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6日清晨,我们即将告别亚美尼亚,启程奔赴乌兹别克斯坦。临行前一刻,打车软件却突然失灵,心急如焚中,一个不通外语的旅人几乎要靠眼神与手势闯荡街头去叫车,幸好另一台手机尚可连接世界,一单接通,车很快抵达楼下。匆匆赶往机场,出票过程出奇顺利,昨日反复打印的资料竟未派上用场——一切如命运悄然铺就的路。</p> <p class="ql-block">飞机腾空而起,最后一次从舷窗回望亚美尼亚。山峦在晨光中沉静如诗,大地褶皱间藏着千年文明的低语,渐渐隐入云层之下,仿佛悄然合上的一页史书~再见,亚美尼亚。</p> <p class="ql-block">在阿扎比转机,停留近五小时。这座中亚枢纽如一座静默的驿站,连接着东西方的风尘与梦想,让人在等待中沉淀旅途的思绪。</p> <p class="ql-block">阿扎比的候机楼简洁而有序,玻璃幕墙映着天空的流云,现代感与地域气息微妙交融。人们低声交谈,脚步轻缓,仿佛怕惊扰这片刻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再度登机,三小时航程穿越苍茫与辽阔,又驶向另一个尘封已久的东方传说。</p> <p class="ql-block">当飞机缓缓降落在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的心脏,我终于踏上这片古老神奇之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静而内敛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塔什干的街没有喧嚣,没有拥挤,微风拂过梧桐树梢的轻响,仿佛诉说着苏联遗风与中亚灵魂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超市的奶酪专柜。</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一座东正教堂静静矗立,洋葱形穹顶在暮色中泛着微光。它不似欧洲教堂那般张扬,却以沉默的姿态,见证着这座多民族城市的历史层积。</p> <p class="ql-block">塔什干地铁始建于1966年大地震后的重建计划,由苏联主导设计,兼具交通功能与核防护使命。直到2018年解除拍照禁令,这些深埋地下的艺术宫殿才真正向世人揭开面纱,成为旅行者心中的隐秘瑰宝。</p> <p class="ql-block">车站内部以大理石与花岗岩铺陈,冷峻而庄重;伊斯兰几何纹样与苏联工业美学在此奇妙融合,拱顶、立柱、浮雕,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一个时代的雄心与审美。</p> <p class="ql-block">地铁里的每一幅壁画都藏着一段故事——工人挥锤开山,农民收割麦浪,孩童奔跑在绿洲之上。它们不仅是装饰,更是一代人理想主义的视觉史诗。</p> <p class="ql-block">宇航员站以深邃的蓝色陶瓷壁画致敬人类飞向星辰的壮举,加加林的身影在光影中熠熠生辉。那一刻,仿佛整个中亚的夜空都在为太空时代喝彩。</p> <p class="ql-block">纳沃伊站则以恢弘浮雕展现乌兹别克文学巨著《五诗集》的篇章,诗人纳沃伊的诗句虽无声,却在石壁间回响千年,唤醒民族的文化记忆。</p> <p class="ql-block">独立广场站,水晶吊灯如星河倾泻,鎏金顶饰在灯光下流转生辉。站厅宛如宫殿,令人恍惚间以为步入沙皇时代的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拱形天花板高耸庄严,枝形吊灯洒下柔和光晕,浮雕壁画层层叠叠,讲述着劳动、和平与复兴的主题。这里不只是通勤之所,更是一座地下的精神殿堂。</p> <p class="ql-block">部分站台深达二十米以上,曾为防核而建,如今却成为游客争相探访的艺术迷宫。它们被誉为“苏式美学的巅峰之作”,在寂静中守护着一段辉煌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从独立广场站拾级而上,便是乌兹别克斯坦的象征——独立广场。蓝天之下,帧木耳的雕像巍然耸立,国旗猎猎飘扬,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这片土地,正以沉稳的步伐走向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