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四不能

神经内科医生李贞曦

<p class="ql-block">一不能:不能不看时间</p><p class="ql-block">大部分人在患病后,只注重对症选药,认为只要对症下药就能治好病,而不注意正确的服药时间,其实不尽然。</p><p class="ql-block">比如我们常用的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肠溶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说明书建议最好是空腹服用,这是由于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包膜成分主要为纤维素,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而进食后,胃内环境偏碱性,致使肠溶片在胃内溶解,增加胃的刺激和出血风险。调查显示,约50%患者仍餐后服药。再比如我们常用的调节血脂药物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宜晚上服用,因肝脏合成胆固醇峰期多在夜间,晚餐后服用有利于提高疗效。</p><p class="ql-block">二不能:不能擅自增减药物剂量</p><p class="ql-block">在很多情况下,病人因为担心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经常会擅作主张的自行增减口服药的剂量。</p><p class="ql-block">比如前两天到我们这来复诊的王大爷,脑门一大块青紫,问他原因还不好意思跟我们说,后来他老伴跟我说:“他呀,不听话,乱吃药!”原来那天中午老王自测血压160/90mmHg,在未到医院咨询医生的情况下,自己又擅自加了一粒降压药,当天下午步行时,突发头晕,站立不稳摔了一跤。由此可见,一定要遵医嘱服药,坚决不能擅自增减药物剂量。</p><p class="ql-block">三不能:不能擅自停药。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在何时停药问题上,大多数人都选择“自己感觉好了就停药”,而选择“去医院检查后,遵医嘱停药”的却是少数。比如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胆固醇降至正常后就立即停止服药,极有可能会导致已经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进展,使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高。</p><p class="ql-block">大多数药物治疗需要一定时间,为了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根据药物作用特点,需要按一定的用药次数,或时间间隔连续给药,这个用于连续治疗的时间段叫疗程。疗程是根据疾病的性质、药物作用的特点、毒性大小及人体对药物的反应确定的。 </p><p class="ql-block">四不能:不能擅自用民间偏方替代</p><p class="ql-block">有明确临床依据的用药</p><p class="ql-block">比如,网络上流传着这么一种打通血管血栓的绝密配方,据说有本来需要做支架手术的患者服用一个月后,再检查时发现血管堵塞的地方居然已经全通了。方法是准备一个半个柠檬, 两大块姜,三头蒜,一小瓶苹果醋。生姜大蒜榨汁,加入柠檬汁和苹果醋煮沸晾凉,冷藏保存,每天早饭前空腹服用一汤匙。</p><p class="ql-block">对于打通血管血栓的绝密配方没有科学依据,研究血管病的专家表示纯属无稽之谈,只通过食物或药物是不可能打通血管的。理论上说,这些食物是可以对心脑血管起到保健作用,但是打通血管绝对不可能!因此千万不能擅用偏方替代有明确临床依据的用药,这样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控制,而且可能会因停药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p><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正确的遵医嘱用药不仅可以保证药效,还能保证用药安全,而未遵医嘱服药很容易影响到疾病本身的治疗,更甚者会导致身体不适,甚至死亡。所以我们在服药过程中不仅要做到根据医嘱及时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还要了解清楚遵循医嘱的重要性,让自己可以在科学治疗中恢复健康。</p><p class="ql-block">小结</p><p class="ql-block">服药要遵从医嘱,不能随心所欲。遵医嘱服药是快速稳定病情、身体康复的保障,遵从正确的服药时间、不擅自增减药物剂量、不擅自停药、不能擅自用民间偏方替代有明确临床依据的用药是用药的基本原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