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母校北京102中学:

老索是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说起我的母校北京市102中学!她的历史,可追溯至1957年建校初期,据史料记载,我们的学校是当初国家建设十大建筑时富裕下来的材料建设的!说起来她的身份还挺高的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57年‌:北京市102中学正式建校,校址位于广渠门外垂杨柳中街一号,为初级中等学校。 ‌我们这个学校在当时还曾被人们戏称为“傻和尚庙中学”是因为在这个学校后面有一座“傻和尚庙”!怀着好奇心,我曾去那个破庙看了看,确实有一尊已经不堪入目的“傻和尚泥塑佛像”那时候还没有完全拆除!周围尚有残垣断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61年9月,是第五届初中生入校,那一年共有九个班。约500多名学生,我的学号504,我们是第九班。当时的班主任老师是教我们画画的男老师贾国瑞。贾老师和蔼可亲!约有四十岁左右的年纪,戴着一副近视眼镜,说话柔和自然,很有气质,显得文质彬彬。他很善于因势利导!让我担任语文课代表!使我这个在上小学时候调皮淘气的孩子,从这个时候开始,懂得了自律自己!并让我同时担任了少先队员中队长!我也很积极向上,各科的学习成绩都很优秀!被评为三好学生;五好队员!并选派我代表学校参加了那年的国庆节游行活动!见到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学校曾组织我们观看电影《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体现出国家为了祖国的建设者们,不惜一切代价!抢救被人投毒而生命处于危险的山西平陆的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充分体现出了党和国家把人民的生命财产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优越性!让我们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初二的时候,我们又换了一个班主任老师张念亨,字写的特别漂亮!是师范学院毕业生,将近四十岁的模样,教我们语文,他国字型的脸,显得非常英俊,一脸的络腮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这个老师特别平易近人!更是和蔼可亲!还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做客!我们和他相处的非常融洽!和谐!即是师生关系又是好朋友!可惜,第二个学期还没有结束他就调走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新来的班主任是体育老师叫孙运昌!不到四十岁的年纪,这个老师从相貌上就给人一种愣头青且不易近人的感觉!简单粗暴!没有头脑!经常和同学们发生争执!上体育课中和他发生过几次冲突!有一次我俩甚至动起手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或许是这个体育老师和大多数同学都关系紧张的缘故吧?没有多长时间,又换来一位女老师为我们的班主任,她也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性格开朗乐观,温和。她就像我们的妈妈,和霭可亲,慈祥善良。记得暑假中的一天,她突然到我家来家访,当时我正在院子里收拾自行车,(那个时候我上学是骑自行车去学校的)正光着个大膀子,弄得我很不好意思。也可能是我们和她接触的时间不长,我竟然把这位女老师姓什么?叫什么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63年3月5号,毛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在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雷锋好榜样的高潮!提倡人人做好人好事!助人为乐的精神!“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涌现出了欧阳海;麦贤得;刘英俊;王杰;焦裕禄等一大批英雄人物!潜移默化的塑造了我们这一代人的世界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时,社会上正在流行放映的电影:《今天我休息》、《李双双》、《满意不满意》、《冰山上的来客》等电影 对我们的影响很大!电影中的歌曲《怀念战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以及当时学校广播里经常播放的流行歌曲《草原之夜》等大家非常喜欢!课间休息时我们都在学唱,我班女同学张素琴唱的特别好听!我们就请她教我们!中学生的我们唱着自己的理想!幢憬着美好的未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转眼来到初三,新班主任老师赵之岐!年纪稍大约有50岁上下了!是山西人,说的依然带着山西口音的普通话。性格沉静稳重,说话慢条斯理的!教我们语文课。语文!一直是我的强项!我的语文考试成绩始终保持在班里第一、第二的名次。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们上中学的日子里,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粮食非常紧张,人人都吃不饱肚子!我的同桌是个女同学,叫李惠敏,说话声音略有点沙哑,她中等的个子,瓜子脸,眼睛大大的,虽不漂亮!却让人耐看。她每天都拿来一个苞谷面和白面混合烙成的馍馍,悄悄地塞给我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一天,她突然没有来!接连几天了她也没有来上学!?班里同学都很纳闷?后来,老师在班上和我们说她的爸爸是某部队的军官,部队换防,她也就跟着转学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年的中学生活一晃就过去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回想中学生时代的日子!真的是让人难忘!令人怀念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据网上报道北京102中学(现为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属于朝阳区第二梯队中学,整体水平中等偏上。北京102中学原为崇文区普通中学,后划归朝阳区。1982年更名为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工大附中),成为区重点中学和示范校。学校现为公立完全中学,涵盖初中和高中阶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给大家说说今天的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的学校概况: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起源于1957年,原名102中学。1982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1987年与垂杨柳二中合并,1991年开始享有区重点中学的待遇。2004年被评定为北京市示范高中校,2006年荣获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荣誉。学校地位:作为北京市的一所示范性高中,学校致力于现代化、前瞻性和开放式的特色高中建设,目标是跻身全国示范高中校前列。校园环境:学校位于广渠门外富力城住宅区,占地50亩,建筑面积达到33516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包括教学楼、宿舍楼、实验楼、办公楼、体育馆、学生社团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和学生餐厅等,硬件设施达到了全市一流水平。教育教学:学校开设51个教学班,拥有2300多名学生和216名教职工。教师队伍实力强大,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和市区级骨干教师等比例较高,共有4名特级教师、53名高级教师,27名市区级骨干,以及超过100名具备硕士以上学历或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资格的教师。这个学校距离我弟弟在北京的住址不远。溜溜哒哒用不了十来分钟的路程就走到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我们初中毕业时全班同学的合影照片。照片中从后往前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高玉池;(班长)王乃德;杨永瑞;贾俊启;张洪盛;我;<u>肖宝田</u>; 李英林;刘铁成;王景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张素琴;刘淑菊;李广田;刘光彩;江广生;张海萍;鲁连成;孙俊明;徐连级;杨淑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数学女老师;林老师(印尼华侨);学校老师;教导主任;女校长;英语女老师印尼华侨;二年级班主任女?老师;三年级班主任老师赵之岐;忘不掉的语文老师王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坐在地上的女同学:于丽芹;赵敬贤;刘国英;崔玉华;阎淑英;周天禄;张玉梅(班长);张彦楼;杨莉莉;<u>崔凤英</u>(原名崔鲜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天还有几个同学没有参加合影留念的拍照。由于六十多年过去了,也记不太清楚了!我记得有:赵建华;杨秀源;何灵敏;沈淑琴;杨洪贵(?);姬广田;王连仲;王XX(家在郊区,退学?转学?)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照片中的肖宝田已于2012年因病离开了我们。崔鲜花也于不久之前因病去世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班同学张洪盛在我们毕业的那一年参军入伍了。鲁连成去了海军部队当兵去了。刘铁成,贾俊启,<u>肖宝田,</u>李英林,王景和,杨永瑞,一直保持着联系。江广生从毕业后断断续续地和我们来往了好多年。张素琴同学是我2004年回北京探望住院的老父亲时,遇见了和我弟弟住在同一个单元的吕静慧,是她召集小学同学们聚会才联系上的。那一年还见到了即是小学同学又是中学同学的崔鲜花,并畅聊了半天。李英林前几年尚有联系,后来因他的电话号码变了,再也没有联系上了。杨永瑞是高中毕业后几次高考落榜赋闲在家,1969年内蒙插队去了,后来,在那里当老师教书育人。 1975年前后,他们全家人去香港与他做珠宝生意的巨商父亲团聚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曾在1970年秋季回北京探亲期间的一天,骑车去找住在朝阳区幸福三村的吕玉如,(他已于2012年因胰腺疾病离开了我们。是我们102中三八班的同学)在路上偶然遇见了刘淑菊,她问我现在在哪里?我匆匆的说了一句:去找同学!就飞快地骑车过去了。现在想起来真的很懊悔!竟眼睁睁地“失之交臂”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曲指算来,我们毕业离开学校已经整整六十一年了!如今的学校已经没有了当年我心目中的那个模样!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漂亮了!可她依然是我心中永远的母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六十一年转眼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同窗容貌驻心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各奔前程无缘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唯愿明朝能相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日月如梭易容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光阴似箭情不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今生有幸再聚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莫待来世梦团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老索是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感谢大家分享!借此美篇专栏希望更多我的同班同学都能看到!以便通过这个美篇专栏取得联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时光一年一年在流转,我们一年一年在变老。翻看发黄的老相片,不变的是纯真的笑脸。啊,岁月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却留下了难忘的从前,啊,时光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却改变不了那份 ~深深的怀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过去一天一天在变遥远,回忆一天一天在增添,打开尘封的笔记本,如烟的往事重现在眼前。啊,岁月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却留下了难忘的从前,啊!时光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却改变不了那份~~深深的怀念!</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