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切实推动劳动教育与学生生活紧密融合,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惠及日常,本周校本教研聚焦“如何将劳动教育生活化”主题,组织各年级组在办公室开展专题讨论。</p> <p class="ql-block"> 各年级组教师围绕“劳动教育内容如何取材生活”“生活场景如何转化为劳动课堂”“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升劳动素养”等核心问题,结合本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与生活实际,展开深入交流与思维碰撞,旨在探索出更具实用性、趣味性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p> <p class="ql-block"> 劳动教育的生命力源于生活。讨论中,老师们围绕“如何打破课堂边界”各抒己见,认为应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的每一处场景。低年级可聚焦“整理书包”“摆放餐具”等基础生活技能,通过“劳动清单”培养自理习惯;中高年级则可探索“家庭垃圾分类”等实践项目,让劳动从“任务”变为“需求” 。同时,大家提出要挖掘家校社协同潜力,借助家庭劳动岗位、社区实践场地等资源,构建“校内学技能、家中练习惯、社会悟价值”的立体教育网络,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地生活 。</p> <p class="ql-block"> 一场围绕“劳动教育生活化”的讨论,不仅凝聚了老师们的教育智慧,更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实践方向。未来,我校将持续以生活为“教材”,以实践为“课堂”,把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细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技能、在解决问题中提升素养、在感悟价值中热爱劳动,真正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鲜活力。</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编辑:杨越莹 李幸</p><p class="ql-block">审核:李晓娇 任常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