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13日早,离开康定市前往贡嘎山镇的子梅垭口,去朝拜蜀山之王贡嘎雪山。</p><p class="ql-block"> 上G318国道的路口有多堵吧!虽然这些年在G318国道上逆行和加塞儿的“大聪明们”比以前少多了,但是依然还有。我这个路痴,时不时在旁边问一些傻傻的问题,把司机弄得哭笑不得。</p><p class="ql-block"> 从2009年知道有一条中国最美景观大道G318到现在,每每看到G318或提到G318,我心里还是激动不已!</p> <p class="ql-block"> 又一次踏上了川藏线的经典路段、著名路段---康定到新都桥。不得不说现在的路况是真好呀,当然,车也好多啊!</p> <p class="ql-block"> 折多山位于横断山系大雪山的中段,属贡嘎山的余脉。“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这里的盘山公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海拔逐渐上升,因此有“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之说。</p><p class="ql-block"> 折多山垭口海拔4298米,被称作川藏第一关,是川藏线G318国道上的第一个垭口,也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折多山以东以汉族为主,多民族杂居;以西以藏族为主。因此翻过折多山,就正式进入康巴藏区了。</p> <p class="ql-block"> 唉,此处不好意思说,但是又想记录下来。当时我急切地想上卫生间,但是车流行驶太缓慢了,于是爱人说:看到山坡上那条小路了吗(图中红色线条)?一会儿你在路边下车,超近道,顺着那条小路走上去吧!还能快点儿。</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海拔肯定超过4000米了,我一步不停地快步往上走,居然都没有出现喘不上来气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 折多山垭口,人满为患,找个卫生间似乎比登天还难!我感觉现在折多山垭口的体验感真的比以前差多了。</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们2009年和2015年都来过折多山垭口,所以这次就没有去打卡点打卡。</p> <p class="ql-block"> 被称为摄影家天堂的新都桥。我们2009年和2015年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副古朴原始的可爱状态。如今已经商业化非常严重了,公路两旁的客栈、酒店比以前多了很多,我们想找一找2015年的回忆都很难了。</p><p class="ql-block"> 在新都桥镇的瓦泽乡,我们暂时告别了G318国道,驶入了G248国道。G248国道在我们这次的川西之行中多次出现,而且我们无论去计划中的哪个目的地,多多少少都会走一段G248国道!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于是上网查了一些G248国道的资料。</p><p class="ql-block"> G248国道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条普通国道,呈南北走向。起点为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终点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文化路,全长2570公里。它贯穿甘肃、四川、云南3省,途经12个地级以上行政区,其中四川段过境1372.5公里(难怪这个暑假里有这么多次与G248国道相遇)。</p> <p class="ql-block"> 现在要想找到那种原始古朴、世外桃源般的感觉,只能到新都桥下面的乡村了!比如呷巴乡、甲根坝、提弄等等。</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甲根坝与2015年我们看到的也大不相同了,可谓十年巨变啊!</p> <p class="ql-block"> 甲根坝镇草场上溪水边,白色星星点点的,都是休闲露营帐篷。在这里租一顶帐篷,喝茶聊天,多么惬意啊!</p> <p class="ql-block"> 途径新都桥甲根坝镇的热么得千年碉楼。据考证,双碉建于公元1038-1274年,均为八角战碉,有“东方金字塔”之称。这些碉楼为木石结构,依藏寨而生,藏寨因碉楼而存,相互交融。这次因为我们不顺路,所以就没有专程去参观,只隔岸远眺。</p> <p class="ql-block"> G248前往贡嘎山镇的沿途风景。这段公路两侧山上的树非常有特点,感觉以前从未看到过。</p> <p class="ql-block"> 途经沙德镇,加油、休息,坐在路边吃水果的时候仔细端详了一下小镇街道:街道两旁是浓郁藏式风格的小楼,外观基本上都是深青色砖石结构,装饰有精美的藏式雕花,部分楼顶还悬挂着经幡,极具民族特色。街道上的路灯设计独特,呈金色的盛开的花朵般艺术造型,灯杆上悬挂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增添了热烈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天空中蓬松的白云纤尘不染;明亮纯净的蓝天有些刺眼;远处依稀可见连绵的山脉。这人文与自然交融的风貌好美啊!</p><p class="ql-block"> 说起来跟沙德镇还挺有缘,去贡嘎山镇的时候我们在这里小憩,从贡嘎山镇返回的途中又在沙德镇路边的一个消防水管旁边洗车。当时我们两个人光顾着忙忙碌碌地冲洗满是尘土的爱车了,忘记拍照记录啦。</p> <p class="ql-block"> 在距离子梅垭口将近4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卡口把进山的车都拦住了,一开始我们还没反应过来是什么情况,后来才想起来前一天我和爱人在手机视频里看到过,说去往子梅垭口的路正在修,为了不影响工人施工,早晨、中午和下午有三个进山放行时间。只怪我们一路上边走边看边玩,太投入了,把限行这事儿给忘了,错过了12:00~14:30那个时间段,就只好等到18:00点啦。</p> <p class="ql-block"> 一放行,我们就开足马力一路向前!这一段是柏油路,路况非常好。</p><p class="ql-block"> 来到贡嘎山镇,沿途有很多民宿。当时我们也想着晚上从垭口返回来在这里找一家住宿。幸亏没有早早地预订,这边的民宿都离垭口太远了。不过从外观看,民宿的条件都还可以。</p> <p class="ql-block"> 子梅垭口海拔约4500米,与贡嘎主峰直线距离仅5公里,是近距离观看贡嘎雪山的绝佳之地 。能看到贡嘎的日落、日照金山以及云海佛光等壮丽景观。天气晴朗的夜晚,还可欣赏到星空下的贡嘎主峰和连绵雪山,景色十分震撼。 </p><p class="ql-block"> 子梅垭口尚未完全开发,所以去往子梅垭口的路上也有好几十公里的非铺装路面。</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第四次、在第三个地方朝拜贡嘎神山了!应该也算得上是非常虔诚了吧。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是在2015年,在新都桥的雅哈垭口;第三次是2019年在海螺沟。</p> <p class="ql-block"> 就要到达子梅垭口了,难以抑制激动兴奋的心情,准备好在下一个瞬间要大声呼喊!因为2015年在雅哈垭口就是车转过一个山弯儿,哇塞,那叫一个震撼,一排雪山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我们于傍晚7:10到达了子梅垭口观景台,巍峨、神圣而庄严的贡嘎群峰近在咫尺,仿佛触手可及!贡嘎主峰在白云的环抱下,若隐若现,像是跟前来观赏它的人玩捉迷藏,给勾魂摄魄的震撼之美增添了几分神秘。也越发地激起了你要一睹其真容的欲望和好奇心!</p><p class="ql-block"> 今天也算是很幸运的了,虽然贡嘎神山没有完全展露真容,但它还是把洁白的山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p> <p class="ql-block"> 你能想象出来吗?看似跟我们的视线平行的贡嘎山,实际上比我们所在的观景台高出3000多米!</p> <p class="ql-block"> 在观景台顺着山脊继续往上走,在流云的瞬息万变中,我们非常非常幸运地看到了佛光!</p><p class="ql-block"> 当时真的是被震撼、被感动到了,整个人都被喜悦和兴奋包裹住了,完全忘记了把自己的头像放在里面拍一张标准的佛光照。不过,看到自己眼睛里的才是最有价值的、最有意义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这里虔诚地祈祷,呼唤,盼望着渐渐西沉的太阳能够给雪山撒上一抹金色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虽然不算很规整,但也可以算“旗云”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站在海拔将近4600米的山顶上,顶着寒风,一直凝望着、守望着对面的贡嘎神山,期盼着山顶的云能少些,再少些。</p><p class="ql-block"> 一直在山上待到晚上八点半,夜色渐浓,山上也只剩下我们四五个人了,这时听一个飞无人机的小伙子说没有希望云开雾散了,于是我们就一起往下走,来到停车场准备开车下山。车掉头的时候发现旁边有几辆车亮着车灯,旁边的人们举着手机或相机不知在拍什么,我们一回头,天哪,夜幕下贡嘎神山居然露出了真颜!于是又停下来激动地欣赏。</p> <p class="ql-block"> 按耐不住内心激动的心情,当时连线儿子,给儿子来了个现场直播,把这震撼的美景与儿子分享。</p> <p class="ql-block"> 那天晚上真的是太激动了!回到了民宿,就把自己的微信头像换成了这张。</p> <p class="ql-block"> 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子梅垭口。在夜色中下山,走夜路在我们十多年的自驾经历中,还是非常非常少的。</p><p class="ql-block"> 山谷中幽兰的光,让人感到清寂空灵,又带着一丝丝温润。</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还是要夸夸我们的爱车!这几年来,它陪伴着我们走过了许许多多高难度路况,从未掉过链子!</p><p class="ql-block"> 这次的川西之行也是有太多的没想到!经历了好多第一次!从未想过会在夜晚单独一辆车(其它车比我们早下山,跑得快)行驶在坑坑洼洼的非铺装山路上。</p><p class="ql-block"> 因为想第二天再上子梅垭口,所以当晚我们住在了距离垭口最近的一家民宿。条件虽然有些艰苦,但是有电褥子,不冷就很好啦。</p> <p class="ql-block"> 7月14日上午我们在民宿吃过早点后,驾车再一次来到子梅垭口。在昨天的观景台那里看了一会儿贡嘎雪山,然后下山向子梅村方向,想着从不同的角度观看贡嘎神山。</p><p class="ql-block"> 山体在冰川融水的冲刷下,形成大地之树的脉络。山这一侧的路要比我们昨天走的好很多。</p> <p class="ql-block"> 开车下行,往子梅村方向走了一段,我们几乎是在每一个视线好的、可停车的地方都要停下来看一看贡嘎。后来感觉在低处还是不如在高处看更有感觉,我们又原路返回到了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面对大自然慷慨馈赠给我们的美景,面对那连绵不绝的雪山,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我们只是睁大双眼贪婪地看不够。</p> <p class="ql-block">一侧山脊的云在慢慢散去</p> <p class="ql-block">贡嘎神山露出了它的一侧山脊</p> <p class="ql-block"> 我们望着贡嘎山,深深地吸一口带着雪山凉意的清新空气,眼睛怎么也离不开那一片令人心醉的景色,再一次环视四周,想把这里的每一朵云,每一座雪山都摄入眼中,留在心里!但,不得不转身挪动脚步,暂时跟贡嘎山说再见了。</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了子梅垭口,我们基本上是原路返回。</p> <p class="ql-block"> 来时看到的甲根坝村G248附近这片山林的植被很有特色。回来的时候仔细看了看,这山上的树光秃秃的,只剩树干。好像被火烧过,又不太像。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植被。</p> <p class="ql-block"> 再次回到了G318国道上,远处清晰可见的还是巍峨的雪山。</p><p class="ql-block"> 翻过折多山垭口一路都是下坡路,沿途看到好几辆私家车停在路边,引擎盖打开着,在给车辆散热。还好我们出发前用高压水枪把车的散热格栅冲洗了很久,确保安全。这也算是一个长途自驾的注意事项吧!</p> <p class="ql-block"> 在泸定县再次驶入G4218雅叶高速,一路回到成都,结束了这个暑假的川西之旅。</p> <p class="ql-block"> 后记</p><p class="ql-block"> 2025年暑假断断续续的川西之旅结束了。这次的川西之旅,我们的目的地基本上都是在海拔3000米以上,而且有很大一部分路段都是狭窄、陡峭、甚至是非铺装的山路,这对我们的身体、车技和意志力都是一个考验。而且在党岭、牛背山和子梅垭口的时候,我们没有看到和我们同年龄的人,我们为自己的身体、勇敢精神、以及永不磨灭的青春热情感到骄傲自豪!</p><p class="ql-block"> 在路上,有一天我问爱人:我们为什么这么喜欢雪山呢?一次又一次地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去看雪山,像一个虔诚的转山的信徒。爱人回答我:雪山,怎一个美字了得!</p><p class="ql-block"> 我们喜欢雪山,因为它极致的自然之美带给我们视觉上美感和震撼;它棱角分明的轮廓在天地间凌厉又壮阔;它冰雪覆盖的山体洁白无瑕,让我们的心灵也变得纯净和平静,得到沉淀和治愈;它淡蓝色晶莹剔透的冰川像世间极品美玉,让人不忍玷污;它日照金山时那金色、橙色的光线像极了我们对红红火火,美好生活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我们喜欢雪山,因为它矗立在高远之地,云雾缭绕,充满了神秘莫测的气息,激起人们探索与向往的欲望;它远离尘世喧嚣的“高冷孤傲”姿态,让人们产生了对未知与神圣的敬畏之心、谦卑之心;<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很多文化中,雪山被视为神灵的栖息之所,这更赋予了他超凡脱俗的神圣。</span></p><p class="ql-block"> 我们喜欢雪山,因为它历经岁月沧桑,依然以刚毅巍峨的姿态屹立于天地之间,这份坚定、坚韧和坚持也给予了我们人生的启迪。</p><p class="ql-block"> 因此这最后一篇游记的题目我定为“在子梅,拜贡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