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坐落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开凿于北魏和平初年(公元460年),历经北魏、隋、唐等朝代的不断雕琢,绵延千年时光,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沧桑岁月。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现存45个主要洞窟,藏有五万余尊佛像,最高者达17米,最精微者仅2厘米,宛如一座凝固在岩石上的信仰长卷,是中国石窟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作为中华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云冈石窟以其恢宏气势与精湛雕刻闻名于世。2025年9月20日,秋阳初升,我与老伴再度踏上这片神圣土地,重访这穿越千年的石刻殿堂,在佛影与山岩之间,追寻那一缕不灭的文明之光。</p> <p class="ql-block">步入云冈,一条幽深宽阔的石窟大道徐徐展开。两旁古木参天,枝叶交错如穹顶,石阶平整光润,仿佛一条通往历史深处的时光甬道。微风拂面,脚步轻缓,每一步都踏在岁月的回响之上,心也随之沉静,仿佛穿越千年尘烟,步入一场静默而庄严的艺术朝圣。</p> <p class="ql-block">沿道前行,两侧矗立着雕刻精美的石柱,纹饰繁复,线条流畅,或缠枝莲花,或飞天缭绕,尽显北魏匠人巧夺天工之艺。这些石柱不仅是结构的支撑,更是时光的见证者,默默诉说着当年斧凿叮当、香火鼎盛的辉煌岁月。</p> <p class="ql-block">沿途可见具有鲜卑族特色的围墙,粗犷厚重,石块垒叠间透出草原民族的雄浑气魄。这些建筑遗存,映照出拓跋鲜卑从草原走向中原的文化足迹,也为云冈石窟注入了独特的民族风韵。</p> <p class="ql-block">在景区一隅,一棵古老的许愿树静静伫立,枝头挂满红绸,随风轻舞,如无数心愿在空中低语。那一抹抹鲜红,是今人对未来的祈愿,也是对千年佛光的虔诚回应,在时光的长河中,延续着信仰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古道之上,车辙深深,刻入石阶的沟痕蜿蜒向前。这是当年建造石窟时,车马运送石料留下的印记,经年累月,风雨难蚀。一道道车辙,如同历史的年轮,无声诉说着古人开山凿石的艰辛与执着。</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依武州山势而建,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磅礴,宛如佛国铺展于人间。整个窟区分东、中、西三区,顺势而凿,错落有致,仿佛整座山峦都被赋予了灵性,成为一座巨大的石上佛殿。</p> <p class="ql-block">岁月无情,一些石窟中的佛像已悄然风化,面容模糊,衣纹渐失。然而正是这份斑驳,让人心生敬畏——它们以残缺之身,默默守护着千年的信仰与艺术,静默中更显沧桑之美。</p> <p class="ql-block">第3窟,史称“灵岩寺”,是云冈最大的洞窟,开凿于北魏,原拟作为皇家大寺,却因孝文帝迁都洛阳而中止。窟内北壁西部雕刻“西方三圣”:主尊阿弥陀佛端坐莲台,两侧观音与大势至菩萨侍立,虽未竟全功,却已见宏制气象,令人遥想当年盛况。</p> <p class="ql-block">主尊阿弥陀佛高达十米,倚坐于莲座之上,身后火焰纹背光中飞天环绕,坐佛隐现,光影交错。左侧观音菩萨头戴化佛冠,右侧大势至菩萨冠镶宝瓶,两尊菩萨华冠精美绝伦,堪称云冈菩萨冠饰之冠,尽显北魏雕刻艺术之精妙。</p> <p class="ql-block">立于大佛脚下,仰望那慈悲祥和的面容,眉目低垂,似含无尽悲悯。那一刻,尘世喧嚣尽退,唯有敬畏在心头升腾——这不仅是艺术的震撼,更是灵魂的触动。</p> <p class="ql-block">第5窟的释迦牟尼坐佛,是云冈最高大的佛像,通高17.4米,巍然端坐于窟中央。佛身敷泥施彩,面部与胸部贴金,螺发绀蓝,长眉如画。大衣自双肩垂落,衣褶流畅自然,似丝绸轻披,裹腹裤腰对称皱褶,齐整美观,尽显高超的泥塑与彩绘技艺,仿佛佛陀真身降临人间。</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石窟之间,仿佛穿越时空,与千年前的匠人对话,与北魏的僧侣同行。云冈石窟不仅是一座佛教艺术的宝库,更是一部镌刻在岩石上的历史长卷,每一道刻痕,都是文明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走入石窟内部,一尊尊佛像庄严肃穆,静默端坐于幽光之中。曾记得四年前,窟内严禁拍照;如今,只要不使用闪光灯,便可记录这份神圣。光影交错间,我轻轻按下快门,将这一刻的宁静与庄严,封存于镜头之中。</p> <p class="ql-block">窟壁与石柱之上,浮雕层层叠叠,佛教故事纷繁呈现:从释迦牟尼诞生、出家,到菩提树下悟道、初转法轮,再到普度众生、涅槃寂静,每一个场景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人物神态生动,构图精巧,宛如一部立体的佛传史诗。</p> <p class="ql-block">从释迦牟尼的诞生、出家,到他悟道成佛、普度众生,每一个场景都被雕刻得栩栩如生。婴孩初降的祥瑞,夜半逾城的决绝,苦修时的枯瘦,悟道时的宁静,一一浮现于石壁之上,仿佛时间在此凝固,信仰在此重生。</p> <p class="ql-block">第20窟的露天大佛,是云冈最负盛名的象征。这尊依北魏道武帝形象雕凿的释迦坐像,高13.7米,巍然屹立于山崖之前,历经千年风雨,依旧气度非凡。他微微前倾的身躯,仿佛正向众生说法;棱角分明的嘴角,透出威严与智慧;细弯的眉宇与微启的双目,则流露出无尽慈祥,令人顿生敬仰。</p> <p class="ql-block">这尊大佛不仅是云冈石刻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国佛像艺术中的瑰宝。他那庄严而不失温情的面容,仿佛穿越千年,与今人目光交汇,传递着佛法的深邃与宁静,令人心生皈依。</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之美,不仅在于佛像之多、规模之巨,更在于其技艺之精湛、风格之独特。每一尊佛像皆形态各异,神情生动,衣纹流畅,细节精妙,令人叹为观止。这是一场石头与信仰的对话,是艺术与灵魂的共鸣。云冈石窟,以无声的雕刻,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以不朽的石像,照亮了文明的长河。</p> <p class="ql-block">我伸出手,轻轻触碰石壁,仿佛与千年前的匠人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击掌。那一刻,斧凿声仿佛在耳边回响,信仰的火焰在心中重燃——我们虽相隔千年,却在同一片岩石上,留下了对美的追求与对永恒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离开前,我伫立于一尊巨佛之前,双手合十,默默祈愿。这不仅是一次旅行的终点,更是一场与历史的深情对话,一次心灵的洗礼。佛光普照,心尘尽洗,唯有敬畏长存。</p> <p class="ql-block">走出石窟,回望那一片依山而凿的佛国胜境,游人如织,光影斑驳。阳光洒在石壁上,佛像仿佛在低语,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云冈石窟,这座镌刻在岩石上的文明丰碑,以其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历史底蕴,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佛教艺术的博大精深。它,是人类文明长河中一颗永不褪色的璀璨明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