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海的美篇

李新海

<p class="ql-block">  郑集乡中心小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务处听评课活动简报</p><p class="ql-block"> (第一期)</p><p class="ql-block"> 郑集乡中心小学教务处编印 2025年9月26日</p><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打造高效课堂,根据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我校于2025年9月1日至9月26日成功开展了为期四周教研组听评课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备、讲、听、评”一体化研讨,实现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目标,现将活动情况简报如下:</p> <p class="ql-block">一、 领导重视,精心布置</p><p class="ql-block">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教研活动。在活动启动会上,郑平港校长亲自作了动员讲话,明确了本次活动的要求与目标。他强调,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要求全体参与教师本着“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原则,真听、真评、真反思,杜绝形式主义。教务处李新海主任对活动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明确了活动流程、听课重点及评课标准,确保了活动的有序、高效开展。</p> <p class="ql-block">二、 集体备课,凝聚智慧</p><p class="ql-block"> 在公开课前,各教研组围绕开展了扎实的集体备课。每位主备教师首先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重难点突破策略。随后,组内教师各抒己见,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环节设计、课堂练习设置、多媒体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思想碰撞。通过集思广益,最终优化并形成了凝聚集体智慧的教学设计,为呈现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奠定了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三、 课堂展示,精彩纷呈 集体备课,凝聚智慧</p><p class="ql-block"> 在公开课前,各教研组围绕开展了扎实的集体备课。每位主备教师首先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重难点突破策略。随后,组内教师各抒己见,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环节设计、课堂练习设置、多媒体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思想碰撞。通过集思广益,最终优化并形成了凝聚集体智慧的教学设计,为呈现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奠定了坚实基础。课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清晰流畅。老师们教态自然,语言富有感染力,能有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注重启发引导,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重难点突出,讲练结合,课堂气氛活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展示了我校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p> <p class="ql-block">四、 集中评课,深度研讨</p><p class="ql-block"> 每次听课结束后,教研组及时组织集中评课议课活动。评课会议由李主任主持,与会教师围绕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研讨。概述如下:</p><p class="ql-block"> 1. 教学目标设计: 大家认为,参评老师殷爱辉,郑莉制定的教学目标清晰、明确,符合学段要求和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建议今后可进一步思考目标的层次性,设计出涵盖“基础性、提升性、拓展性”的梯度目标,以更好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p><p class="ql-block"> 2. 重点突出与难点突破: 老师们教学重点突出,时间分配合理。在难点突破上,高志娜老师采用丰富的(直观演示、生活化类比、搭建知识脚手架,小游戏等) 方法,效果显著。建议可再增加一两个变式练习,检验并巩固学生的理解深度。</p><p class="ql-block"> 3. 师生互动与课堂氛围: 教师们教态都很亲切自然,富有感染力,课堂氛围民主、和谐。刘淼霞师生互动频繁,游戏形式多样化,刘教师能及时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建议在互动中可适当增加“等待时间”,提出更多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和深层次思考,让互动更具思维含量。</p><p class="ql-block"> 4. 小组合作探究: 每位老师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任务指令清晰。但讨论时间稍显仓促,部分小组未能充分展开。未来可进一步优化合作机制,明确组内分工,培养学生合作习惯,确保探究活动不流于形式,真正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p><p class="ql-block"> 5. 展示汇报与量化评价: 学生的展示汇报环节有效地锻炼了其表达能力。目前课堂评价以教师口头评价为主,建议可逐步引入简单的量化评价标准(如:从“参与度、创新性、合作性”等维度制定一两颗星的简易标准),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使评价更具指导性和激励性。</p><p class="ql-block"> 6. 教师基本功与教态: 教师语言流畅,板书设计有条理,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了扎实的基本功。教态大方得体,有亲和力,能有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张颖老师说其实她心里很紧张)。</p> <p class="ql-block">五、 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p><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活动的深入研讨,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p><p class="ql-block"> 1.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部分问题缺乏深度,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p><p class="ql-block"> 2. 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需加强: 对多媒体等资源的应用有时仍停留在展示层面,互动性不足。</p><p class="ql-block"> 3. 对农村学生学情的精准把握仍需深化: 特别是在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关注个体差异方面还有提升空间。</p><p class="ql-block"> 针对以上问题,教务处提出如下改进方案:</p><p class="ql-block"> 1. 加强理论学习: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开展关于“课堂提问艺术”、“分层教学策略”的专题研讨,提升教学设计的前瞻性和科学性。</p><p class="ql-block"> 2. 推动技术应用培训: 邀请骨干教师或校外专家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培训,鼓励教师探索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模式。</p><p class="ql-block"> 3. 深化校本研究: 鼓励教师将研究视角更多地投向学生,通过学情分析、课后访谈、作业反馈等方式,更精准地把握我校农村孩子的学习特点,做到因材施教。</p><p class="ql-block"> 六、 总结</p><p class="ql-block"> 本次听评课活动不仅为授课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提升的平台,也为全体教师创造了观摩学习、交流研讨的机会。达到了预期效果,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今后,我校将继续以教研活动为抓手,夯实教学过程管理,引导教师在反思中进步,在协作中成长,不断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