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为有牺牲多壮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攻克神山的那个夜晚11点半,255团第一营营长黄启昌和副教导员秦梦影来到海滩前废弃的碉堡里,向团部报告“占领神山”的消息。</p><p class="ql-block">团部接电话的是师参谋吳森亚,他原先就是255团的老团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场战斗中,一名师级军官,在他下属的一个团部,急切的等待着一个营的战斗消息,这在当年的大战役中,也是少见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部下取得此战首胜,老首长格外高兴,勇士们不畏牺牲,斗志饱满,也让师领导感到欣慰,电话里充满着革命的英雄主义气息和浪漫的情怀,他们相约要活捉汤恩伯(敌方司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夜深了,周边安静下来,秦梦影仍无睡意,他确定要做一件事情,要执笔写一封信,给在这场战斗中牺牲的亲密战友蒋永昌父母,并由营长黄启昌和他自己署名。</p><p class="ql-block">战后的第一时间,告知烈士的亲人,是对牺牲的战友最大的慰籍和致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儿行千里母担忧”哦!更何况是在战争年代,随时随地都有牺牲的可能。</p><p class="ql-block">战友最懂战友心哦!让蒋永昌的家人早一刻知晓,也是尽一份战友情意和对战友亲属的一份抚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蒋永昌比秦梦影小两岁,是江苏南通海门常乐镇人,秦梦影的祖上是南通海门三阳镇人,这在部队上就是老乡啦,“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他俩之间用相同的沙地方言对话,用相近的习俗彼此认同,用共同的信念相互支撑,并且,蒋永昌的母亲也姓秦,血肉相连的友谊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切,我是怎么知道的?我得感谢一个人,我的同学张道康。</p><p class="ql-block">那年我在网上搜索,寻找有关二伯身前的资料,是电脑把我带进了解放厦门神山的英勇场面,这让我特别激动。</p><p class="ql-block">当时,在手机上看到张道康夫妇正在厦门旅行,我把这段故事由微信发给老同学,并委托他方便的话,帮我去厦门革命烈士纪念馆看看,能否从蒋永昌烈士展品那儿,找到秦梦影的踪迹。</p><p class="ql-block">老同学立即调整行程,特地去了一趟,并拍了好多照片发给我,还与纪念馆的负责同志取得了联系,留下通讯方式……</p><p class="ql-block">道康对我说:“你的二伯,也是我们大家的二伯!”,这件事让我很感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张道康发给我的照片中,还真的发现了二伯的踪迹。</p><p class="ql-block">神山之战的当晚,蒋永昌烈士壮烈牺牲的当天,秦梦影亲笔写给蒋永昌烈士父母的信,就呈现在纪念馆的展厅里。这是后来,蒋永昌烈士的家属把这封信捐献给了厦门革命烈士纪念馆。如今在蒋永昌烈士的展位专柜里,还能看到这封信的原件。</p><p class="ql-block">信中内容如下:“……今弟永昌同志,不幸在厦门攻击战中光荣殉难,是时十月十五日下午九时许,特此函告。</p><p class="ql-block">有关后事……立牌,以慰英灵。……此战胜利与蒋政教首先突击敌阵,负伤前线指挥,起到具(巨)大作用……战时部队士气旺盛……蒋政教生前对部队教育……表示了共产党员之优良素质……为我部队所共认,我们将学习……他的爱人胡新舒同志不必……。</p><p class="ql-block">我俩与蒋政教一起共事很久,感情深厚,以后如有什么事可来信。”</p><p class="ql-block">信后的署名是:黄启昌 秦梦影。</p><p class="ql-block">(上文信中的省略号代表着此处字迹辨别不清)</p><p class="ql-block">这封信虽已久远,且潦草模糊,但能在这不连贯的文句中,读得懂信中所表达的情况,二伯给我们留下了当年的战斗痕迹,留下战友英勇牺牲的场面,留下充满炽热情感的战斗友谊,留下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为人民的事业而牺牲的烈士们虽死犹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厦门战役之后,1949年10月24日,(离10月17日厦门全线解放仅7天时间),金门之战打响了。</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场无准备之战,一场轻敌之战,一场盲目自信之战,一场至今都让人心痛不已之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忍心再揭开伤疤了,只知道后来有人为此连降三级,有人为此不肯接受授勋授衔,但这场失利之战所牺牲的烈士们的鲜血不能白流,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他们的身影,载入史册,永世不能忘怀!</p><p class="ql-block">秦梦影所在部队,参加了金门之战,因列为第二梯队,无法渡海而幸免牺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厦门革命烈士纪念馆陈列的秦梦影于攻克神山当晚写给蒋永昌烈士父母的亲笔信件。</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模拟二伯家书上的签名笔迹。</p><p class="ql-block">看多了,就有了记忆,当我第一眼看见来自厦门纪念馆那封信上的署名,就认定是二伯的真迹。</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以这种方式怀念自己的二哥。</p> <p class="ql-block">这是秦梦影的亲密战友蒋永昌烈士的照片,来自于秦梦影相册。</p><p class="ql-block">蒋永昌烈士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 作者原创</p><p class="ql-block">配曲:《永恒的纪念》</p><p class="ql-block"> 作者作词 Al生成</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30710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未完待续</b></p><p class="ql-block">下篇《番号背后显忠魂》将续述二伯于金门之战以后的去向以及二伯牺牲的消息传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