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农历乙巳蛇年初春,我们参加熊猫港澳旅游团,开启了港澳三日游的行程,岁月如梭,转眼间已是深秋,编写港澳游记美篇已经到了进行时,但如何编写、从哪里切入,我们思路全无,仿佛进入盲区;如今港澳对国人来说早已不再神秘,港澳已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可对我们而然,香港还停留在1997年7月1日零时,五星红旗和紫金花区旗升起的那一刻,还停留在中英街界碑对面的商铺中;于是我们找出港澳游照片反复观看、斟酌,突然《香港·思今》《香港·怀旧》《澳门·速览》在脑海中闪现,于是成了港澳游记主题。</p>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8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们从广州出发,前往深圳莲塘口岸,8:30时与香港导游汇聚,自行过海关进入香港,乘车开始香港之行,9:30时旅行车停在路边,在公交站牌前我们拍下踏上香港的首张照片;步行经过一条小路到达黄大仙祠,路口矗立一座牌坊让我们驻足,牌坊为四柱三门冲天式结构,柱头雕塑四只石狮,中间悬挂金边蓝底“啬色园”匾额,下檐雕刻“第一洞天”四个金色大字,两侧坊柱镌刻40字长联,游客为了祈求健康吉祥,把牌坊前一对铜狮抚摸的闪闪发光。</p> <p class="ql-block"> 啬色园,位于九龙半岛东北部高楼广厦之间,民国四年(1915年),道侣梁仁庵携子从广东西樵山普广祖坛奉接赤松仙子像来港;赤松仙子即黄大仙,以行医济世为怀,故得后人建祠供奉,民国十年(1921年),梁仁庵选定竹园吉地,建“啬色园”供奉,初建时为私人修道场所;黄大仙祠,清朝己亥年(1899年)始建于广州,1966年从广州迁到香港九龙,在啬色园建黄大仙祠,将赤松仙子接祠供奉,后祠门正式开放,为公众人士参拜提供方便,此后信众渐多,香火日渐鼎盛,成为九龙有名的胜迹之一,在香港及海外享负盛名。</p> <p class="ql-block"> 进入啬色园牌坊,路左侧建有一座灵官殿,所谓“殿”就是一座亭阁,金色琉璃覆顶,四个彩色雕龙石柱很有特色,飞龙在祥云中盘旋起舞,背景墙书写特大“道”字,表明此处为道教圣地,“殿”内供奉道教地位最高的护法神王灵官,负责镇守道观、驱邪护法,旁边竖立一座汉白玉石碑,上书“清灵宝洞”;沿路两边建有12生肖铜像,铜像雕塑与众不同,采用拟人化风格,游客和信众经过这里,都会寻找自己的属相,摸其手,求其抱,拜上三拜,求平安幸福;经过塑像我们看到两座华表,这是在寺庙道观中很难见到的建筑,体现了黄大仙祠宗教地位和文化象征意义。 </p> <p class="ql-block"> 登上十几级台阶就到了黄大仙祠主殿山门,山门是一座四柱三门牌坊,七叠重檐、斗拱装饰、金碧辉煌;因黄大仙祖籍浙江金华,故中间镌刻匾额“金华分跡”,左右分别镌刻“回春”“炼丹”四个金色大字,门柱镌刻楹联“两径松阴三径菊,数声鸟语一声钟”,表达黄大仙风骨犹存;山门前石阶中间是仿北海“九龙壁”的彩色浮雕;山门内侧正中雕刻群羊,左右分别镌刻“叱石”“成羊”四个大字,出自黄大仙当初在金华山修炼时,曾通过呼喊使白石变为羊群的典故,其兄黄初起寻弟时见证此奇观,后兄弟两人经多年修炼均得道成仙。 </p> <p class="ql-block"> 我们拾级而上,抬头所见就是黄大仙祠主殿大雄宝殿,主殿重建于1971年,为中国古代宫廷式建筑,面阔五间,双重叠檐,金色琉璃瓦覆顶,巍峨宏伟,金碧辉煌,檐下装饰斗拱彩绘图案,中间悬挂贴金横匾“赤松黄仙祠”,大殿内外门柱、殿柱悬挂多幅楹联,在此不一一赘述;大雄宝殿主供黄大仙宝像,两只仙鹤在殿前翩翩起舞,香炉、香案终年香火不断,从民国到如今,这里一直是港九信众、两广信众以及东南亚华裔信众祈福“姻缘、事业、学业、平安”等诉求的必拜之地,有浓厚历史,又涵盖今天,这也是我们将游览黄大仙祠列入《香港·思今》美篇的缘由;主殿两侧是吕祖殿和观音殿,两殿前各有九根石雕龙柱,龙柱上好像刻有捐助者名称。</p> <p class="ql-block"> 黄大仙祠中还有孔道门、三圣堂、经堂、麟阁等建筑,尤其是玉液池十分吸引人们眼球,金银色莲花瓣、绿色池檐,池内金属莲叶、荷花、莲蓬别具一格,那面鎏金九龙壁更是引来众多游客,摸一摸攒点财气,看一看祈福财运,虽然离现实很遥远,基本无法实现,在此拍张照片将自己与财富捆绑在一起满足心愿。</p> <p class="ql-block"> 黄大仙祠还有修建精美的后花园,为信众在参拜之余提供了休闲的游览环境,我们因时间紧张未前往观看,沿着一条石阶坡路返回“啬色园”牌坊,坡路两侧石墩护栏上雕刻许多小石狮,石狮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十分招人喜爱,经过这里的游客,不约而同地驻足欣赏,其中一只小狮子怒目圆睁,双足踏石球,一副长大后一统江山,为我独尊的豪迈气魄。</p> <p class="ql-block"> 离开黄大仙祠,我们前往九龙尖沙咀海滨公园观光;尖沙咀海滨公园,又称尖沙咀海滨长廊,位于九龙半岛尖旺区南端,西起天星码头,东至红磡海底隧道九龙入口,全长1.6公里,与香港岛中环隔维多利亚港相望,该公园前身为九广铁路尖沙咀段路轨及红磡湾区域,历经填海工程,现已成为高度发达的都市核心区,香港年轻人称其为“尖咀”或“老尖”。</p> <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来到香港文化中心,这里有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该建筑创意融合了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风格,<span style="font-size:18px;">博物馆地下2层、地上4层,设有9个展厅,</span>采用“上宽下聚、顶虚底实”的设计理念,形似中国古代鼎器,外墙使用11000平方米清水混凝土,人工锤击出古朴肌理,搭配玻璃幕墙等材料,呈现流光溢彩效果;东西两侧外墙倾斜设计,提取了紫禁城琉璃瓦、红墙等视觉符号,主体色调以金色为主,辅以深红与灰色调,正门及展厅入口沿用紫禁城墙朱红色,强化中华文化认同感。 </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海滨向西走去,闻名遐迩的星光大道出现在眼前,星光大道全长440米,建于2003年,由香港新世界集团董事长郑家纯出资4000万港币赞助修建;星光大道创建宗旨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表扬香港电影界的杰出人士,仿效好莱坞星光大道,将杰出电影工作者的芳名与手掌印镌刻在特制纪念牌匾上,以年代顺序依次镶嵌在星光大道地面,建成后这里成为香港著名的网红打卡地;</span>2015年10月,实施优化尖沙咀海滨计划,星光大道暂时关闭,改造后的星光大道将镶嵌地面的影星芳名和手印移到海滨护栏上,为游客提供了拍摄“影星手印”与维港风光一片同框的方便;星光大道还建有著名影星李小龙、梅艳芳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 尖沙咀钟楼,全称为九龙铁路钟楼,建于1915年,原为旧九广铁路火车总站建筑的一部分,<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蒸汽火车时代的标志,1975年,九龙火车站迁址,旧址开辟为休闲广场,钟楼是唯一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物;九龙铁路</span>钟楼高45米,主<span style="font-size:18px;">体为方柱形,由红砖砌成,四角镶嵌大理石,楼顶为穹顶圆形塔楼,塔楼上装有7米高的避雷针,钟楼内设有大铜钟,每到规定时间,大铜钟敲响报时,悠扬的钟声可达数里之外,“维港钟声”为九龙半岛重要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 九龙半岛与香港岛之间相隔维多利亚港湾,在1972年之前从九龙半岛到香港岛只能乘坐渡轮,现在九龙半岛到香港岛有四条海底隧道相通,其中港九中线隧道于1972年建成,全长1.91公里,包含一条双向四道汽车隧道和一条地铁隧道;另外三条隧道为港九东线隧道于1989年建成,全长1.83公里,港九西线隧道于1997年建成,为六车道设计,将军澳隧道于1990年建成通车,建成初期仅限早晚运营,1993年实现全天通行;九龙半岛天星码头是隧道建成前港九通行的唯一交通工具,天星码头始建于1906年,后被台风损毁,于1911年重建,现在仍由天星小轮公司负责运营,主要用于旅游观光,我们选择乘坐天星号游轮前往香港岛,观光是主要目的。</p> <p class="ql-block"> 游轮到达湾仔天星码头,下船后我们步行前往金紫荆广场,该广场位于香港岛湾仔博览道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冀海旁的博览海滨花园内,三面被维港包围,与对岸的尖沙咀对峙;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中央人民政府把一座金紫荆铜像赠送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区政府把铜像安放在会展中心旁,面对大海,同时将这座广场命名为金紫荆广场。</p> <p class="ql-block"> 金紫荆铜雕坐落在广场中央,长、宽、高均为6米,重约7吨,采用青铜铸造,表面包贴意大利金箔,基座为四川红色花岗岩砌筑,上圆下方,寓意九州方圆,方形底座用长城造型代表中国,基座上方盛开的紫荆花代表香港,整座铜雕象征香港坐落于中国领土之内,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基座上镌刻“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金色大字,祝福香港永远繁荣昌盛。</p> <p class="ql-block"> 站在金紫荆铜雕前我们沉思,百年的耻辱,百年的等待,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母亲张开双臂拥抱游子回家;我们抬头看见广场一隅矗立一座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纪念碑高约20米,阔1.6米,由基石、碑柱和柱头三部份构成,基石和碑柱采用坚实耐久的黑色麻石砌筑而成,柱头则采用青绿色锻铜,碑柱正面镌刻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九个金色大字,柱头上50个环代表香港“一国两制”制度50年不变。</p> <p class="ql-block"> 我们围着金紫荆铜雕走了几圈,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但还是感觉广场和铜雕有点小,不过在弹丸之地香港也很不容易了,吃过中餐,我们乘车前往香港太平山山顶公园;山顶公园位于太平山海拔554米处,原址是1867年香港总督麦当奴建造的港督避暑别墅,上世纪50年代改建为山顶公园,保留了文艺复兴风格的守卫室及维多利亚凉亭等历史遗迹,站在山顶公园可以俯瞰维多利亚港全景。</p> <p class="ql-block"> 旅行车慢慢地向山顶公园驶去,在一个转弯处,香港导游指着路边山坡上一座别墅告诉大家,那里是特区政府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的别墅,就是前跳水冠军伏明霞的家;旅行车很快就到达了山顶公园,我们开始游览,一座超大的悬空观景平台出现在面前,远远看去给人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我们匆匆走过去,推开门服务生热情迎接,询问需消费些什么茶品,原来这里需要消费才能进入观景台,让人十分扫兴,我们选择婉拒消费,就在山路边观光欣赏,其实真的没什么好看的。</p> <p class="ql-block"> 俯瞰一会儿,拍了几张照片,我们觉得索然无味,就在山顶随便溜达起来;山顶建有一座大型豪华购物中心,据说购物中心,汇聚近50个全球品牌商品,包括全球首间“大富翁梦想世界”主题馆,同时也是香港人气较高的宠物友善商场,也就是富人的购物天堂,我们进去拍张照片,算是到此一游;一座月亮门上悬挂弧形匾额“太平山狮子亭”,进去一看是一座观景平台,可以俯瞰太平山和维港风光,不过一座白色建筑群很吸引眼球,导游告诉我们,那是香港首富李嘉诚的豪宅。</p> <p class="ql-block"> 从太平山山顶公园下来,我们回到停车场等待夜幕慢慢降临,夜游维港是今天最后一项行程;19:00时我们从洋紫荆维港码头登上游船,开启60分钟维港两岸观光体验的游览,游船慢慢驶离码头,回头望去候船大厅依旧灯火辉煌,却在我们视野中逐渐变小直至消失。</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的游船在维多利亚港湾行驶,一侧是九龙半岛,一侧是香港岛,游船途经太古、筲箕湾、柴湾、鲤鱼门、茶果岭、启德、红磡、尖沙咀、湾仔、铜锣湾、北角,涵盖了港九多个重要区域,有现代化商业区,有密集住宅区,还可以看到港九最著名地标建筑,但我们的感觉现实没有从电视上看到的那么壮观,两岸亮化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美丽,可能“地主家也缺钱”吧,突然想起20多年前去过香港同事说过的话,“去什么香港,还没有黄浦江两岸美丽”,看来这句话还有一定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香港第一天的行程结束了,回到酒店,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酒店房间小的可怜,两张床之间最多有30厘米距离,睡梦中相互“串门”到是十分方便,旅行箱也无处摆放,这就是香港,难怪香港导游对大家说过“香港人幸福指数极底”,我们也算亲身体验一下,休息养精蓄锐,迎接明天香港怀旧游。</p><p class="ql-block"> 一天看到了什么,一脸茫然。</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