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9月25日下午,海口市革命英烈红军小学的教室里传来阵阵掌声与欢呼。海口市妇联“妈妈驿站”(美兰站)系列活动之团体心理辅导在此开展,15名学生通过一场“吸管穿土豆”的趣味挑战,解锁了突破自我的成长密码。本次活动由海口市妇联指导、美兰区妇联主办、海口市革命英烈红军小学协办,海口市正心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具体承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活动伊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海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讲师团讲师陈老师带领学生们热身破冰,随后举起普通硬吸管与生土豆抛出问题:“能用吸管一下穿破土豆吗?”现场瞬间分成“能”与“不能”两派,有学生直言“吸管太软,根本不可能”,也有学生好奇“或许有技巧”。陈老师顺势引导:“所有判断都源于过往经验,今天我们亲自验证‘不可能’是否真的牢不可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分钟的初次挑战拉开序幕,学生们手持吸管专注尝试,有人因吸管弯折面露沮丧,有人反复调整姿势不肯放弃。陈老师默默记录情况,引导大家留意成功的喜悦或失败后的第一反应。挑战结束后,3位成功的学生上台演示技巧-一捏紧吸管顶端减少阻力、手臂发力快速穿刺、找准土豆较软侧面,这些“破局关键”让台下学生恍然大悟。分组讨论中,大家纷纷坦言,起初只看到吸管的“软”与土豆的“硬”,却忽略了“方法”的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次挑战环节,掌握技巧的学生主动分享经验,曾经失败的伙伴重拾信心再次尝试。当吸管顺利穿透土豆的瞬间,不少学生激动地举起成果。围坐分享时,有学生感慨:“第一次失败后想放弃,听了同学的方法才敢再试,这就是团队的力量”;还有学生说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成功后才发现,难的不是任务,是自己先贴了‘不可能’的标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我们用一根吸管‘戳穿’了‘不可能’的假象!”陈老师在总结中说道。他强调,所谓的“不可能”多是思维牢笼与心态枷锁,打破定式、主动找方法、学会借外力,就能将“不可能”变为“原来可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次团体心理辅导,不仅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积累成功体验,更在交流互助中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培养了“敢于尝试、从失败中学习”的成长心态。未来,海口市妇联“妈妈驿站”(美兰站)将持续带来更多优质活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