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桂溢香满庭芳,硕果初绽缀秋光。在这满载收获气息的九月,为持续深化小幼衔接教育实践,破解衔接断点,俄体小学与俄体中心幼儿园携手开展“走进小学课堂 深入幼小衔接”联合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首先观摩的是崔丽娟老师执教的《5的分解与组成》,整堂课以“贴合低段学情、聚焦能力培养”为核心,呈现出鲜明的教学亮点。</p> <p class="ql-block"> 崔老师精心设计的课件与趣味情境,精准契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生动图片吸引注意力,以可操作的学具(如铅笔、图片)搭建探索载体,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课堂环节清晰递进,遵循“动手操作—激发兴趣—探索新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逻辑,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把学习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真正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孩子们展现出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积极的参与状态:不仅能主动举手、大胆回应问题,在展示交流环节更能熟练运用规范的课堂用语。例如,会以“会听的孩子在哪里?”主动引导同伴专注,以“身坐正,脚放平,听我说”清晰传递表达信号,回答结束后还会以“同学们,你们同意吗?”发起互动,充分体现出课堂常规培养的扎实成效,也让课堂交流更有序、更具互动性。</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由金荣老师执教的拼音课《bpmf》,丁校长在百忙之中仍特意莅临课堂,全程参与听课活动,充分体现了对本次幼小衔接联合教研工作的重视与支持。</p> <p class="ql-block"> 金荣老师在《bpmf》教学中,以语文书中的主题图为核心抓手,巧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画面—寻找符号—发现声母”的路径,自然切入本课学习重点。</p> <p class="ql-block"> 为帮助学生扎实掌握bpmf,她设计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活动:通过示范领读与纠正,让学生精准把握发音要领;借助朗朗上口的儿歌诵读,强化声母记忆;融入趣味手指操,将抽象的拼音符号转化为直观的肢体动作;最后结合规范书写指导,让学生在“读、记、做、写”的联动中,不仅高效掌握了教学重点,更轻松突破了拼音学习中的难点,整个过程生动且扎实</p> 集中研讨交流 <p class="ql-block"> 课例展示后,一场跨越“小幼”的对话随即展开。一年级语文教师金荣结合课堂的生成,从知识学习和习惯培养两方面,与在座幼儿园教师们进行沟通,讲解适应教育阶段的教学重点。幼儿园大班教师宋姝蕊、杨姝文则感慨:“孩子们的课堂专注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幼儿园阶段有了明显提升,坐姿也更加端正,这种能力的逐步成长,正是一年级教师扎实开展衔接教育的生动体现。”</p><p class="ql-block"> 一年级班主任兼数学教师崔丽娟觉得:一年级新生入学以后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学习方式,离不开幼儿园老师打下的坚实基础,以及为学生所做的入学准备。而幼儿园老师则表示欣喜地看到了自己教过的学生,在不足一个月的入学适应期里长足的进步与成长,也深切感受到了小学老师为孩子们所付出的爱心与耐心。</p> <p class="ql-block"> 活动尾声,业务副校长吴春艳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准且细致的总结点评。她指出两位教师的展示充分体现了对小幼衔接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针对小幼衔接教育,吴副校长提出了重要指导:一是要准确把握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她强调,小幼衔接不是简单的知识衔接,而是全方位的适应引导,需要教师用爱心、耐心和专业素养为学生点亮前行的明灯。</p> <p class="ql-block"> 怀揣“躬耕教坛守初心,实践育人担使命”的教育信念,未来我校一年级教师将以本次研讨为契机,扎根教学实践、精研育人方法、坚守教育匠心。在幼小衔接的重要阶段,始终以关爱为底色,呵护学生的纯真初心,点亮他们的童年理想,助力每一位学生在充满爱与智慧的教育滋养中,自信向阳、蓬勃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