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罗敏九月征战长江流域,与常德水污染者决战到底。

行者炎波

<p class="ql-block">九月的风掠过湘北大地,吹皱了常德鼎城区和西洞庭管理区玉须沟这条七公里的小河。我站在李家铺的岸边,望着眼前这片被白色浮标切割得支离破碎的水面,心里像压了块湿透的棉絮——沉得喘不过气。这些整齐排列的浮标,看似有序,实则是对自然河道的无声侵占。谁给了他们权力,在本该自由流淌的溪流里圈水养珠?珍珠或许光亮,可这光泽背后,是多少鸡粪与生物肥堆出来的污染?一茬又一茬地投,一年又一年地排,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疯长、鱼虾绝迹,生态一旦崩塌,十年退养?百年退养?怕是万年也难回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也曾打举报电话,得到的回复总是轻飘飘的“正在逐步退养”。可你看那浮标密布如阵,网绳纵横如网,哪有半分退意?真正受害的是这片土地上的村民,他们不敢说话,怕得罪人,怕得罪“有背景”的人。而那些躲在背后默许甚至纵容的人,是不是也该问问自己:你们守护的是百姓的绿水青山,还是少数人的金山银山?</p> <p class="ql-block">在长江流域的一片田头,我见过一张张黏鸟网,竹竿支起,黑网张开,像一张沉默的嘴,等着吞下飞过的生灵。农民说,瓜快熟了,不防鸟,一年白干。我能怪他们吗?不能。可当生存与保护撞了个满怀,我们不该只让最底层的人去承担代价。后来网拆了,动作很快,说明只要有人盯,事就能办。可我想问:如果保护生态的责任全压在农民肩上,那政策的兜底在哪里?社会的支持又在何方?人与自然要和谐,不是靠牺牲一方成全另一方,而是要一起找路。</p> <p class="ql-block">9月9日,我坐在湖南省林业局的培训会场里,听专家讲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新举措,台下坐满了拿笔记本的人。那一刻,我看到了希望——原来真的有人在认真做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