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最爱:纸与书 皖南四天三夜游(三)

迟兴平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i>宣纸:连接古今文明的桥梁</i></b></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有一种纸,百折不损,光而不滑,宜书宜画,不腐不蠹。它是丹青墨韵的千年舞台,承载着水墨晕染出的绚烂画卷,衬托着书法挥洒出的墨色诗篇。这就是神奇的中国宣纸。</p><p class="ql-block"> 9月20日下午一点,我们慕名来到泾县中国宣纸小镇,参观了中国宣纸博物馆。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唐代泾县隶属宣州管辖,因地得名宣纸,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在唐朝,宣纸被列为贡品。</p><p class="ql-block"> 在宋代,宣纸的原料和制作工艺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除了书画领域,还广泛应用于印刷、包装等行业。</p><p class="ql-block"> 在明清,这是宣纸发展的鼎盛时期,宣纸的制作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宣纸品牌和作坊。</p><p class="ql-block"> 到了清代,宣纸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p><p class="ql-block"> 近代以来,由于战争和社会动荡,宣纸生产受到严重影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宣纸生产给予了大力支持和保护。作为传统手工技艺的杰出代表,宣纸制作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最大的“三丈三”宣纸,2016年由安徽泾县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传统工艺制作,成品尺寸达11米×3.3米,厚度误差控制在±0.05毫米以内,单张湿纸重量逾1.5吨,耗时约300多天,44名工匠协作完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span></p><p class="ql-block"> 一张红星品牌的“三丈三”宣纸,售价高达14800元。主要原因在于其制作难度极大、工艺复杂、人力成本高,且原材料的获取和处理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手工宣纸,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和收藏价值。</p> <p class="ql-block">  郭沫若、赵朴初、刘海粟等给予宣纸极高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  宣纸的主要原料是青檀皮和沙田稻草。青檀皮是宣纸的主要纤维来源,赋予宣纸坚韧、耐用的特性;沙田稻草则使宣纸具有柔软、细腻的质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宣纸制作工序复杂,从选料到成纸需经过浸泡、灰腌、蒸煮、漂白、打浆等18道工序,100多道操作流程,且多为纯手工操作。例如草料要经过七煮七晒,檀皮需刨皮、浸泡、漂白等处理;捞纸师傅用细竹精制成的竹帘从浆池中捞出纸张,其薄厚均匀度全凭师傅经验;晒纸师傅用当地松树叶子做成的晒刷,将潮湿薄纸贴到火焙上晒干。整个过程耗时长久,一张宣纸从原料到成品需要1千多个日夜。</p><p class="ql-block"> 本来馆内有宣纸制作过程的展示。没想到,因为天热停产,遗憾错过。只能看看模型,过过瘾。应了那句老话“希望越大,失望越大”。</p>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下车后,看到中国宣纸博物馆的外观,我们就被深深震撼到了!</p><p class="ql-block"> 中国宣纸博物馆由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该设计以现代建筑语言诠释传统宣纸技艺,建筑外观形似一摞错落有致的宣纸,主体为钢结构搭配膜结构,与周边景观水系形成呼应。</p><p class="ql-block"> 主体建筑约10,000平方米。分为“宣纸印象”“若水一脉”“雪月风华”“白云深处”“星光灿烂”五大主题展区,系统展示宣纸历史、技艺及文化关联。</p><p class="ql-block"> 三层结构,一层为技艺展示区,二层为书画精品区,三层为临时展厅,外围设有景观水系与原料晒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建筑设计于2019年荣获第十二届佛罗伦萨双年展最高奖“达芬奇奖”。成为研学、建筑、美术学院学术研讨、网红达人打卡的必来之地。 </p><p class="ql-block"> 2024年荣获世界建筑新闻网大奖“综合体建筑类金奖”,该奖项为全球建筑领域权威荣誉之一。</p><p class="ql-block"> 名至实归。</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i>书籍:延续民族文化的基石</i></b></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宣纸,宛如文化长河中一叶灵动的轻舟,以其“纸寿千年”的坚韧与独特润墨的韵致,承载着文人墨客的才情与智慧,跨越千年岁月,成为连接古今文明的艺术桥梁。</p><p class="ql-block"> 那么,古籍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巍峨丰碑,凝聚着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基因,是坚定文化自信、延续民族文化命脉的坚强基石。</p><p class="ql-block"> 安徽三希堂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是以宣纸为原材、国内唯一以线装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园区,开创了“宣纸+古籍装帧”“国宝+国宝复制”的新模式。</p><p class="ql-block"> 三希堂印业,拥有宣纸生产加工和传统线装书印制完整产业链,宣纸彩印技术独步全国,宣纸仿真影印技术国内领先,使久藏深宫人未识的国宝典籍重现天日,让“千年寿纸”的魅力得到了进一步展现。</p><p class="ql-block"> 安徽三希堂与众多机构合作影印了大量经典古籍。</p><p class="ql-block"> 与故宫博物院合作推出《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与线装书局合作推出原大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这是规模最大的线装书影印工程;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合作推出《石头记古钞本汇编》;参与《宋版集萃》古籍保护再造工程等。 </p><p class="ql-block"> 这些影印古籍原样原貌复制,由于其高品质、限量性和文化稀缺性,“新善本”具有较高的收藏投资价值。</p><p class="ql-block"> 三希堂影印出版的部分古籍文献已被中国国家版本馆、众多图书馆、博物馆收藏 。</p><p class="ql-block"> 与人民日报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合作推出线装典藏版《习近平用典》《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得到中央领导高度肯定 。</p> <p class="ql-block">  安徽三希堂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由北京若愚文化集团投资运营。</p><p class="ql-block"> 若愚文化集团依托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具有出版、策划、运营等方面的优势。</p><p class="ql-block"> 若愚文化集团在泾县建立宣纸生产基地和线装文化产业基地,依托当地资源开展宣纸工艺品加工、书画纸生产销售、古纸研发及出版物印刷等业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若愚文化集团通过在北京和泾县的产业布局,实现两地产业的协同发展,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三希堂来历</b></p><p class="ql-block"> “三希堂”原本是清高宗弘历(乾隆帝)位于故宫养心殿西暖阁的书房。“三希堂”得名有两层意思:</p><p class="ql-block"> 追求圣贤境界:“三希”取自宋代大儒周敦颐《通书•志学篇》“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意思是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表达了乾隆帝不懈追求、勤奋自勉的态度和远大的政治抱负。</p><p class="ql-block"> 珍藏稀世墨宝: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 年),乾隆帝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三件稀世珍宝,他便将书房改名为“三希堂”,还命朝臣编刻《三希堂法帖》,收录内府所藏魏晋以来大书法家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北京若愚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高端藏书品牌“三希堂藏书”以及安徽三希堂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名称均源自乾隆皇帝的“三希堂”书房,意在传承古典文化、弘扬中华藏书文化。</p><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宫乾隆皇帝阅书房。</p> <p class="ql-block">  安徽三希堂藏书。</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手迹书稿线装本。</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手迹宣纸本。</p> <p class="ql-block">  文人最爱纸与书。为此,我们两对夫妇各购买了一套二册《红楼梦》。尽管售价不菲,每套1000元。因为是线装宣纸版,既可阅看,又可珍藏,还可传代,一举三得,何乐不为!</p> <p class="ql-block">  我们既饱眼福,又精神、物质双丰收。大家在中华线装文化主题馆门口集体拍照留念满意而归。</p> <p class="ql-block">题外话:</p><p class="ql-block"> 安徽皖南四天三夜游,我们每天都沉浸在激动、幸福中:有幸结识了老骥伏枥、百折不挠抢救古村落的“老爷子”及一群为了实现乡村梦而奋斗者!接受了红色洗礼,参观了王稼祥故居、新四军摇篮!走进了文人的圣地——宣纸故乡与三丰堂。</p><p class="ql-block"> 为此,分别撰写了三篇美篇。</p><p class="ql-block"> 安徽皖南泾县是个好地方!人口不过三十万,青山绿水,人杰地灵,绝对值得一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