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伟大

达观

<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文化中,三大核心思想是儒释道思想,但到底是老子厉害还是孔子厉害,很多人都是说儒家如何如何,道家如何,法家如何,墨家如何,佛家如何,释家如何,生活中和互联网上经常看这些各个家的争论,各说各的好,很多人其实没有把中华文化读通,百家争鸣争的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百家争鸣一定争的是有一个他们共同看到过的东西,</p><p class="ql-block">如果他们之间没有交集是不会争执的,咱们是肯定都看过哪咤的人在一起讨论哪咤这句话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你如果没看过的,根本争辩不起来,对不对?</p><p class="ql-block">那百家争鸣争什么呢?</p><p class="ql-block">一定是争一个他们共同看过的东西,所以中国人的学问非常的简单,百家争鸣发生在两千五百年以前,</p><p class="ql-block">可是易经发生在8000年以前,易经是群经之首,他们都在争对易经的某种解释,每个圣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在解释易经中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老子从地势坤出发,君子以厚德载物而进入易经,所以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以无有入无间,圣人不羁,己欲与人己欲有,己意为人己欲多,像水一样利万物,永远往下走,最终汇成大海。</p><p class="ql-block">孔子是从乾卦进入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p><p class="ql-block">三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但他根本上讲的是一部易经,是一个道理,</p><p class="ql-block">只不过人是两种不同的阶段而已,儒家孔子讲的大概是人的四十五岁之前的人呢,要向上再向上,但是一旦到了45岁的时候,就进入道家思想了,就发现人生很多事情不是努力就可以的了,不是奋斗就可以的,大为天定,不以自取,有很多事情不是人为就可以,</p><p class="ql-block">但是这个时候这个话不能告诉小孩子,要告诉他孩子你只要努力,</p><p class="ql-block">只要用心,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你必须学习,但是你攀登到45岁的时候,</p><p class="ql-block">那就要走向下一个阶段性的调整,所以45岁之前要学习儒家思想,为学日益,45岁之后要学习道家思想,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p><p class="ql-block">这是人生的不同阶段需要的不同的思想模式。</p><p class="ql-block">那同样一个人呢也是不同的身份,我在单位里面如果我是一个中层干部,</p><p class="ql-block">记住,那你就是一个儒家,你必须要尽职尽责完成上面老板交代的任务和平行部门配合你的任务,你带领单位该争上游就必须争,切记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去争,如果这样就偏离大道了</p><p class="ql-block">但是如果你回到家了,你一定要学习道家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p><p class="ql-block">你要把这个家庭维护好,所以他讲的是人不同的角色所应该遵循不同的思想学问,</p><p class="ql-block">而不是老子和孔子之间有矛盾,有矛盾吗?</p><p class="ql-block">没有矛盾,当年老子和孔子有三次见面,他们两人讲得很清楚,我们既然要把这个易经经典给天下人解释清楚,</p><p class="ql-block">那就好了,两个人就分工,孔子说老子既然是师傅,那你就给高等智慧的人解释易经,于是老子就写了道德经,只给高等智慧的人读</p><p class="ql-block">我是徒弟,我就给中等智慧的人解释易经,墨子这个时候说那你们中等高等都占完了,</p><p class="ql-block">我就给老百姓给鲁班给工匠们解释易经,这个时候孙子又冒出来说,</p><p class="ql-block">上等的你们也占了,中等的你们也抢了,下等的也有人解释了,我没办法了,</p><p class="ql-block">那我就给当兵的人军事家们解释,于是孙子兵法出来了,黄帝内经这个时候站出来说,你们都占完了,</p><p class="ql-block">那我就从中国人民的健康角度讲易经吧,所以黄帝内经和易经的思想是一致的。</p><p class="ql-block">道德经和易经的思想也是一致的,论语和道德经的思想是一致的,孝经更是和易经的思想是一致的,</p><p class="ql-block">只不过易经是一个360度的学问,道德经是易经里面某一个角度的学问,</p><p class="ql-block">论语也是某一个角度的学问。</p><p class="ql-block">所以论语历朝历代是科举取士的,它是社会中坚力量,读的半句论语治天下,一句子曰义终生,</p><p class="ql-block">它可从来没有讲它是个考试的学问,所以大家伙对孔子的这个误会,记住都是孔子后边这2500年徒子徒孙用的,跟孔子没关系,</p><p class="ql-block">所以中国人尤其孩子一定要读这几本书(易经,论语,道德经,孝经,坛经,心学),他们都是中华文明的根本之书,它是中国人的经书,</p><p class="ql-block">什么叫经书呢?</p><p class="ql-block">我有时候跟他们开玩笑,他们说你为什么不学弟子规?我先说清楚弟子规是好书,非常好,对不起,他们还没修炼成精,他还没活到1000岁,我们中国人和外国人是不一样的,外国人有了病以后怎么办?天天想有没有新药,有没有特效药,有没有奇特的药,中国人有了病治不好怎么办?天天在找老偏方,哪个方子时间长我用哪一个,所以这4部经典加在一起一万六千岁,平均每本4000岁,所以我们传承的是中华文化之根(易经),传的是中华文明最上等的智慧(道德经),传的是中华文化民族的那个脊梁(论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