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平遥二十五届 ‍ 国际摄影大展

🍒荡漾

<p class="ql-block">第25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PIP)已于2025年9月19日至25日在山西平遥古城举行。这是一场在全球摄影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年度盛会。</p> <p class="ql-block">走进展区,第一眼就被那片盛放的红撞了个满怀。花海中央,“2025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几个大字在阴沉的天空下依然灼灼生辉。</p> <p class="ql-block">树影婆娑,风掠过相纸发出细微的响动,像在低语那些被定格的瞬间。这里没有冷冰冰的展厅,只有自然与影像的呼吸交织,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了....</p> <p class="ql-block">旧厂改造的展区,正用它特有的温度,讲述着工业记忆与视觉艺术的重生。</p> <p class="ql-block">在原柴油机厂,平遥电影宫的红色立体字矗立在古建旁,这里曾是机器轰鸣的厂房,如今却成了影像与记忆共振的场域。</p> <p class="ql-block">我们填上了缺少的笔划</p> <p class="ql-block">墙面上,无数小照片拼成巨幅图像,色彩斑斓,如梦似幻。</p> <p class="ql-block">被一种无声的力量托住:那是成千上万双眼睛凝视过的世界,此刻正静静等待我们去阅读。</p> <p class="ql-block">一面红墙前,挂满了舞龙、舞狮、民俗节庆的瞬间。我静静伫立,像在与照片中的人对话。节日的喜庆不只是热闹,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生命节奏,在影像中得以延续。</p> <p class="ql-block">《笑脸》</p><p class="ql-block">墙上是一张张陌生却亲切的面孔——老人咧嘴大笑,真实的情绪喷涌而出。有人看着看着就笑了,有人笑着笑着眼眶却红了。原来最动人的影像,从不需要复杂的构图,只需一颗真诚的心。</p> <p class="ql-block">真人入画</p> <p class="ql-block">《戏台》</p><p class="ql-block">舞台简陋,一位老艺人正在表演,水牛安静地卧在台前,仿佛也是忠实的听众。寒冷的天气让所有人裹紧外套,这不只是演出,更是一场关于乡土与传承的集体记忆。镜头记录下的,不只是动作,还有那份不愿被遗忘的执着。</p> <p class="ql-block">《下乡》</p> <p class="ql-block">墙上是舞龙游行、庙会烟火、手工艺人低垂的眼睑。我没有拍照,只是静静看着,仿佛在回忆某个童年傍晚,锣鼓声穿过巷子,母亲牵着她赶往村口的热闹。</p> <p class="ql-block">解海龙老师站在展厅中央,灰帽下的目光温和而锐利。他指着墙上一幅黑白作品,手势沉稳:“这张照片的力量,不在光影,而在它背后三十年的注视。”听众屏息,有人低头记笔记,有人凝神思索。这不是简单的讲评,而是一场影像与温度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另一侧,刘江老师正讲解一幅铁路题材的作品。画中列车穿行荒野,题为《路》。他说:“每一条铁轨,都是人走出来的。摄影,就是记录那些被踩进泥土里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签名</p> <p class="ql-block">《路》的原作悬挂在展厅深处——一条铁路穿过幽暗隧道,通向远处苍茫山野。天色阴沉,光影对比强烈,仿佛人生必经的暗道与光明。有人低声说:“这不只是一条物理的路,更是时间的路,命运的路。”</p> <p class="ql-block">《温度》则是一幅冰原上的黑白影像:两人在极寒中攀爬网架,身影瘦小却坚毅。展板上写着:“现实生活中的图片需要的是温度。”是啊,技术再先进,若没有心跳的震颤,影像终究只是空壳。</p> <p class="ql-block">“温度影像”展区以明黄色为主调,照片排列简洁。有老屋窗棂上的霜花,有孩童在雪地奔跑的瞬间,有母亲低头为孩子系鞋带的侧影。这些画面不宏大,却让人站住,久久不愿离开。</p> <p class="ql-block">肖像</p> <p class="ql-block">一幅黑白肖像静静挂在角落:短发女性直视镜头,眼神深邃如井。没有修饰,没有姿态,只有光与影在脸上雕刻出的岁月痕迹。她不说一句话,却仿佛讲完了一生。</p> <p class="ql-block">肖像</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幅背影:女子披着轻纱,立于幽暗之中。轮廓柔和,姿态宁静。你看不清她的脸,却能感受到她的沉思。有些故事,本就不必说出口。</p> <p class="ql-block">肖像</p> <p class="ql-block">新闻摄影的时效。</p><p class="ql-block">记录美国大选关键时刻的选票对比</p> <p class="ql-block">纪念吸毒死亡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在“沙漠中的拾荒者”前,人们沉默。那人头戴红巾,手持水桶,在风沙中踽踽独行。身后石窟若隐若现,像文明的残影。这张照片不讲环保,不讲贫困,只讲一个人在荒芜中行走的姿态——卑微,却不可摧毁。</p> <p class="ql-block">一双含泪的眼睛</p> <p class="ql-block">流浪猫</p> <p class="ql-block">爬树豹子的背影</p> <p class="ql-block">《记录毁灭 重塑人生》</p><p class="ql-block">情景令人窒息。烧毁的电路板、残存的火焰、标题“湮灭”如刀刻般刺目。但就在旁边,一组新作展示着灾后重建的家园。毁灭不是终点,而是重生的起点。影像在此刻,成了疗愈的媒介。</p> <p class="ql-block">一面白墙被阳光斜切成明暗两半,光影如诗。墙上挂着几幅小作品,一位戴帽女子静静伫立。她不是在看照片,而是在看光本身——那穿越百年的平遥之光,落在砖上,落在纸上,也落在每一个凝视者的心上。</p> <p class="ql-block">台湾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女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时尚的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我们手捧解海龙签名的摄影丛书,笑容灿烂。书页间不只是影像,更是一代人对真实的坚守。</p> <p class="ql-block">领取证书,这是参与这场影像盛宴的证明——我们来过,看过,也被照亮过。</p> <p class="ql-block">中国女摄会的成员们身穿红马甲,在古村前整齐列队。她们的笑容如秋阳般温暖。镜头记录下的不只是合影,更是一群女性用眼睛丈量世界的勇气与团结。</p> <p class="ql-block">中国女摄会成员在平遥古城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与解海龙老师</p> <p class="ql-block">第25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个推动学术、产业与国际交流的综合性平台。它成功地将千年古城的厚重底蕴与最前沿的影像科技、艺术思潮相结合,持续巩固其作为世界级摄影文化品牌的地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