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行记</p><p class="ql-block">——遇龙河漂流</p><p class="ql-block">25日上午9时,大巴车载着我们离开阳朔漓江景区,行驶约40分钟,来到25公里外的兴坪古镇。本来上午要直接去遇龙河乘坐竹筏漂流,结果途中下起了小雨,郑导与领队商定先去兴坪古镇月亮山看看,然后视天气情况再作打算。</p><p class="ql-block">真是天公作美呀!来到月亮山景区打卡拍照,不一会儿雨就停了。这下把我们高兴坏了,在月亮山玩了差不多1小时,我们又乘车来到遇龙河竹筏漂流码头。只见这里的竹筏整整齐齐排列在那儿,游客很少,船工们大都在大桥底下休息,有的三三两两地在交谈,有的赤着脚躺在那儿闭目养神,有的则在发呆,显出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后与船工交谈得知,现在是淡季,坐竹筏的人少等等。乘坐双人竹筏票价为200元,让很多人觉得太贵,再加上乘坐年龄上限为70岁,两种因素相加使得同行成员中,多数人选择站在岸边,或桥头之上观看拍照,几名70岁以下年轻一些的成员既不愿意近距离与有着小漓江之称的遇㔫河亲近,也不愿意体验竹筏顺水漂流带给人的愜意与刺激。每人需求不同,更有人宁可在家赋闲休息,也不愿外出花钱受累。除了双人筏,还有4人筏和8人筏,价格也不便宜,其中8人筏每人要均摊45元。我和太太还有同行的其他6名成员都选择了双人筏。说到竹筏,让我感到奇怪的是,所有竹筏都是用工程塑料仿制的,涂了竹黄色油漆,乍一看和竹制的一模一样,就是感觉少了一些韵味。</p> <p class="ql-block">顺江漂流,与江水亲密接触,真如歌词里写的一样:“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正考虑这竹筏是怎么在一名船工人力操作下冲上高坡后又顺流而下的。来到第一处陡坡处,发现有一套电动机械传动装置将整条竹筏像履带传送那样运上去,然后再俯冲下来,于是激起浪花四溅,引得我们这些世代生活在平原上的人惊叹连连,直呼过瘾。一段30分钟的遇龙河漂流,途中有4次冲坡,着实让我们体验了一把江中游的乐趣,也引得一直在岸边观看的另外2名成员打消了顾虑,毅然选择了双人筏,紧随其后体验不曾有过的速度与激情。</p><p class="ql-block">在遇龙河玩竹筏漂流,玩得尽兴,但为了安全,大家都没带相机设备。为了弥补这一缺憾,郑导又带领我们来到另一处有竹筏经过的地点取景拍摄。一行人来到一座大桥上面,从这个位置俯瞰遇龙河谷,“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画境就在眼前。韩愈著名诗句似乎只有此时此刻才能体会到其中真意。一阵子拍摄打卡创作后,已是中午时分,该吃饭了。我们就近选了一家饭店,AA制聚餐,饭后回碧熹酒店休息。</p><p class="ql-block">原定下午4时到拍摄地点去拍竹筏渔翁、古装模特场景,谁料快到出发时间时,天突然下起雨来,雨势不小,南方的雨就是这样下么?毫无前奏,说下就下。没办法只有等雨停了再作打算。大约过了30分钟,雨渐渐歇了。南方的雨就是这样下么?一点也不酣畅淋漓,说停就停。雨停了,大家说笑着讲述自己的几天来的好运气。</p> <p class="ql-block">来到拍摄地点,著名渔翁老黄以及和他同样著名的鸬鹚早已等候在那里。老黄笑眯眯地对我们说,大家先别拍照,先上课,说着便讲述了现行第五套20元人民币背面图案的故事,当年就是在这里,以他及他的竹筏、鸬鹚为蓝本设计而出的。等大伙拍摄创作完之后,组织此次桂林之行的金广角旅拍俱乐部经理王新提议同老黄拍张合影以作留念,老黄高兴得合不拢嘴,高高地举起他那盏有些来历的油灯。</p><p class="ql-block">拍摄创作归来,晚餐内容依然是啤酒鱼唱主角。发现这里街面上,大大小小的饭店餐馆其灯箱广告或店招上面几乎全带有“某某啤酒鱼”字样,有“大师傅啤酒鱼”“赵师傅啤酒鱼”带“师傅”字样的,还有“梁姐啤酒鱼”“谢三姐啤酒鱼”带“姐”字样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大有不吃啤酒鱼,就不算来过阳朔一样。</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6日晚於碧熹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