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景陵

莽原

<p class="ql-block">景陵,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金帜山,是唐朝第十二位皇帝宪宗李纯和懿安皇后郭氏、孝明皇后郑氏的合葬陵,也是陕西关中十八唐帝陵之一。</p><p class="ql-block">景陵依金帜山主峰而筑,座北面南,陵区封域20千米。地下宫殿“玄宫”从山南开掘于山腹之中。陵园布局略同于京城长安,原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四边皆设城门,门前皆置石狮等大型石仪。四角置阙阁建筑。内城设寝殿、宫阙、卫所、祭坛等建筑物。现城垣倾圮不存。景陵虽然建于唐朝逐渐衰落的中晚唐之际,但陵区的管理和维护,仍大体沿袭既有的体制和做法。这为研究唐代帝陵形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唐元和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820年2月14日)夜,宦官陈弘志、王守澄潜入京师长安大明宫之中和殿,杀害了李纯,伪称皇帝“误服丹石,毒发暴崩”,并假传遗诏,拥立庸弱无能的太子李恒继位,是为穆宗。李恒即位后,以前朝宰相令狐楚为山陵使、柳公绰为山陵副使负责营建李纯的陵墓。五月十九日(7月3日),李纯被安葬于景陵,谥圣“神章武皇帝”。庙号“宪宗”。数十年之后,其生前的两个妃子郭氏(追谥懿安皇后)与郑氏(追谥孝明皇后),先后陪葬于景陵陵园之下。</p> <p class="ql-block">神道两旁,原列置有36件石刻,援乾陵石刻组合模式、自南而北依次排列石柱、翼马、鸵鸟各1对,仗马5对,石人(翁仲)10对。其中石柱和鸵鸟各佚1件,仗马基本完好,石人完整者仅3件,余皆残损或仅存基座。</p> <p class="ql-block">期祭祀的四座唐代帝陵之一,并在陵区新设陵户,禁采樵。然而,明中叶关中大地震以后,自然和人为的侵害使景陵日趋残破。</p><p class="ql-block">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蒲城知县冯方邺奉命在景陵等县内的四陵分别修筑保护围墙,“通长一百丈,高六尺,前后门二,并置守陵十户人家”。同年,陕西巡抚毕沅书“唐宪宗景陵”碑1通,立于南神门内献殿址上。</p><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起至90年代,中央和陕西省有关部门曾数次对景陵做过一定程度的调查,初步掌握了景陵现存遗迹的存留状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