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于朦胧—— 一份来自故乡的想念

随遇而安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朦胧,展信安。</p><p class="ql-block"> 当你在这封信里看到“故乡”这个词时,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不是和我们一样的:是那个白色的、一年四季都绵延着皑皑的雪山;是夏天傍晚十点还不肯落幕的、金灿灿的夕阳;是穿过葡萄藤架洒下的、带着甜香的光斑;是集市上吆喝声里混着的孜然和烤肉的烟火气;是那首无论走到哪里、一响起前奏就会让鼻子一酸的《我们新疆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所以,这份想念,它是有颜色、有声音、有味道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想念的,不只是一个叫“于朦胧”的、在远方发光的名字。我们想念的,是这片土地走出去的孩子。我们带着一种“自家巴郎子”(自家孩子)的骄傲,在电视上、在新闻里,捕捉你的每一个消息。看到你穿着剪裁得体的西装,在聚光灯下温润如玉地微笑,我们会互相说:“看,这就是我们新疆的小伙子,俊得很!” 你的沉静和温柔,总让我们觉得,你把天山脚下那种开阔和纯净,带到了更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这份想念里,还藏着一点“偏心”的牵挂。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但也一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辛苦。我们总会想,这个从我们这片辽阔土地上走出的、看起来有点羞涩的少年,有没有按时吃饭,工作累不累。就像惦记着一位远行的亲人,你的成功我们由衷喝彩,但你若疲惫,故乡的风和馕坑里升起的暖意,永远为你留着。</p><p class="ql-block"> 朦胧,你知道吗?你是家乡弟弟妹妹的榜样和骄傲。他们看到你,就像看到了一个触手可及的梦想——原来从新疆走出去,可以在那么大的舞台上,用才华和努力,赢得所有人的尊重和喜爱。你让“新疆”这两个字,在你身上,有了更具体、更时尚、更文艺的注脚。</p><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忽然很想给你寄点什么。想寄一包晾晒在吐鲁番阳光下的葡萄干,甜到你心里;想截一段伊犁河谷带着青草香的风,吹散你的倦意;甚至想,把整个秋天喀纳斯的湖光山色都打包给你,告诉你,无论你飞得多高、走得多远,这里永远有一片最壮丽的风景,在为你守候。</p><p class="ql-block"> 故乡的月亮,永远为你圆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