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 称:孺 子 牛</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7622222</p><p class="ql-block">图 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生活就像一片说不准的海,有时候风平浪静,有时候又突然起大浪。最后能把日子过成什么样,往往不是看风浪有多大,而是风浪来了,我们能不能先稳住心气,把住生活的“方向盘”。这份遇事能静下来的本事,是解决麻烦、做成事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咱们说的“大事”,其实就是那些平时没遇到过、能让人慌了神的事:可能是工作突然出了大问题,好几年的努力眼看要白费;也可能是身体突然出状况,原本顺顺当当的日子一下子被打乱。碰到这种“糟心事”,谁都会本能地慌,心里又急又怕,没着没落的。这时候最容易犯两个错:要么被吓懵了,站在原地啥也干不了;要么急着摆脱麻烦,没琢磨清楚就瞎折腾。可不管是哪种,最后大多会把小事闹大、大事闹得更糟——慌乱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而像陷进了泥坑,越挣扎陷得越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能成事的人和普通人,在这时候就看出不一样了。他们不是天生就不怕事,而是心里清楚:再急也得先把情绪捋顺了,才能好好解决问题。老祖宗说的“静下来才能心安,心安了才能想明白,想明白了才能有办法”,就是这个理。这种“静”,不是躲着事儿不干,也不是等着事儿自己过去,而是先停一停,给自个儿留点儿琢磨的时间,别让情绪冲昏了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就像晚清的曾国藩,当年打太平天国,他好几次都快撑不下去了:仗打输了、粮草断了、朝廷里还有人说他坏话,甚至有一次被逼得想跳江。但他厉害的地方在于,再难也能很快让自己静下来。他的办法很实在:走到书桌前,铺开纸,拿起笔,一笔一画地回想打仗的经过,哪儿错了、哪儿能改,都写下来。就这么写字、复盘,心里的乱劲儿慢慢就顺了,也能想出新办法了。靠着这份不管多惨都能稳住的劲儿,他最后才把事儿办成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可能有人会问,静下来真能有这么大用处?当然能。首先,静下来才能想明白事儿。心里乱糟糟的时候,看啥都糊涂;等情绪稳了,就像水澄清了一样,问题在哪儿、该从哪儿下手,自然就清楚了。其次,静下来能攒住劲儿。要是一直慌慌张张,要么瞎抱怨,要么瞎忙活,力气都白费了;先稳住,把劲儿用在刀刃上,解决问题才有效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所以说,平时就得练一练“遇大事能静”的本事。不用搞多复杂,比如平时多看看书、遇事多想想前因后果,都是在练心性。等真碰到难事儿了,就能下意识地先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别慌,慢慢来”。要知道,只要能在乱事儿里稳住自己,就已经赢了一半——有个冷静的脑子,比啥都管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