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日,智造新城召开高新片区地下水污染防治设计阶段工作推进会,园区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绿发管廊、智造环能、巨化热电、凯圣化工、氟新化工,以及项目设计、勘察、测绘、物探、跟踪审计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第三方机构汇报了设计勘察中遇到的问题困难,与会人员就问题困难逐一进行了会商确认,强调各单位职责要明确,协同要加强,安全要保证,落实要高效,做到认识上再提高,动作上再提速,协作上再提效,确保设计阶段工作高质量完成。 会议指出,<b><font color="#ed2308">项目设计单位</font></b>要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原则,聚焦重点区域,系统分析整个园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污染分布、敏感目标,以及污染物分类、迁移特性,设计有针对性的管控修复措施,确保污染不加重、不扩散。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地下水监测点位布设要精准、优化、整合,如园区的水质监测与生态环境部门的周边监测、重点监测要高度融合、数据共享、协同治理。要正确处理好技术适用性与可行性的关系,也就是说技术成本与管控目标要相匹配度、抽提与原位修复效果要明显等,既要总体不偏离可研报告,又要保障中央资金的高效使用,也要满足园区治理需求,更要实现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目标。<b><font color="#ed2308">地质勘察单位</font></b>要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疏到密的原则,从搜集资料与野外踏勘、水文地质调查与物探试验等,精准识别污染状况,掌握水文地质条件,为设计单位提供更加精准数据支撑。<b><font color="#ed2308">跟踪审计单位</font></b>要遵循独立性、客观性、系统性原则,重点关注项目程序的合法性、投资控制的合理性以及环境效益的真实性,属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审计,必须对项目从准备(施工设计、方案制订)、实施(阻隔防渗、抽提原位修复效果,监测井布设、监测因子确认、监测频次到位、数据记录完整等)到竣工(工程档案齐全、监测结果真实、效果评估规范)的全过程进行持续性监督,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规范、资金使用合规、管控修复效果达标,保障污染不出界、不加重、不扩散。<b><font color="#ed2308">可研编制单位</font></b>要遵循全程参与、全力配合、全量提供原则,协同做好项目推进,当好技术支撑,高效保障试点工作顺利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