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交流促成长 智慧赋能启新程 ——吴忠市“国培项目”信息科技骨干教师走进银川市中关村小学

银川市中关村小学

金秋送爽,研途启新章。2025年9月24日上午,银川市中关村小学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团队——吴忠市“国培项目”信息科技骨干教师团队。在学校副校长田文静的热情引导与细致讲解下,骨干教师们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校园探访之旅,全方位感受中关村小学在信息化教育领域的特色实践。 探访伊始,骨干教师们通过观看学校宣传片,初步了解了中关村小学的办学理念与发展历程;随后,大家依次走进科学探索实验室、校园电视台、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客工坊、智慧阅读空间、智慧美术教室、智慧书法教室、智慧教研教室及游泳馆等功能场所。每到一处,老师们都驻足观察、仔细询问。时而拿起学生创作的科技作品、艺术作品细细欣赏,时而与陪同人员交流功能室的使用场景与教学成效,直观且深入地感受到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上的系统性布局,以及“智慧赋能教育”的鲜明办学特色。 若说校园探访是“直观感受”,那么课堂观摩便是“深度体验”。在阶梯教室,学校信息科技教师杨宁带来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改造家具——智能折叠床》。课堂上,杨老师以“生活化家具改造”为切入点,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带领学生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日常家居中的应用逻辑;从构思设计方案,到尝试搭建简易模型,再到讨论技术实现细节,学生们全程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充分展现了在人工智能课程学习中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整堂课不仅让骨干教师们看到了中关村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实力,更感受到了“以生为本、学以致用”的课堂教学魅力。 活动最后,学校信息中心主任孙嘉仪老师以《5E驱动+角色轮转:解锁人工智能课程项目化学习新范式》为题,开展专题讲座。孙老师从学校整体课程框架出发,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案例,详细介绍了“5E(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驱动”与“角色轮转(组装员、搭建员、程序员、记录员)”相结合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从课程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取,到教学活动设计、评价方式创新,再到学生能力培养成效,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具体而深入,为在场骨干教师们提供了可借鉴、可落地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思路与实践经验。 此次吴忠市“国培项目”信息科技骨干教师入校实践活动,既是银川市中关村小学信息化教育与人工智能课程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区域间教育资源共享、教学经验互鉴的一次有益探索。未来,中关村小学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搭建校际交流平台,为推动信息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具备科技素养的新时代学生贡献力量。 编辑:孙嘉仪<div>审核:李保常、田文静</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