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日记星球108期写作营的时光里,我与她的缘分,像一场充满惊喜的双向奔赴。我习惯早些完成日记,她却总在忙碌一天后,带着一份“不缺席”的坚持深夜交卷。本是互相提醒的约定,却因她的靠谱,变成了我心底的一份安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直到那天,我偶然点开她的朋友圈,三张图瞬间让我对这位同桌有了更深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一张“人生的意义”模型图,四个圆圈的交叠,让我忽然明白她为何能在家庭教育领域深耕且热忱。她把“喜爱的”教育事业、“世界需要的”家庭成长需求、“别人愿意付费的”专业价值,和自己“擅长的”引导能力融为一体,在热情、使命、专业、工作的交集里,找到了属于她的人生意义。这也解释了她为何能在忙碌中仍对每一次写作、每一次家庭教育服务都全力以赴——因为那是他在践行自己认定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二张NLP理解层次金字塔,更是她专业的缩影。从环境到系统,她在家庭教育中,或许就是这样一层层引导家长和孩子:先看清“环境”里的客观条件,再梳理“行为”“能力”,最终帮她们在“身份”和“系统”层面找到成长的方向。她用这份专业,搭建起家庭与成长的桥梁,让每个家庭都能在清晰的认知里,走向更和谐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三张“人生三件事”的圈层图,让我看到她的通透。她专注于“自己的事”——打磨家庭教育的专业度、坚持写作的输出,同时清晰区分“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这份清醒,不仅让她在行业里稳步前行,也让她在与我做同桌时,用行动诠释着“主宰圈”的专注和“影响圈”的善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故事,是写作营里的互相陪伴,更是两个领域的奇妙碰撞。她在家庭教育里追寻人生意义,我在文字世界里记录生活点滴,却因这份同桌缘,看到了不同领域里相通的坚持与热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她从事家庭教育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份职业。那是在帮一个个家庭厘清“人生三件事”的边界,是在NLP的层次里点亮成长的光,更是在“人生意义”的交叠处,让每个家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坐标。而我很幸运,能在这段同桌时光里,透过三张图,读懂她这份意义的重量,也让我的日记里,多了这样一抹关于教育、关于坚持、关于人生价值的亮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