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墙壁文化助孩子成长

滨城区梁才中心学校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5日下午,阳光斜斜地洒进教室,滨城区梁才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五年级二班的家委会成员们围在课桌旁,手里拿着胶带和彩纸,正仔细地粘贴新一期的文化墙内容。她们一边比对排版,一边轻声讨论着哪张手抄报该放在显眼的位置。有人指着资料上的一个细节说:“这里字再大一点,孩子们看得更清楚。”那一刻,教室里没有上下级,也没有分工的界限,只有共同的心愿——让这面墙,真正成为孩子抬头就能看见的成长伙伴。</p> <p class="ql-block">  她们坐在一起,像在筹备一场小小的发布会。桌上的文件不是冷冰冰的流程表,而是孩子们未来一个月的精神地图:阅读计划、礼仪标语、班级公约……每一行字都经过反复斟酌。有人笑着说:“咱们贴的不只是纸,是孩子们每天看几遍的‘悄悄话’。”的确,这些看似平常的布置,会在某个课间、某次发呆时,悄悄种下一颗种子。</p> <p class="ql-block">  公告栏前,一人踮起脚调整手抄报的位置,另一人退后两步,歪着头看整体效果。“这个角落再往上一点,对,就这样!”横幅上写着“少年应有鸿鹄志 当骑骏马踏平川”,字字有力,像一声轻唤,提醒着每一个经过的孩子:你也有远方可奔赴。她们不是在做装饰,而是在为教室注入一种气息——一种让人愿意坐下来读书、站起来追梦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三个人围在桌边,手里拿着刚打印好的活动方案,脸上带着笑意。那份轻松不是来自任务的完成,而是源于一种默契:我们知道什么对孩子好。她们讨论着下一期文化墙的主题,有人提议用“坚持”为主线,配上孩子们每天打卡的阅读记录。“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足迹,比任何说教都有力量。”是啊,教育从不靠轰鸣的口号,而藏在这些静默的记录里。</p> <p class="ql-block">  那面贴满八角形海报的墙,像一本打开的礼仪教科书。红色边框鲜艳而不张扬,每一张都写着“如何说谢谢”“怎样倾听别人”。上方的装饰带飘着童趣,绿叶与粉花的画作让严肃的内容多了几分温柔。这里没有训诫,只有提醒——像母亲清晨的叮嘱,轻,却入心。</p> <p class="ql-block">  墙上的《三国演义》人物关系表前,两个人正轻声交流。一个指着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线说:“这里加个注释吧,讲讲‘三顾茅庐’的诚意。”另一个点头,在空白处补上一行小字。这不只是文学知识的展示,更是一次价值观的传递——尊重、信任、坚持,都在这些线条与名字之间悄然流淌。孩子们路过时多看一眼,也许就在心里画下了某种人生的坐标。</p> <p class="ql-block">  黑色上衣的身影静静站在《西游记》取经路线图前,背影专注。那条从东土到灵山的曲折红线,像极了成长的路径——有火焰山的炙烤,也有通天河的阻隔。而每一个标注的站点,都是坚持的见证。她轻轻摸了摸墙上的“流沙河”三个字,仿佛在对孩子低语:路再远,走着走着,也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三国演义》人物关系图挂在墙上,结构清晰,插图生动。孩子们常在这里驻足,数着曹操有多少谋士,关羽和张飞到底谁年长。而那句“少年应有鸿鹄志”就悬在头顶,像一道光,照进他们对“英雄”的想象。家委会的妈妈们曾笑着说:“我们不指望他们成历史学家,只希望他们从故事里学会担当。”</p> <p class="ql-block">三张大图并列墙上:《西游记》的取经路、《红楼梦》的人物网。一个孩子曾指着路线图对妈妈说:“你看,孙悟空也走了很多弯路。”那一刻,母亲忽然懂了——这些墙上的内容,早已不只是知识点,而是孩子理解坚持、情感与成长的隐喻。而那句“路虽远行则至”,就静静挂在一旁,像一句温柔的回应。</p> <p class="ql-block">《红楼梦》人物关系表上方,“态度决定一切”六个字格外醒目。苹果和树叶的装饰点缀其间,让严肃的图表也有了生机。有家长曾在这面墙前站了很久,她说:“原来复杂的人际,也可以用一张图理清。那孩子的成长,是不是也需要我们这样耐心地去‘画’出脉络?”是啊,教育不是填满,而是梳理,是陪伴。</p> <p class="ql-block">  荣誉榜前的合影定格了一个温暖的瞬间。五个人站在一起,有人举着刚颁发的“优秀家长”证书,笑容明亮。没有喧闹的掌声,也没有隆重的仪式,但那份被看见、被认可的喜悦,写在每个人眼角的细纹里。教育不是孤军奋战,当家长和老师并肩而立,孩子就站在了最坚实的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家校共育”四个字,写在一张朴素的纸上,却重若千钧。教育专家说,最好的支持是安静的同行。不需要谁指挥谁,也不需要谁替代谁,只需要在孩子奔跑的时候,一个在前方点亮路灯,一个在身后默默护航。当教室的墙会说话,当家长的手愿弯下,成长,便在无声处悄然发生。</p> <p class="ql-block">编辑:牌立霞</p><p class="ql-block">审核:时红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