐德宽命令4连连长率一个排增援,连长孙玉水即率1排赶到,与5连一起打退了敌人的冲锋。接着,营决定由孙玉水负责统一指挥4、5连,孙玉水及时调整了部署合并了组织,5连1、2排由政指、副连长指挥,守高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我军在交通壕里隐蔽接敌。</b></p> <p class="ql-block">主峰右侧;5连连长指挥3排守主峰左侧;4连1排守主峰的正面。13 时,敌约两个营兵力,在炮火和无名高地火力掩护下,分三路向320高地主峰猛攻,张长江指挥四挺机枪向敌猛射,5连1、2排用排子手榴弹猛炸敌人右翼迂回部队,4连1排与5连3排用排子手榴弹猛炸正面之敌,敌人伤亡惨重,被迫在我阵地前 30-50米处卧倒,进行近迫作业。后边无名高地敌人之火力不断射击封锁主峰顶,并不断发动小的冲击。此时,我部伤亡很大,孙玉水头部负伤,昏迷好长时间,醒过来后仍继续指挥。当时敌人离我前沿很近,但双方都不便占据峰顶而形成对峙,孙玉水和连排干部研究决定,加强侧面机枪火力(此时营派重机枪一挺赶到),以侧射压制敌人。并组织勇敢、投弹技术好的同志不断投弹,杀伤敌人,破坏敌人组织冲锋。部队都上好刺刀,随时准备与冲上峰顶的敌人进行搏斗。并把所剩不多的手榴弹集中给投弹能手使用。没有手榴弹的战士,则收集石头向敌人投掷。5连6班战士还在火力掩护下爬到敌人尸体边收集子弹、手榴掸。把敌人的小型冲击,一次又一次的打垮,敌人伤亡不断增加。就这样在敌我相距30-50米的距离上,冲杀拼搏了4个多小时。下午3时,在320高地战斗紧张激烈的情况下,师命令18团团长沙风亲率1营前往支援,沙团长即令1营经自义庄向南北饮马沟及莲花山迂回攻击,同时17团2营6连也积极出击支援。敌人已是两面作战,无法继续攻,于17时在猛烈炮火掩护下退却。孙玉水当即组织猛烈的火力掩护,令4连、5连从两侧进行反冲击,夺回了无名高地。敌人伤亡200余,弃尸溃逃,战斗胜利结束。</p><p class="ql-block">320高地守住了,保障了整个纵队的侧翼安全。这次仓促进行的守备战,是在没有工事、更没有附防御设施,敌人兵力多、火力强的条件下进行的。之所以能取胜,主要是靠干部、战士勇敢顽强,尤其是连队指挥员沉着机智,善于利用地形,组织运用火力、兵力,边组织战斗,边根据情况研究对策。还有兄弟部队积极支援配合,尤其是18团从敌人背后出击和本营6连的火力支援,起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清泉峪守备失利 吸取深刻教训</p><p class="ql-block">刘家河疃战后,野指为钳制和迟滞敌第7军和83 师西援,争取时间,创造条件,以利于我野战军主力寻机打击74师,命令我2纵队于张庄集、清泉峪、黄崖顶、四山子一线以宽大正面的部署,实行运动防御。纵队命我师执行此任务。5月3日零时许,师令17 团于张庄集、大惠山、小伊山、清泉峪至265高地一线,完成阻敌一天之任务,并令16团于黄崖顶保障17团阵地右翼安全。</p><p class="ql-block">17团受领任务后,即以1营担任265阵地(清泉峪侧之山头)守备;团率2营于大惠庄、小伊山为二线阵地;3营及团炮兵位于张庄集保证1营阵地右翼安全及支援1营战斗。团根据上级的意图及运动防御的要求,令1营阻击迟滞敌人至12时后,即可撤退,让二线部队继续防守。这样既可消耗、打击敌人,也可避免一个部队伤亡过大。以后又指示,敌若是少数兵力,可以固守,若敌兵力众多,尤其是一个团以上,应给以杀伤后即撤回二线。</p><p class="ql-block">5月3日晨,敌第7军516团开始向我265阵地前沿运动,与我前沿部队接触,被我打退。下午3时,敌在飞机空中扫射轰炸和地面炮火的猛烈轰击掩护下,开始分两路发起猛攻。1营伤亡较大,阵地被突破,3连反击未成,教导员杜建忠牺牲,7连从翼侧出击也未成功,部队被迫仓促撤退。</p><p class="ql-block">1 营这次失利,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赋予的任务是运动防御,不是坚守防御,只是阻击迟滞敌人。失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有的干部有骄傲轻敌思想。因5月2日2营守备320高地成功,受到上级表扬,1营主要领导认为:2营能守住,1营根本没问题。当发现进攻的敌人是一个多团时,仍坚持想守到黄昏,未迅速执行团撤退的命令。再加上3日零时才接受任务,顾及部队疲劳,对地形观察、工事构筑都不认真。火力点选择违反山地守备原则,把重机枪布置在正面半山腰,交通壕又没挖通到反斜面,以致受敌封锁增援不上,撤又撤不下来。当遭受敌人连续攻击,伤亡较大时变成仓促无组织的撤退。</p><p class="ql-block">战后,17 团为接受教训,召开会议认真检查这次清泉峪守备失利的原因。滕海清师长亲临会议,作了重要指示。他除了指出一些战术上的失误外,着重强调在大兵团作战中特别要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在我军强大攻势下,敌人缴械投降。</b></p> <p class="ql-block">强纪律性,要坚决执行命令。他特别指出:“战争是生死决斗,指挥员切忌骄傲,不能马虎,不能犯个人英雄主义。稍一不慎,就会使部队增加伤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滕师长的指示,对部队教育很深。为教育大家,给营的主要负责者以纪律处分。</p><p class="ql-block">在敌向 265 阵地攻击的同时,亦向黄崖顶我16团阵地进行了三次攻击,均被我击退。</p><p class="ql-block">从4月初到5月上旬,我军与敌经一个月周旋,虽然取得了歼敌 2万8千余人的胜利,但由于敌人改变了战法,不轻易为我调动,因而几次想分割歼灭敌人未能实现。</p><p class="ql-block">攻势防御打援得力</p><p class="ql-block">保障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p><p class="ql-block">5月上旬,中央军委多次指示华东野战军:“对于密集进攻之敌,要实行诱敌深入,……要有极大忍耐心,要掌握最大兵力在手,不要性急,不要分兵……让敌放胆前进,总有歼敌机会……”。华野首长认真研究、贯彻军委指示,决定野战军主力后退一步,集结于莱芜、新泰、蒙阴以东地区待机。</p><p class="ql-block">5月10日,顾祝同下令各部“跟踪进剿”,敌1兵团司令汤恩伯变更稳扎稳打办法,不待2兵团统一行动,即以74师为主,25、83两师左右两翼配合,以沂蒙公路上的坦埠为目标,于11日自蒙阴东南垛庄地区北犯。第7军及18师亦自汤头、葛沟向沂水推进。65师位于蒙阴待机东进。</p><p class="ql-block">5月11日,野战军首长全面分析敌情,衡量利弊得失,放弃攻歼敌右路之第7军及整48师的方案,决心在坦埠以南地区歼灭国民党的王牌军——74师。令1、8、4、9、6纵队,先左右分割,后包围歼灭该师。令2、3、7、10纵队担任阻援钳制敌人的任务。14、15两日,我担负攻击的五个纵队,分割了74师的左右联系,6纵攻占了垛庄,封闭了该敌退路,把敌 74师围困在孟良崮周围的狭小地域内。</p><p class="ql-block">我2纵担任阻击打援任务,与7纵配合昼守夜攻坚决制止敌第7军、48 师西援。5月12日我纵奉命坚决向青驼寺以北攻击,打击敌人,保证我8纵侧翼安全。5月14日,第7军先头部队已进至介湖地区,我纵向敌勇猛出击,迫敌全线后撤。</p><p class="ql-block">我师奉命向苏村、竣河出击。师命令16团经红石庄、李家营、金佛院抢占五神堂高地,尔后主力集结该地,以一部向凤凰山搜索;17团经介湖向团山庄攻击,控制团山高地;以一部向汶河西岸及便河庄以南查明情况;18团经东编营、徐家沟向土山前进,查明刀马山情况。至22时,我师已控制五神常、团山一线高地。18团进至徐家沟,发现土山、白石埠有敌,我师首长估计敌主力南撤汉河山南,是为增援74师。遂决定师的主力即进入汶河两侧地区,以一个营袭击土山之敌,掩护师主力加修工事,阻敌西援,以保障野战军主力歼敌74师。部署:16</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我军一部攻克敌人碉堡。</b></p> <p class="ql-block">团于前、后汉沿、灵家庄、峪口、埠子一带;17团于圣良庄、何庄、前后炭山一带控制五神常高地;18团于南北寨、小官庄,以一个营控制团山;师指位于石门亭。</p><p class="ql-block">15日10时许,敌一个营占领后汉沿与我16团对峙:另以一个团攻击五神堂。我决心以前沿部队全力阻击击敌人,尔后视机出击。19时,敌大部后撤,我部遂出击,16团经前汉沿、小河前进、师主力17、18团跟进攻击惠家庄。22时我部前进至前、后汉沿,小河之敌向我射击,师决心以16 团附17团1个营攻击小河。16团搜索至16日晨3时40分未能接战,因要防敌白天进攻,乃收缩部队部署防御阵地。16日正是我军对敌74师实行总攻时,敌第7军在其上级严令督促下,上午7时即大举向我师进犯。由南、北沿、过汉河,经小河向前、后汉沿进攻迫近我 17团阵地,与此同时也迫近红山我4师的阵地及汉河以东5师阵地,遭大量杀伤未能前进。我师击退敌冲击后,杀伤、消耗了敌人,于下午撤至灰前崮、皂旅山之线固守。此时敌 74师已岌岌可危,敌第7军怕被歼灭则不敢再前进一步。</p><p class="ql-block">16日下午5时,蒋介石的王牌部队-74师被我干净彻底歼灭了,该师师长--蒋介石的得意门生张灵甫被我击毙。连同83师1个团共歼敌3万2千余人。</p><p class="ql-block">孟良崮战役胜利的意义,正如当时新华社所评述的:“打击了蒋介石最强大的进攻方向,打击了蒋介石最精锐的部队。这一打击又出现于解放区举行全面反攻的前夕,因而,具有特殊重大的影响”。敌人由于损失了向我进攻中的主要骨干力量。内部受到很大震动,蒋介石哀叹74师被歼是他“最痛心、最惋惜的一件事”。第1兵团司令官汤恩伯因此被撤职。</p><p class="ql-block">孟良崮战役,创造了我军在敌重兵集团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战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是我华野首长坚决贯彻军委指示,运用毛主席的作战方针,机动灵活把握战机,严密组织主攻兵团与阻援兵团的配合与协同,从而达成令歼和速决的胜利。国民党的战史在评述这一战役时说:“共军在我军云集区内竟能大阻集中兵力,围攻我74师,此诚一般始料所不及。..."</p><p class="ql-block">我师随纵队参加打援,能从全局着眼先以枳极勇猛动作攻,威慑敌人,继以着顽强的决心阻击敌人。夜间积极进攻,白天顽强防御,机动灵活地打击消耗敌人,圆满地完成阻击敌第7军和83师增援的任务,保障了攻击部队大胆放手地去攻击歼火74师,为我师攻势防御完成打援任务的典型战例。</p><p class="ql-block">战后,各纵队汇报战况时,8纵队王建安司令员称赞:“2纵阻击打得好!”陈毅司令员、粟裕副司令员在发言中也讲到:“战役胜利是全体同志的努力,没有钳制阻援的成功是不能达成战役胜利的”。</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六十三师军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战士们向敌人冲锋。</b></p> 孟良崮战役中的二纵四师十二团 <p class="ql-block"> 刘家河疃战斗,12 团成功通过开阔地</p><p class="ql-block">(1947年5月1-2日)</p><p class="ql-block">蒋军对山东实施重点进攻,先后调集20多个整编师60个旅共40多万人,以主力整编第11师、74师和新5军为骨干,担任主要突击任务,以全线展开,向莱芜、新泰、蒙阴、沂水等县进攻,迫我主力决战。</p><p class="ql-block">刘家河疃战斗,是我2纵南下协同兄弟部队粉碎敌人对山东重点进攻的一次进攻战斗。我4师、6师攻占光光顶、尖子山、黄崖顶、羊山子后,继续向刘家河疃发起进攻,以策应此线作战,我4师进至刘家河疃、刘家河疃以西王家庄、董家庄、宗家章庄一带。5月1日3时左右,12团前进到刘家河疃西北河堤,只与敌83师一河之隔(旱河)。我前卫营(2营)在行进途中俘虏了20多名从光光顶、黄崖顶突围的敌人。从俘虏中得知刘家河疃敌人是由一个旅部率一个团的兵力防守。12团为接受曹庄战斗的流血教训,使部队打好南下村落进攻的第一仗,坚决歼灭刘家河疃敌人,组织全团连以上军事干部(政治干部留队进行政治动员和准备工作)对刘家河疃敌人的作战部署、地形、火力配系(查到敌人沿旱河堤配有一个重机枪连封锁河床及村头开阔地),我进攻道路和突击地段的选择,以及我进攻敌人的战斗队形,炮兵射击阵地和射击目标等,一一准备就绪。12团在白塔埠战斗胜利后,兵员满足(每连均在180人以上),武器装备精良,弹药充足,部队士气高昂、求战心切。12团一切都准备好了,是有把握歼灭刘家河瞳敌人的。</p><p class="ql-block">可是,下午6时左右,突然接到朱绍清师长命令,要12团把已经准备好的进攻出发阵地让给11 团打,而要12团通过1000米开阔地歼灭刘家河西南方向一个外围村子(村名不详)的敌人,并限定12团在夜9时由师统一发信号,与11团同时发起进攻。师突然改变作战任务,时间紧急(离进攻时间只剩下2个多小时),又要通过1000米以上的开阔地,弄得不好部队又要付出重大伤亡。为此,团首长立即召集连以上干部开民主会研究如何通过开阔地,完成作战任务。当时,全团干部意见很大,阮贤榜团长只准大家坚决执行命令,不准提意见(时间来不及)。经过讨论,一致意见是地形虽平坦开阔,但这里是沙质土,很松,容易开挖,我们决定待天一黑,进攻部队即采取一路纵队,一人接一人趴在地上,每人挖一人长、半人深的交通沟,掩护部队前后通过。并准备部队在秘密作业时,迫击炮连、3个营的机炮连统一集中,组织火力群掩护部队作业,若被敌人发现,就以强大的火力压制敌人,掩护部队实行强攻。</p><p class="ql-block">天黑了,12团秘密开进,进至离村四五十米远,人按战斗队形就地趴下向前挖交通沟。部队完成全部作业时,离进攻时间还有20多分钟,未被敌人发现。晚上9时,师发出统一进攻的信号,我2、3营分2路用炸药,在敌前沿障碍物中开辟通路,实行猛烈突击,仅20多分钟全部打下村子,歼敌一部,俘敌90多人,敌一部逃回刘家河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被我工兵炸毁的铁路大桥。</b></p> <p class="ql-block">不到1个小时,阮团长已进村与师接通电话向朱师长报告情况。朱师长接着问:“你们为什么这么快?”阮团长回答:“我就在村子里敌人营部指挥所里向你报告的。”朱师长又问:“你们部队伤亡怎么样?”阮团长答“只有10多名轻伤员”,并向师长请示:“12 团下一步的任务是什么?”朱师长说:“你占领控制好村子,防止刘家河疃敌人向你方向突围。”</p><p class="ql-block">12团迅速打下村子后,到2日3时左右,师高志荣政委给阮团长电话说:“11团伤亡大,你部能不能从南面组织攻击?”阮团长回答:“当然行。”当12团迅速组织2、3营向刘家河疃攻击至河堤重机枪阵地并缴重机枪一挺,意欲向刘家河瞳继续进攻时,天亮了,不能继续打下去了,师命令部队撤出了战斗。刘家河疃没有全歼敌人,战后,朱师长表示接受教训。</p><p class="ql-block">河阳镇防御战,12团1营掩护解放区两个工厂和物资转移</p><p class="ql-block">(1947 年5月初)</p><p class="ql-block">1947年5月初,在12团2、3营参加刘家河瞳战斗的同时,1营独立执行一项特殊任务。奉上级命令,1营经急行军到达沂河西岸河阳镇,与敌先头部队接火。该镇有解放区的烟厂、被服厂和后勤物资急需转移,上级要求1营掩护他们安全转移,部队构筑工事,坚守河阳镇,掩护两厂转移。敌人也很狡猾,稍遇我们阻击就停止不前,只用他们的飞机、大炮向1营阵地扫射和轰炸,1营只得挨打,战士们气得直骂娘,两军相持10 多个钟头。</p><p class="ql-block">1营彭营长和朱教导员交给1连1排一个侦察任务,设法把对面敌人的情况搞清楚。剑伯怀排长接受命令后组织两个步兵班配一挺机枪。因打莱芜时李肃魁表现好,就指名他随往。全排战士按战斗队形向南攻击前进。当时小麦刚出穗,1排以麦田作掩护向敌人接近。但刚出村就被敌人发现了,敌人设下埋伏,1排前进约1公里就钻进了敌人的“布袋”。1排发现情况不妙,敌人从东、南、西三面以一个营的兵力猛冲过来。1排此时想压住敌人是相当困难的,全体同志心里都明白:退必亡,拼可存,两军相逢勇者胜。排长是一个二十三四岁的热血青年,他战斗经验丰富,头脑清醒,高喊:“同志们!打呀!小李子,快用机枪扫射。”前面几步远就有一个大坟头,李肃魁端着机枪就上了坟头,向敌人猛扫四梭子弹,把敌人压了下去。</p><p class="ql-block">不一会儿,敌人在麦田里喊:“你们投降吧!跑不了啦。”1排的射击稍微一停止,敌人又开始第二次冲锋,冲在前面的敌人离1排只有40来米了,1排官兵一跃而起,手榴弹、机枪、步枪一起压向敌人。敌人死伤累累,排长果断命令:“小李子,你快走,我们掩护,无论如何都要把机枪带回去,向连长、营首长报告这里的情况,快来增报。”李肃魁抽出机枪,排长又责令组长唐红坤说:“你一定要把机枪和小李子保护好,回去后为他请功,快走!”排长指挥两个班掩护3人撤退,带那两个班转移到一个小村里坚持战斗以待援兵。机枪组回到主阵地后马上向连长报告战况。经营长同意又派出2排上去,把两个班接回来,排长一回来马上就问:“小李子回来了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突击队梯子组冒着敌人炮火前进。</b></p> <p class="ql-block">随后,敌人一个连向1营阵地压来,1连1排担任一线防守任务。敌人像蜗牛一样向我军阵地爬来,距我军阵地不足100米时,排长一声令下,顿时枪声大作。排长爬到李肃魁身边说:“小李子,看你能送几个上西天?”李肃魁用机枪点射,一口气干掉了18个:叫他们上南京报丧吧。排长高兴地喊叫:“小李子,打得好,又为咱排争光了!”晚上7时,两厂和群众安全转移。1营部队也主动转移。</p><p class="ql-block">在战后的评功会上、李肃魁被授予二等功,团《钢铁报》报道了他的事迹。</p><p class="ql-block">孟良崮战役,12 团顽强攻占高柱山,保障全歼敌整编74师</p><p class="ql-block">(1947年5月13-16日)</p><p class="ql-block">5月12日,华野命2纵协同7纵坚决牵制敌整编48师及7军向整74师的增援,并协同8纵击溃敌整83师,切断整83师和整74师之联系。战役于13日黄昏发起。15、16日敌集中整83 师全部及7军172师、171 师在鼻子山、高柱山、磊石山之线向2纵全面展开进攻,2纵以积极勇猛动作攻击前进,顽强阻敌,激战2昼夜,使敌不能前进一步,圆满完成了牵制任务。5月16日17时,我华野将敌整74师全歼。</p><p class="ql-block">(摘自2000年12月《陆军第二十一集团军军史画册》第73页:孟良崮战役)</p><p class="ql-block">孟良崮战役中,我华野2纵4师主要任务是,协同8纵完成切断83师和74师的联系,牵制和歼灭83师的增报,并策应6师的作战。战役于1947年5月13日黄昏发起,纵队令4师直接协同8纵向西南之草鞍子沟攻击前进。我4师一线展开6个营,勇猛入敌阵,经彻夜激战,击溃敌83师63旅;至14日凌晨,攻占孙祖、桃花山、大齐庄、形阶庄。此时,敌在空军炮火掩护下,由高柱山、鼻子山向我反击,火力甚猛,敌反复攻击,战斗甚为激烈。纵队首长令各师不惜一切牺牲,坚决完成任务,保证战役全胜;14日15时,令4师展开2个团向鼻子山方向发动进攻,另以1个团控制磊石山之线,全力支援8纵攻击万泉山、芦山、我4师令12 团在左、10团在右,向鼻子山方向勇猛攻击。当12 团一部占领金厂,向高柱山东侧迁回夺占小惠介庄时,敌向高柱山撤退;左邻6师已攻占邵家峪,向大惠介庄进攻。</p><p class="ql-block">据此情况,师即令12团攻歼高柱山之敌,并报纵队(高柱山原定6师任务)。纵队即调支援6师战斗的山炮2连归12团指挥。</p><p class="ql-block">师给12团的战斗任务是:协同兄弟部队担任阻击任务,阻击敌83师、桂系7师、48师的增援部队,确保我军主力全歼敌 74师的战役胜利。为了有力地阻击敌人的增援部队,12团必须迅速夺取被敌占领的阵地。 </p><p class="ql-block">12团攻击高柱山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强渡大河的我军部队。</b></p> <p class="ql-block">有利地形。朱师长在交代12团的任务时说:“今晚10团、12团、16团同时行动,夺取敌人占领的……-3个阵地。12团的任务是在16日拂晓前夺取高柱山阵地。”</p><p class="ql-block">高桂山300多米高,山顶上有坚固的内外石头城,由敌人的1个加强营占领固守,山下有敌人的炮火掩护和增援部队。</p><p class="ql-block">12 团受领夺取高桂山战斗任务后,迅速利用夜暗,秘密地将部队隐蔽运动到高柱山脚下。此时正是深夜,离天亮只有2个多小时了,未见兄弟团行动,四周都是敌人。这时,朱绍清师长限令12团在100分钟内打下高柱山,否则要阮团长拿人头见他。军令如山。12团在任务紧急,时间短促的情况下,以2、3两个营(1营为预备队)完全用手榴弹(每人背十几个)和刺刀,秘密摸到敌人阵地前沿,统一信号,突然向敌人发起猛烈强攻。15日19时30分开始,我炮火向敌猛烈轰击;20时25分,12团3营发起战斗。7连正面强攻受阻,营即召唤炮兵向主峰开火压制敌人;同时,令8连4个班从7连左翼进入战斗;9连从右翼攻击。一阵炮火轰击主峰后,3营全力会攻322.0高地,于16日拂晓前一举攻占,全歼敌 83师19旅57团1个加强营,毙、伤、俘敌380余人。我3营副营长林华春同志负伤。</p><p class="ql-block">此时,我1营3连顽强地坚守在南马庄村高地阻击敌人。敌83师为了迅速增援孟良崮,以解74师之危,以强大的炮火向我3连阵地猛烈轰击;敌人趁着硝烟迷雾,用成连、整营的兵力,轮番向3连阵地连续突击。在一天的战斗中,敌人的炮火,将我3连坚守的阵地摧毁了半米下去。敌人炮击时,我们战士蹲在阵地的后面,只派2个瞭望哨观察和监视敌人,待敌人炮火一停,他们就迅速跃上阵地用机枪、手榴弹向冲击的敌人狠狠打。敌人冲上来了,他们就拼刺刀肉搏,把敌人歼灭在阵地前。在一天的战斗中,敌人组织了7次大冲锋,7次都被我3连指战员打下去,始终坚守住阵地。部队在争夺战中,奋不顾身,前赴后继,连干伤亡,排干自告奋勇代理连干继续指挥战斗:排干伤亡,班干自告奋勇代理排干继续指挥战斗。自己的子弹,手榴弹打光了,缴获敌人的子弹、手榴弹继续打,用战士的话说:“人在阵地在,只要还有一个人,敌人就休想从我们阵地上过去。”经过一天的阻击战,3连150多人上阵地,打到天黑,只有1个副班长代理连干指挥战斗,战斗员仅存下一二十人了。他们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和英勇不屈的气概,与敌人浴血奋战,阻住了敌人的进攻。</p><p class="ql-block">此次战斗,我指挥决心果断,配合得好,步炮协同特别密切。我夺占高柱山后,敌即开始反击。敌在蒋介石、顾祝同、汤恩伯严令下,各整编师全力以赴,以解74师之危。敌83师及7军172师一部向我4师展开全面进攻,战斗彻夜进行,高柱山、鼻子上、桃花山之线均极为猛烈。16日上午,敌83师仅重占高柱山,也未能挽回整编74师的危运。5月16日17时,敌整编74师已被我全歼。</p><p class="ql-block">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这次战役迅速、彻底歼灭了敌人的王牌军,并给予强大援敌沉重打击,使敌人内部为之震惊,严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从而加速了我军反攻的步伐。</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我炮兵在向守敌轰击。</b></p> 孟良崮战役二纵炮兵团 <p class="ql-block">杨益三回忆:</p><p class="ql-block">1947年3月,部队住在山东淄博市周村镇时,因纵队没有炮兵团,为适应革命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纵队决定,将各师山炮连集中起来,组成纵队山炮团,以便更好地发挥现有炮兵火力的作用,增强我军攻击战斗能力。经各级大力支持和多方筹措,纵队山炮团很快便组建起来。山炮团组建时,张震寰任团长(兼)政委,参谋长肖显清,主任胡玉海。当时没有营,团直接领导五个连。这五个连是:一、二连是四师山炮营的一、二连;三连是五师山炮连;四、五连是六师山炮营一、二连。全团五个连、十门山炮。各连连干情况:一连连长施夫俊、政指丁兴堂;二连连长杨益三、政指孙干;三连连长张向荣、政指记不起来了;四连连长空缺,政指黄天锡、副连长沈中华;五连连长黄涛、政指赵友竹。还有些干部记不起来了。</p><p class="ql-block">几个连的组建及火炮来历是:四师的两个连和六师的94式山炮连(一连)是1946年6月组建的。这一年的6月27日,我山东野战军二纵(辖四、九、二十一旅)和华中野战军九纵(辖七十三、七十五、七十七和骑兵团),于安徽灵壁朝阳集战斗中,歼灭国民党军第六十九师之九十二旅,该旅的炮兵营六门94 式山炮全被我们端来。四旅(后为四师)留下四门,组建二个连。送给九旅(后为六师)二门组建一个连。九旅原来有一个连、两门13式山炮,其来历与组建时间说不清。不过他们接回两门94式山炮后,就把原来山炮连的人员打乱重新组建了两个连;五师山炮连是个很老的连队,该连原是新四军军部的山炮连。早在1940年10月5日,我新四军江北部队在苏北黄桥战斗中,歼灭国民党军第八十九军,缴获的13 式山炮,军部组建一个山炮连。当时我军没有炮兵连长,在这次战斗中解放过来的炮兵连连长,经教育后本人表示愿意为我军服务,就让他继续当连长。后来,我军有了连长,把他另外安置了。(据刘文华回忆,这是在1944年四师主力赴津浦路西,收复了豫皖边根据地后。)1941年新四军四师撤到路东后,因四师没有炮兵连,军部就把这个炮兵连调给四师了。此后,该连就一直随四师支援部队作战,直到1947年3月来纵队参加组建山炮团。以上便是纵队山炮团几个连的组建及火炮来历。</p><p class="ql-block">当年3月下旬,山炮团随纵队由胶济线出发。十辆炮车加上备用驮马,行军时拉开距离,阵容庞大。炮车辚辚、战马萧萧,全团战士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威武雄壮的炮兵浩浩荡荡向南开进。途经博山、青石关时,气候突变,忽然下起了大雨,只一会儿时间,人、马、炮车都被淋湿了,就像被水浸过一样。雨歇后又起了风,身上裹的是湿透的衣服,风一吹更觉得特别冷。但大家还是坚持住,克服种种困难,翻山越岭、涉水过河继续前进。</p><p class="ql-block">经过一周多时间的行军,部队来到滨海地区,(据邹云德回忆,是十字路一带。)在沙河、在临、蒙公路和临、沂(水)公路两侧、在沂河和汶河两岸,多次支援与配合部队阻击敌二十八师、八十三师、七十四师北犯,又成功阻击敌七军、八十三师、四十八师西援被围之七十四师,直到我华野主力全歼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这一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敌人,极大地鼓舞了我军士气。7月中、下旬,我们又参加南麻、临朐战斗,由于这两仗均未打好,形势趋于紧张。因当时情况比较复杂,为使炮团行动更加灵活方便,就将一部分火炮和人员分去黄河以北。(许鸿基回忆说:“我们五连连长黄涛带一门炮仍随大部队行动,指导员赵友竹带一门炮去了黄河北。”吴重庆也回忆:一连也集中了部分人员,由指导员丁兴堂带着去黄河北,各炮留下精干人员随大部队行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在城内进行巷战。</b></p> 孟良崮下救伤员 <p class="ql-block">李少英回忆:</p><p class="ql-block">1947年5月中旬,敌整编74师被我军包围在孟良崮地区。学校驻地每天都能听隆隆的大炮响,敌飞机不断在周围盘旋、轰炸。</p><p class="ql-block">5月16号,学校召开动员大会,由于孟良崮离学校大约有五、六十里,大批伤员马上要下来住进白求恩和平医院,学校要组织抢救组,设帐篷收伤员,要求各队队长组织好人员参加包扎、抢救和分类,配合好和平医院完成孟良崮战役的伤员后送与收治。</p><p class="ql-block">当晚8、9点钟,我看到了大约30多副担架进入到和平医院,都是重伤员,这是前站分类组安排的。夜里11点又来了一批,其中有国民党的俘虏伤员。有的民工抱怨道“我们没抬上解放军,倒抢了个国民党兵,当时真想把他丢在半路上!我们的队长不让这么做,所以就把他给抬下来了。"我说:“国民党兵受了伤当了俘虏也要救他”。</p><p class="ql-block">1948年2月份我与王常娥被分配到华野第12院48队实习,实习完后就留下来工作。我留在大队部手术室(俗称开刀房)。华野12院共编有三个大队,即46、47、48队,47队是手术队,每个队又编2个中队,48队下设有7中队和8中队,负责收容伤病员。李甫是我们的大队长,他的外科技术不错,给很多伤员做过手术。</p><p class="ql-block">那时战争频繁,医院里一是伤员多。由于敌我双方都是十几万部队在作战,每打一仗,一个师就有成百上千伤员。二是伤情重。送来的伤员往往多器官受伤,且多为复合伤。有枪伤、弹片伤、烧伤、挤压伤,头、胸、腹、四肢等多处伤,骨折,伤员的出血、休克症状一齐出现,对医务工作者真是极大的考验,所以手术室工作特别忙。我刚到手术室时,是戴以汉同志做麻醉师,后来他调走了,队长让我搞麻醉。麻醉的种类有:局麻、腰麻、静脉麻醉、全身麻醉。一天工作下来,我自己几乎也成了被麻醉者,常感四肢乏力,头晕眼花,食欲不振,老想吐又吐不出来。</p><p class="ql-block">大队部手术室是流动的,今天在7中队,过两天又到8中队。8中队长华人江很能干,有些轻伤员的手术经请示李队长后他就做了。大队长就安排得很紧,每到一处,光是手术室支白布棚、消毒、整理就很费事,搭前消毒一次,搭起来以后还要再消毒一次,第二天才能开展手术。当时加强休克处理,是战伤治疗的重要环节。尤其冬季作战,为伤员保暖是一大难题。烧热砖、炒热糠、烧保暖炕、搭保暖棚、给伤员熬制各种热汤水……种种土法上马,对预防伤员休克起了重要作用。那时没有血库,只好给失血的伤员输自制的生理盐水,特别是对手术和大出血的伤员,能维持血容量和血压。生理盐水全靠自己配置。用一个“土制”的洋铁蒸馏器烧蒸馏水,指定专人配成生理盐水,保证无菌,挽救了不少重伤员。</p><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华野十二院主要任务是跟随二纵、七纵,有时收容九纵接收伤员,所以我们的伤员大部分是新四军的,伤员中有个别情绪很焦躁,经常骂人,也有打人的事。在发生几次伤员吵骂工作人员后,医院领导曾多次教育大家:要看大局,前方战士在战斗中流血负伤,有的终身残疾,发点脾气大家要谅解、要忍耐,有的同志说几句不中听的话,我们要体谅他们的苦衷和情绪,一定不要与他们争吵,我们的任务就是救治伤员。院首长在上面讲,我们就在下面交头接耳地议论。接触时间长了,又觉得新四军伤员挺好,只不过语言不同罢了,他们说话很快声音很高,有时听不懂难免会误认为他们是在发脾气。</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某部一营冲过铁丝网,围歼逃窜之敌。</b></p>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