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之行 走进亚美尼亚

杭州徐

<p class="ql-block">  亚美尼亚共和国简称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位于欧洲与亚洲交界、外高加索山脉南麓,西接土耳其,南接伊朗,北临格鲁吉亚,东临阿塞拜疆。总面积29.7平方千米,全境90%的地区在海拔1000米以上,属亚热带高山气候。亚美尼亚现总人口为308万人。主要信仰基督教。1918年5月28日,达什纳克楚琼党领导建立了亚美尼亚第一共和国。1920年1月29日,成立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3月,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同年12月30日以该联邦成员国身份加入苏联。1936年12月5日,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0年8月23日,亚美尼亚最高苏维埃通过独立宣言,改国名为“亚美尼亚共和国”。1991年9月21日,亚美尼亚举行全民公决,正式宣布独立。</p> <p class="ql-block">  共和国广场是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的中心广场,也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地标,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建筑意义。广场的建筑设计采用亚美尼亚古典风格,以当地盛产的红、粉、白各色岩石建造,其中以粉红色为主色调,赋予广场一种柔和而温馨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国家邮电局等政府部门。</p> <p class="ql-block">  外交部等部委大楼,</p> <p class="ql-block">  共和国广场正北方,坐落着一座见证了亚美尼亚沧桑巨变的建筑物——亚美尼亚国家历史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不仅是亚美尼亚最大的历史博物馆,也是国家的文化象征和历史的宝库。</p> <p class="ql-block">  亚美尼亚中央政府合署办公区以及总理府。</p> <p class="ql-block">  埃里温大阶梯(Cascade)位于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是一座依山而建的阶梯式艺术中心广场,被誉为“艺术之都”。它全长500多米,分为五层,而每隔几层中间位置都有圆形雕塑,有15个出水口代表亚美尼亚15个省,顶部是亚美尼亚苏维埃50周年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亚历山大·塔玛尼安纪念雕像‌:矗立于广场入口,纪念这位亚美尼亚建筑师对埃里温城市规划的贡献。塔玛尼安曾任圣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923年主持设计了埃里温新城布局,阶梯广场正是他的规划成果之一。‌‌</p> <p class="ql-block">  大阶梯其创意思想来自“古代日晷”。</p> <p class="ql-block">  当你拾级而上,可以看到每一层都是一个艺术展览中心,这里集中了世界各地名家设计的艺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  当你站在山上时,又可俯瞰埃里温的城市全景和远处诺亚方舟的最后停靠地。</p> <p class="ql-block">山顶矗立着革命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阶梯广场通过雕塑与建筑的结合,成功连接了城市的过去与未来。</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各种形态的雕塑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富贵的巨猫雕塑:造型独特,展现了猫咪慵懒或高贵、不可一世的姿态,为广场增添了一份趣味性。</p> <p class="ql-block">  胖角斗士雕塑:“胖胖憨憨”的造型赋予了雕塑滑稽可爱的美感,与传统角斗士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忍俊不禁。</p> <p class="ql-block">  【埃奇米亚津大教堂】埃奇米亚津意为“神之独子降世处”,是亚美尼亚最古老的大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教堂之一,早在公元 301 年,亚美尼亚国王皈依基督教,亚美尼亚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这里号称“亚美尼亚的梵蒂冈”,是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埃奇米阿津大教堂堪称 “基督教建筑活化石”,公元 4 世纪的十字穹顶结构,将神圣几何与实用空间完美融合,穹顶下的光影随晨昏流转,似在诉说古老教义。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该建筑始建于公元303年,是亚美尼亚使徒教会主教堂,其现存结构展示了4世纪拜占庭式建筑与7世纪亚美尼亚本土风格的融合。主要特征包括:采用四瓣形十字穹顶结构,影响后世东方基督教建筑发展。</p> <p class="ql-block">  教堂里的博物馆收藏了亚美尼亚国宝:诺亚方舟残片,这块残片放在一个鎏金的长方形盒子里,残片上面是镶着宝石的金制十字架,盒子的四周装饰着花纹, 远远看去就像一座装饰精美的挂钟。在盒子下端用亚美尼亚语和俄语写着“诺亚方舟残片宝盒”几个字。</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收藏还有刺入耶稣胸口的圣矛、荆冠碎片等圣物。</p> <p class="ql-block">  教堂门口的纪念碑描绘了国王将权杖交给主教,是 2001 年纪念亚美尼亚皈依基督教 1700 年时设立的,当时梵蒂冈教皇也亲自出席。</p> <p class="ql-block">  兹瓦尔特诺茨教堂是亚美尼亚中世纪早期基督教建筑的杰出代表,位于亚美尼亚的宗教文化中心埃奇米阿津附近。教堂建于7世纪(641-661年),以其创新的圆顶四瓣形结构而闻名,展现了7世纪亚美尼亚建筑技术的巅峰成就。2000年与埃奇米阿津教堂一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兹瓦尔特诺茨教堂遗址的立柱是这座7世纪建筑的重要遗存,展现了亚美尼亚早期基督教建筑的独特风格与精湛工艺‌。遗址现存立柱多为篮形柱头、鹰形柱头及藤蔓卷轴装饰,这些雕刻不仅细腻精美,还融合了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建筑的影响元素‌。教堂采用直径35.75米的圆形三层圆顶布局,中央圆顶高达45米,形成“中间尖顶、四周圆形”的独特造型‌。内部以四瓣形回廊为核心,通过十字形廊道连接周边圆形走廊‌。</p> <p class="ql-block">  教堂采用三层集中式圆顶设计,内部为四瓣形教堂带回廊,穹顶与环形柱廊的结合比欧洲哥特式建筑要早500年。这是亚美尼亚中世纪建筑中独一无二的圆形外部结构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  遗址周围的野地中依旧散落着很多的石头残件,每颗石头上都有自己的编号,大部分还有文字和图画的纪录。</p> <p class="ql-block">  路途上的风光特别美丽。</p> <p class="ql-block">  远方的雪山—亚拉腊山</p> <p class="ql-block">  亚美尼亚深坑修道院,位于首都埃里温以西约40公里处,是亚美尼亚最重要的宗教圣地之一,以其4世纪起源的深坑地牢、圣格里高利传说及壮观的亚拉腊山背景而闻名,见证了亚美尼亚成为世界上首个基督教国家的历史转折。‌‌</p> <p class="ql-block">  它坐落于阿拉拉特山北面山丘,距亚拉腊山(诺亚方舟停靠地)直线不足10公里,是远眺该圣山的最佳观景点,雪峰与修道院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  深坑修道院始建于公元4世纪,原为皇家地牢。公元287年,基督教传教士圣格里高利因传播基督教被国王梯里达底三世囚禁于深坑13年,期间依靠一位妇女接济存活。后圣格里高利治愈疯癫的国王,促使梯里达底三世于公元301年宣布基督教为亚美尼亚国教,使亚美尼亚成为全球首个基督教国家。该修道院因此成为亚美尼亚基督教信仰的象征和朝圣中心。</p> <p class="ql-block">  修道院背后的亚拉腊山是亚美尼亚人的圣山,精神的象征,是圣经《创世纪》中上帝创造的诺亚方舟在大洪水退去之后最后的停泊之地,而亚美尼亚人就是从诺亚方舟中走出的第一批子民。</p> <p class="ql-block">  大教堂内供奉圣格里高利雕像及壁画,讲述其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  囚禁圣格里高利的深坑口,内部空间狭窄、空气不流通。</p> <p class="ql-block">  漫步首都埃里温街头,高楼大厦不多,但是街道整洁干净。</p> <p class="ql-block">  国家大剧院</p> <p class="ql-block">  到处都充满了艺术气息。</p> <p class="ql-block">  亚美尼亚,给人一种艺术、浪漫、轻松、自由的氛围感,感觉当地人的生活都不紧不慢。</p> <p class="ql-block">  埃里温不愧是艺术之都。</p> <p class="ql-block">  街头巷尾和公园摆满了各种画画</p> <p class="ql-block">  格加尔修道院被誉为亚美尼亚中世纪建筑的巅峰之作,也是整体建筑和装饰艺术保存最好、最完整的修道院之一,2000 年入选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格加尔德岩石修道院始建于4世纪,现存主体建筑集中于13世纪扩建时期,包含中心教堂(1215年建成)、两座岩洞教堂(1230-1283年)及王公寝陵(1288年)。‌‌</p> <p class="ql-block">  建筑主体部分都是从山岩中开凿出来的,内部靠天然阳光透过开凿的窗口采光,同一个角度的光线随时间变幻得非常明显,整个修道院被弥漫着一种神秘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处于峭壁林立的山谷深处的修道院因曾经收藏的圣物而闻名,当中最著名的是刺死耶稣的矛头,这使得它成为几个世纪以来,成为亚美尼亚基督徒的朝圣之地。</p> <p class="ql-block">  石雕精致精美。</p> <p class="ql-block">  格加尔德修道院将建筑与自然凿为一体,一半嵌入山体的岩洞教堂,石拱与岩壁共生,诵经声在天然声学结构中回荡,仿佛与山川共鸣。</p> <p class="ql-block">  加尼神庙地处格加尔修道院途中</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希腊式神殿【加尼神庙】在一片山谷之中的悬崖边上,周围的视野很棒,营造出遗世孤独的气氛,它是亚美尼亚全境惟一,乃至前苏联境内惟一的一座异教徒神庙。作为亚美尼亚唯一现存的希腊化神庙,它完整展现了从异教时期到基督教信仰转变的历史层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神庙仿雅典巴特农神殿,围柱式建筑由门廊、内殿及24根高6.54米圆柱组成,内殿高7.132米,长7.98米,宽5.05米,采用青黑色玄武岩建造,爱奥尼亚式柱顶漩卷装饰,台阶象征社会阶层。‌‌</p> <p class="ql-block">  其历史可追溯至铜石并用时代居民点,公元1-3世纪发展为包含庙宇、堡垒及罗马浴场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参观亚拉拉特酒厂。亚美尼亚葡萄酒历史可追溯至约6100年前,被公认为世界葡萄酒发源地之一,其考古证据和传说均支持这一悠久传承,并在苏联时期经历转型后,现代以白兰地生产为主,同时葡萄酒产业逐步复兴。</p> <p class="ql-block">  酒厂标志。圣经记载诺亚方舟停靠于亚拉拉特山(Mount Ararat),诺亚在此种植第一棵葡萄树并酿酒,为亚美尼亚葡萄酒增添了神话色彩,虽非史实,但反映了其文化根基。</p> <p class="ql-block">  亚拉拉特酒厂位于埃里温市中心,是亚美尼亚唯一保留传统酿造工艺的酒厂之一,以白兰地最为知名。该酒厂可追溯至沙俄时期,采用当地优质葡萄经古法蒸馏与橡木桶陈酿,产品以层次丰富的香气和醇厚口感著称。</p> <p class="ql-block">  进入酒窖的时候,需要从一个苏联60年代的原装电梯下去。那种嘎嘎作响的铁门让人仿佛瞬间回到了苏联电影里。刚进入酒窖,迎面扑来的酒香就让人有了种“微醺”的感觉。里面十分闷热,总担心会因为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而窒息。酒窖里用支架支撑着古埃里温城墙,边上放着一桶桶1500L一桶的葡萄酒。地下还有一条密道,里面十分湿滑,还有很多奥斯曼帝国时期的瓦罐。据说沙俄和奥斯曼帝国18世纪作战时,败退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残兵败将通过地道逃离了埃里温,让外面包围的俄军措手不及。</p> <p class="ql-block">  亚美尼亚,传承着一种独特的陶罐酿酒技艺。在这里,整串新鲜的葡萄被精心放入埋藏于地下的陶罐之中,经过自然的发酵与长时间的储存,让葡萄汁在静谧的陶罐中缓缓酝酿,与大地保持最紧密的相连。这种古老的酿造方法,被誉为是对葡萄原始风味与风土特色的极致保留。它赋予了葡萄酒以馥郁的果香、醇厚的口感,以及回味悠长的余味,让人在品味中仿佛能感受到亚美尼亚大地的呼吸与生命力。采用传统亚美尼亚酿造工艺,基酒需在高加索橡木桶陈酿至少3年,分4段取酒但仅用第2段作为基酒。酒精度70%以上,融合葡萄清香与橡木醇香,拥有1.5万个橡木桶储藏系统。 ‌</p> <p class="ql-block">  这里不仅有一个巨大的花园,还陈设着各种古老的苏联汽车、俄罗斯土耳其战争时期的武器,以及一战时期的武器。</p> <p class="ql-block">  酒厂博物馆展示雅尔塔会议期间斯大林招待政要的酒款照片,以及英国首相丘吉尔“我只喝亚美尼亚产白兰地”的评价。酒厂曾因苏联时期政策调整导致市场地位下降,现为亚美尼亚民族骄傲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塞凡湖是高海拔淡水湖泊。塞凡湖海拔高度为 1900 米,湖区面 积 940 平方公里,被认为是亚美尼亚古代三处“圣湖”之一, 塞凡湖有着“高加索的明镜”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塞凡湖修道院,湖边的小山丘上就是塞凡纳旺克修道院。9 世纪中期,为了抵抗阿拉伯军队在这里修建了军事要塞。</p> <p class="ql-block">  之后 由亚美尼亚女王Mariam赞助在这里修建了教堂,当时亚美尼亚人仍在挣扎着从阿拉伯人的统治中解脱出来,这里频繁遭到阿拉伯、蒙古等的入侵, 岛上的修士战斗守护了这里修道院 500 年,直到亚美尼亚被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瓜分。</p> <p class="ql-block">  修道院由两座教堂组成,分别是使徒圣彼得教堂和圣母玛利亚教堂,它们俯瞰着整个塞凡湖,壮丽无比。教堂是典型的亚美尼亚风格,使用当地火山岩石建造,外观简朴而庄严,每一块石头都仿佛在讲述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哈格帕特修道院位于亚美尼亚阿拉韦尔迪地区,始建于10世纪巴格拉托尼王朝时期,主教堂圣尼山教堂建于967年至991年,由霍斯洛夫诺施王后及其子主持建造。</p> <p class="ql-block">  建筑群融合拜占庭教会建筑风格与高加索本土传统,形成不对称但紧凑的布局,13世纪后增建高加索木式结构建筑,成为中世纪亚美尼亚宗教艺术典范。被称作修道院里的明珠。 1996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被评价为“中世纪宗教建筑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修道院里有几间保存完好的圣堂,还有很多墓碑和十字架,周围山谷与群山的景色非常迷人而又平静。</p> <p class="ql-block">  教堂保留11-13世纪彩绘壁画,展现亚美尼亚中世纪绘画技法。</p> <p class="ql-block">  在长达 3 世纪的不断扩建中,修道院内相继建成了 20 多个不同风格的教堂和礼拜堂、4 个附属建筑、墓地、钟楼、研究大楼、藏书馆、餐厅、画廊、桥梁和其它纪念物,这样的建筑每个都各具特色,是建筑师们巧夺天工的艺术创力的明证。</p> <p class="ql-block">  历经苦难洗礼的神之国,处处可见古老的教堂、修道院及神庙遗址。作为第一个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这里保留了1万3千座古老教堂和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  结束语:亚美尼亚,一个“小众”、“神秘”、“古老”的国家,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基督教国家,传说中诺亚方舟的停靠地,是一个让人心动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