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华语世界的浩荡文化长河中,金庸与琼瑶,是无法绕开的两座灯塔。</p><p class="ql-block"> 一座,照亮千山万水的江湖路,引人仗剑走天涯;</p><p class="ql-block"> 一座,点燃心湖深处的情火,教人深情不负卿。</p><p class="ql-block"> 他们各自书写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间:一个以“义”驭情”,一个以“情”为天。</p><p class="ql-block"> 一个以“家国天下”为至高信仰,一个以“情之至上”为唯一真理。</p><p class="ql-block"> 而我们这些曾被他们作品浸润过的人,在金庸的刀光剑影中热血沸腾,在琼瑶的柔肠寸断中泪湿衣襟;于是,一边是江湖,一边是花园;一边是长亭古道,一边是烛影窗纱。</p><p class="ql-block"> 这两个世界,竟构成了我们精神底色的两翼。</p> <p class="ql-block"> 金庸笔下的世界,从来都不只是比武论剑那么简单。</p><p class="ql-block"> 在他的江湖里,“侠”字之所以长存,不是因为谁武功高强,而是因为谁能为“众”而舍“我”。</p><p class="ql-block"> 郭靖,木讷而不聪,却愿守一城而死,襄阳十年,血染山河;</p><p class="ql-block"> 杨过,一念痴情,但也会为了民族大义,舍弃与小龙女的生死相随;</p><p class="ql-block"> 令狐冲,心系任盈盈,却也不愿因情害义,最终挺身守护武林的平衡。</p><p class="ql-block"> 金庸写“情”,但“情”总要为“义”所让。</p><p class="ql-block"> 他告诉读者,人生最难的不是爱得深,而是能在大我与小我之间,做出不悔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这份理性克制的精神力量,让他的小说成为一种文化教养,也是一种人格修行。</p><p class="ql-block"> 他所描摹的,是儒家传统的现代延伸,是大风大浪中对忠诚与牺牲的再诠释。</p> <p class="ql-block"> 而琼瑶的世界,是另一种极致。</p><p class="ql-block"> 没有边疆烽火,没有门派恩怨,只有爱与不爱,守与不守,只有“你若不在,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p><p class="ql-block"> 她的女主角,敢爱敢恨、死心塌地;她的男主角,多情而忠贞,柔软中带有诗意。</p><p class="ql-block"> 从《窗外》的陆希侬到《一帘幽梦》的紫菱,从《庭院深深》的方蒙蒙到《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每一个角色都在说:爱,是我存在的全部理由。</p><p class="ql-block"> 她将爱神圣化、绝对化、诗化,即便是痛苦的爱,也是一种高贵的疼。</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物质尚匮、表达受限的年代,琼瑶为千千万万个渴望爱、缺少爱的灵魂,提供了幻想的避风港,也唤醒了真实的情感渴望。</p> <p class="ql-block"> 金庸的读者,多是在成长;琼瑶的读者,多是在恋爱。</p><p class="ql-block"> 一个成就了人们“成为英雄”的梦想,一个安放了人们“被深爱”的幻想。</p><p class="ql-block"> 金庸写的是责任、担当,是“我虽一介书生,亦愿守这山河”;</p><p class="ql-block"> 琼瑶写的是痴恋、委身,是“我这一生,只认你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一个教你仰望星辰,一个教你低头看心。</p><p class="ql-block"> 一个走向社会、历史、民族;一个深入个体、情感、灵魂。</p><p class="ql-block"> 他们分别占据了“理性”与“感性”的两端,却都抵达了人性最深的河流。</p><p class="ql-block"> 于是,在那个纸本横行的时代,我们一手握剑,一手捧花——一边想成为郭靖或令狐冲,一边又希望有一天,也能像依萍一样,在雨中被人紧紧抱住。</p> <p class="ql-block"> 金庸教会我们,什么叫“站在大地上,活得像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琼瑶教会我们,什么叫“在浩瀚人海中,找到愿意与你生死相许的那个人”。</p><p class="ql-block"> 一个让我们懂得了信仰与牺牲的价值,一个让我们体会到爱情的炽烈与疼痛。</p><p class="ql-block"> 说到底,他们写的,其实都是“人应如何活一生”。</p><p class="ql-block"> ——是为家国赴死,还是为情所困?</p><p class="ql-block"> ——是成就大义,还是守护小爱?</p><p class="ql-block"> 这其实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人生的两种姿态。</p><p class="ql-block"> 他们,一个写的是外在世界的修炼,一个写的是内在情感的燃烧。</p><p class="ql-block"> 他们合起来,就是一段完整的青春,一场完整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再读金庸与琼瑶,我们也许不会再为谁爱了谁而心碎,不会再幻想自己就是杨过或紫菱,但那些故事,却早已融入了我们的骨血。</p><p class="ql-block"> 我们对“情”的理解,对“义”的坚持,甚至对人生的选择方式,都在潜移默化中,被他们雕刻过。</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一页,有琼瑶的泪痕;在我们灵魂最硬朗的一处,有金庸的剑意。</p><p class="ql-block"> 他们不只是写故事的人,他们是——让我们理解“情为何物”、“义为何重”的人。</p><p class="ql-block"> 他们为我们写下的,既是那一代人的精神地标,也是一座永不消失的人性灯塔。</p> <p class="ql-block"> “一个是仗剑走天涯的少年梦,一个是为爱一往无前的少女心。</p><p class="ql-block"> 一个写尽山河悲壮,一个写透儿女情长。</p><p class="ql-block"> 他们从未真正相遇,却共同铸造了我们灵魂深处的两种人间。”</p> <p class="ql-block">(配图来自网络,谨向图片作者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