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成因研究颠覆传统理论

金秋

<p class="ql-block">多年来,一些科学家不断追问——我们是否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成因理解完全错误?大多数治疗尝试都集中在清除脑中被认为会阻塞神经连接的β-淀粉样蛋白斑块。</p><p class="ql-block">尽管在旨在清除这些斑块的实验性药物上投入了巨额资金(其中一些被过度炒作,收效甚微),在真正阻止疾病进展方面却鲜有突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如果我们要治愈阿尔茨海默病,是否需要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span></p> <p class="ql-block">本周,悉尼圣文森特医院的一项令人振奋的研究显示,阿尔茨海默病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的崩解。</p><p class="ql-block">突触被认为对记忆形成至关重要,但过去并没有确凿证据。</p><p class="ql-block">突破性实验</p><p class="ql-block">在小鼠模型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突触因分子过程异常而分解。</p><p class="ql-block">他们还发现,如果重置这些过程(他们在实验中做到了),丢失的记忆能够恢复。</p><p class="ql-block">研究团队计划基于这一发现,开发针对人类的突触保护疗法,从而有效阻止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p><p class="ql-block">研究负责人、悉尼圣文森特医院布莱斯·维塞尔教授说:</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研究旨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挽救这些连接,我们能否挽救记忆?”</p><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在阿尔茨海默病模型中有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阻止突触崩解是可能的。”</p><p class="ql-block">他说,这反过来能够“挽救记忆,为理解和治疗该疾病提供了一条新道路”。</p><p class="ql-block">研究的十字路口</p><p class="ql-block">2018年,辉瑞公司宣布放弃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该公司已在失败的药物试验上投入数十亿美元,再继续下去毫无意义。</p><p class="ql-block">当时身为悉尼科技大学神经科学与再生医学主任的维塞尔教授对《悉尼晨锋报》表示:</p><p class="ql-block">“淀粉样假说已经有100年了。基于它研发的治疗方法接连失败。越来越多人觉得,也许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研究方向。”</p><p class="ql-block">《悉尼晨锋报》则指出,澳大利亚的许多专家认为“支持所谓‘淀粉样级联假说’的证据是压倒性的”。</p><p class="ql-block">一些研究者甚至称维塞尔“充其量是边缘研究者”。</p><p class="ql-block">实际上,早在2013年(这篇报道前五年),维塞尔就利用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发现了疾病的早期和晚期机制与标志。</p><p class="ql-block">他发现斑块的出现远远滞后于记忆丧失,因此可能并不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病理标志。</p><p class="ql-block">这一重要发现当时几乎没有引起媒体关注。</p><p class="ql-block">质疑声渐起</p><p class="ql-block">2020年,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报道称:“又一款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失败,专家们对未来方向意见分歧。”</p><p class="ql-block">弗洛里研究所及墨尔本皇家医院的认知神经学家艾米·布罗特曼表示,研究者们已开始寻找不同的可能病因。</p><p class="ql-block">她说,该领域“在过去四五年里逐渐摆脱只盯住淀粉样蛋白的局限”。</p><p class="ql-block">她指出,出现了一些实验药物,靶向 tau 蛋白、脑部炎症,或尝试保护神经细胞免受异常蛋白的损害。</p><p class="ql-block">在那篇报道里,维塞尔被描述为澳大利亚最直言不讳的淀粉样理论批评者之一。</p><p class="ql-block">他认为,另一项药物试验的失败“再次提出一个紧迫问题: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否根本就是错误的?是否必须换个角度看待这种疾病?”</p><p class="ql-block">新的突破与希望</p><p class="ql-block">如今,维塞尔担任悉尼圣文森特医院神经科学与再生医学中心主任,同时也是最新研究的通讯作者。</p><p class="ql-block">研究发现: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突触)的破坏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根本原因。</p><p class="ql-block">根据圣文森特医院的声明,研究人员在小鼠模型中发现:</p><p class="ql-block">首次确认突触由 RNA 编辑过程调控;</p><p class="ql-block">当 RNA 编辑减弱或出错时,突触会崩解并消失;</p><p class="ql-block">RNA 编辑可以作为“分子开关”;</p><p class="ql-block">当他们在小鼠体内提高 RNA 编辑水平时,脑内连接停止崩解;</p><p class="ql-block">这一过程“恢复了小鼠丢失的记忆”,暗示对人类阿尔茨海默患者也可能有用;</p><p class="ql-block">重要的是,这种干预并不需要清除小鼠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p><p class="ql-block">教授的看法</p><p class="ql-block">维塞尔在一份声明中说:</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研究为一个观点提供了有力支持:神经细胞连接的丧失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p><p class="ql-block">他表示:</p><p class="ql-block">即便在淀粉样蛋白存在的情况下,“挽救这些突触是可能的”;</p><p class="ql-block">这反过来“挽救了记忆,为理解和治疗痴呆开辟了新道路”;</p><p class="ql-block">“原则上,研发能防止突触丧失的药物,就是治疗痴呆的新方向。”</p><p class="ql-block">团队接下来将“全力以赴,研发这种毁灭性疾病的有效疗法”。</p><p class="ql-block">这项研究的参与者来自:悉尼圣文森特医院、新南威尔士大学、弗洛里神经科学与心理健康研究所、墨尔本大学、西悉尼大学、查尔斯特大学、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悉尼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p><p class="ql-block"> 摘自The New Daily 29/09/202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