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美丽一生</p><p class="ql-block">美篇名:234456</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 <p class="ql-block">中秋月圆之夜的洛阳桥,宛如一幅诗意盎然的画卷,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厚重,又洋溢着节日的欢乐与温馨。</p> <p class="ql-block">一场关于泉州世遗文化的展览正在热闹地举行。开元寺的双塔高耸入云、气势恢宏的身影,仿佛是两位守护城市的巨人;九日山祈风石刻上那古老而神秘的文字,记录着古代海上贸易的繁荣景象;清净寺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风格,展现了泉州多元文化的融合;老君岩造像那慈祥而睿智的神态,在向人们诉说着道家的哲学思想。一一幅图片是一扇扇窗户,让游客领略泉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明月缓缓升起,洒下银白的光辉,为洛阳桥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薄纱。这座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横跨在洛阳江上,桥身的石板在月光下泛着清冷的光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月影随水波轻轻摇曳,跃动的每一道波纹诉说着千年的故事。站在桥上感受着“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与宁静,远处水天相接,分不清哪里是江水,哪里是月光。</p> <p class="ql-block">月光下,洛阳桥更显古朴沧桑。桥上的历代石雕亭、塔、武士像在月色中影影绰绰,仿佛穿越时空将人们带回到过去。蔡襄的雕像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让人不禁想起他当年主持修建洛阳桥时的艰辛与智慧。桥中段的月光菩萨,传说是“爱神”月老的化身,为这座古老的桥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抚摸着桥栏上精美的雕刻,触摸到历史的脉络,感受古人的匠心与执着。</p> <p class="ql-block">博饼的摊位前围满了人,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灿烂而动人。骰子在瓷碗里叮叮当当地欢快滚动着,每一次滚动都牵动着人们的心弦,有人紧闭双眼,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在向神灵祈求好运;有人则目不转睛地盯着骰子,眼神中充满了紧张和期待。“状元!”“对堂!”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整个摊位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p><p class="ql-block">博饼,有着浓厚地方特色的中秋传统游戏,承载着泉州人对好运和幸福的期盼。人们在游戏中欢笑交流,让中秋的氛围更加浓厚。这是泉州人乐观向上、团结友爱的精神风貌,是一种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在幸福时刻共同分享的美好品质。</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南音社的艺人们正在演奏着悠扬的南音,婉转的琵琶声如潺潺流水,清脆的洞箫声似林间鸟鸣,深情的唱腔仿佛从千年前的时光中穿越而来,带着岁月的韵味和文化的沉淀,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点缀着这美好的中秋之夜。南音,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在月光的照耀下,艺人们神情专注地演奏着,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这美妙的音乐。听众们围坐在一旁静静地聆听着,沉浸在这古老音乐的魅力中,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各种特色小吃摊。香甜的芋头饼,散发着浓郁的芋头香气,外皮酥脆,内馅软糯,咬上一口,香甜的味道在口中散开,酥脆的蒜蓉枝,咬上一口,嘎吱作响,蒜香四溢,那是泉州人小时候的美好回忆,每一口都充满了童年的味道。Q弹的土笋冻,晶莹剔透,搭配上特制的酱料,口感爽滑,味道鲜美,让人忍不住一口接着一口。每一种小吃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感受着舌尖上的中秋味道。这些传统美食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泉州文化的传承,它们承载着泉州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是泉州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泉州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中秋月圆之夜的洛阳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月,他们或一家人携手漫步桥上,共享天伦之乐;或情侣相伴,在月光菩萨像前许下美好的心愿;或三五好友相聚,谈天说地,欣赏这美丽的月色。大家在桥上拍照留念,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孩子们在桥上嬉笑玩耍,为这古老的桥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人们在感受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的同时,深切的体会着泉州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中秋之夜,开元寺的钟声随月而起,东西塔影连洛阳江畔的满月,映照万家团圆,古城长街的南音婉转,博饼骰声清脆,共庆福满人间。月光菩萨护佑刺桐城,千里同风,山海无恙,花好月圆人长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