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同,北方锁钥”,大同古城宛如一部活着的史书,无声诉说着往昔的烽火硝烟与今朝的盛世繁华。作为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大同古城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从北魏的辉煌都城,到辽金的陪都风华,再到明清的军事重镇,岁月的痕迹在它身上层层叠加,孕育出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 大同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和军事重镇,从北魏建都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的古城是明朝初年大将军徐达在历代旧城基础上扩建而成,2008年,大同市又拨付巨资进行改造修复,使古城“北魏帝都、明清重镇”辉煌再现。当你踏入这座古城,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撞个满怀,充满了惊喜与感动。 我们游览过云冈石窟,就来到大同市区住下来。第二天,用全天时间游览大同古城。在这座充满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的古城里穿行,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古城的新旧交融,既有众多历经千年沧桑的历史文化遗产,又有一些濒临消失古建的修复新生。 大同古城城墙规模宏大,城门楼、角楼、望楼等高低错落,彼此呼应,构成了一道严密而壮观的防御体系。古城城墙在复建时,尽可能地保留了原城墙的夯土部分,而后在外层包以砖石。我们如今所见的城墙,虽外表焕然一新,但内里却依旧是历经岁月沉淀的古老夯土,是大同古城墙深厚历史底蕴的坚实根基。 清晨,我们首先来到古城的永泰门。永泰门是古城的南门楼,巍峨耸立,气势非凡,在众多城楼中以其雄伟壮丽的身姿独占鳌头。 天上飘着濛濛细雨,我们漫步在城墙之上。我们目光所及之处,是城墙上下和内外的不同景致。城墙上,地面墙体的砖石宽厚坚实,气势磅礴,城门楼、角楼、箭楼斗拱飞檐,雄浑壮丽;城内,古老的寺庙建筑和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错落有致,是宁静祥和的烟火气;城外,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不息,是繁华都市景象。 天空渐渐放晴,我们从南城门下来,走进古城里面。一天时间,我们游览了一座王府(代王府),两个龙壁(五龙壁、九龙壁),三个古寺(善化寺、华严寺、法华寺)和四座楼阁(鼓楼、钟楼、四牌楼、太平楼),还有纯阳宫等景点等。 大同,最珍贵的文物遗产都在寺庙里面,我们首先来到善化寺。善化寺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建筑,殿内保留大量泥塑、壁画、碑记,其中泥塑堪称“国之瑰宝”。 善化寺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坐北朝南依次排列: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两侧为观音殿和地藏殿,主次分明、错落有致。 作为善化寺的主殿,大雄宝殿和三圣殿无疑是辽代建筑的杰出代表。单檐庑殿顶、平缓的屋顶坡度、精湛的雕刻技艺,每一处都彰显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 毗卢遮那佛坐在高高的莲台上,手结法印的姿势八百年没变。 大雄宝殿两侧的彩绘泥塑十分精美。 这尊神像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温婉、安静、自然、优雅,让人感受到那份超越时空的宁静与美好。尤其是那穿越千年的微笑,让人感受到慈悲与平静。 善化寺是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辽金寺院,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华严寺始建于辽,是我国现存八大辽代建筑之一。在辽金时期,这里曾是佛教的重要圣地,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尊崇至极。 从斗栱交错的飞檐到气势恢弘的殿宇,每一处都透着辽金的风骨,历史的韵味与建筑美学尽在其中。 普光明殿原为辽金时期建筑,后毁于兵火,2009年依据梁思成绘制的辽代华严寺海会殿图纸重建。 殿内的铜质佛像继承了辽代风格,正中供奉毗卢遮那佛,左侧为文殊菩萨,右侧为普贤菩萨,两侧立有迦叶与阿难像,是华严三圣的经典组合。 普光明殿的壁画大气恢宏,精美绝伦,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寺内的大雄宝殿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单檐庑殿顶,殿内矗立着五方佛塑像,每尊佛像都高达数米,金光闪耀,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br> 大雄宝殿的鸱吻已有九百多年历史, 华严宝塔是2010年新建的木塔,是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木塔。 宝塔下面有一地宫。我们沿着陡峭的楼梯下到地宫。我们看到金碧辉煌的地宫,是由100吨铜打造而成,总面积近500平方米,内藏千尊佛像,被称为“千佛地宫”。 地宫中央的舍利宝塔,供奉的是元代高僧慧明法师留下的舍利子。 法华寺始建于元末明初,后遭废弃,2008年复建,因寺内白塔内存《法华经》得名。 法华寺门前的牌楼高大精美。 法华塔是法华寺唯一初建时留存下来的古建筑,是一座覆钵式琉璃喇嘛塔,已有些倾斜。 大同善化寺门前的五龙壁原为明代城南兴国寺山门前的照壁,建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1980年迁至善化寺,成为善化寺标志性建筑。 五龙壁长19.9米,用五彩琉璃镶砌而成,雕刻细腻,呈现巨龙腾云降雨之态。 九龙壁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琉璃照壁,高8.00米,厚2.02米,长45.5米,由426块琉璃砖拼砌而成,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体积最大、制作最精美的琉璃龙壁。 壁上九条巨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气势磅礴,彰显出皇家威严与琉璃艺术的精妙,堪称“龙壁之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古代琉璃建筑中典型代表之一,被誉为“中国九龙壁之首”。 鼓楼位于古城中轴线上,始建于1463到1464年间,三层四檐十字歇山顶阁楼,非常壮观。是明代阁楼建筑的典范,经历代修缮后展现古朴风貌。 古时城里的鼓楼、钟楼相配而建,晨钟暮鼓声震古城及近郊四乡,为人们报时。 钟楼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旧钟楼毁于1951年,2015年启动复建。 复建后的钟楼仍为明代建筑风格,歇山顶楼阁式建筑,立面三层三檐,总高度27.24米。 四牌楼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古城中心,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由大将军徐达修筑大同城时建造,1952年拆除,于2012年复建。 <p class="ql-block">四牌楼建筑结构精美巧固,气势恢宏,巍然壮观,展现了精湛的木结构工艺。</p> <p class="ql-block">太平楼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原为三层三檐木构阁楼式建筑,1934年被拆除。2015年复建,修复后的太平楼为十字歇山顶楼阁式建筑,总高26.75米,象征大同安宁。</p> 代王府是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在大同所建的王府,有“大同小故宫”之称。 朱桂所建王府早已损毁,2013年在遗址上复建。代王府是我国复建规模最大,复建最为完整的木结构古建筑之一。 代王府共七进院楼,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飞檐斗拱,巍峨壮观。 王府内有各种表演。 街头的“道法自然”石牌坊。 广场上的长生阁。 纯阳宫,是大同市现存的唯一一座道教全真教宫观。 道观内有一小园林,花木掩映,仙池泛幽,如入仙境。 凤临阁是古城大同的历史餐饮名店,已有500多年历史。 华灯初上,城墙的灯光秀倒映在河面,与古城墙的灯火相互映衬,夜景如梦似幻。 总的来说,山西大同古城是一座充满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的古城。它见证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和演变,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今的大同古城已经成为大同市的文化名片和旅游胜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和体验。<div><br></div><div>2025年9月26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