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开心快乐

<p class="ql-block">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位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公认的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风景区北麓柯村。景区由99米地藏菩萨圣像及配套景点和服务设施组成,占地1500余亩,是集自然山水与佛教文化于一身,融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于一体的礼佛朝拜、养生禅修、休闲观光的旅游胜境。 </p> <p class="ql-block">九华圣境牌坊为地藏菩萨道场入口标志,被佛教信众视为朝圣起点。牌坊采用徽派传统牌坊技法,高9米、跨度8.5米,八柱八楼冲天式结构,使用优质大理石雕刻。‌‌坊额刻有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御书"九华圣境"四字。</p><p class="ql-block">2015年获"中国营造技术创新工程奖",是国内现存跨度最大的传统石雕牌坊。‌</p> <p class="ql-block">九华山大愿文化园是一处集佛教文化、自然景观与艺术体验于一体的国家5 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芬陁普教”牌坊是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佛教文化景观。牌坊位于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入口处,"芬陁"指佛教修行场所,"普教"体现地藏菩萨普度众生的宏愿,二者共同诠释了佛教文化的核心精神。牌坊与五通桥、地藏王铜像等共同构成佛教文化轴线,体现禅修与离苦得乐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五通桥。佛教认为,通过禅修获得“五通”,出入“三界”,离苦得乐。</p> <p class="ql-block">玉带河上船码头。玉带河贯穿文化园核心区。游客乘坐游船可欣赏沿途的风景,方便往返弘愿堂、莲花座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感化天人”牌坊。牌坊作为地藏王菩萨修行故事的载体,呼应其“感化天人”的慈悲精神。</p> <p class="ql-block">园中的牌坊沿中轴线分布,形成朝拜与观光的文化脉络。</p> <p class="ql-block">大愿文化园中的建筑主要包括殿堂厅馆、亭桥廊榭、塔台楼阁等。为充分彰显佛教特点和地域特色,设计者在传统建筑形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汉唐建筑的雄浑风格巧妙地融入其中,表现出唐风徽韵的独特神韵,有着强烈的艺术个性特点和实用的游赏功能。</p> <p class="ql-block">弘愿堂位于景区中轴线,占地约4.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2万平方米,为四层覆土式建筑(地上两层、地下两层)。‌‌弘愿堂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地藏文化专题展馆,通过雕塑、壁画和文物系统展示地藏菩萨的起源、修行历程及大愿精神,堪称地藏文化的“百科全书”。(此为收费景点)</p> <p class="ql-block">弘愿堂前的石狮,作为佛教建筑群的入口守护神,承担着镇守门户、护法祈愿之功能。</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的流水经文台与地藏圣像倒影设计,兼具视觉震撼与宗教象征意义。主厅陈列地藏菩萨经典、九华山历史文物及270余件国家等级文物,辅以现代科技手段演绎佛教传说。</p> <p class="ql-block">大愿地藏菩萨~</p> <p class="ql-block">谛听高5.9米,仿照国家一级文物、九华山镇山之宝—清代苏州梅城吾捐造的“谛听”等比例放大,采用锡青铜铸造而成的,传说是地藏菩萨的坐骑,后逐渐演化集众瑞象而成的具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的瑞兽。“谛听”,又称“地听”、“善听”,具有“坐地听八百,卧耳听三干”的能力,能辨别世间万物的声音,尤其善听人心,能顾鉴善恶,察听贤愚,也有用心聆听真实佛理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展示的地藏根本印。其为佛教地藏菩萨的核心手印,象征福智庄严与救度众生的誓愿。</p> <p class="ql-block">馆内融合木雕、石雕等工艺,收藏270件珍贵文物及1000余件工艺美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徽派石雕“甘露灵绣”。九华山北路途中有寺名“甘露寺”,相传,该寺动工兴建前夜,忽然满山松针上落满了晶莹露水,一时传言纷纷,说是菩萨显灵普降甘露,奏报朝廷赐名“甘露寺”。寺依山岩错落而建,殿宇恢宏。寺内雕梁画栋,辉煌而凝重;曲径回廊,深邃而幽静。寺外茂林修竹,溪流宗宗。寺前路旁石彻冰纹花栏杆,可在古木林荫下凭栏远眺,山色尽收眼底。主持制作:雕塑家欧阳越峰</p> <p class="ql-block">木雕“初栖东崖”。金乔觉原为新罗国王族,后削发为僧,法号地藏。唐开元间,金地藏航海来唐,他随处参访,游化数年,最终卓锡九子山(九华山)。最初,他住在东崖一山洞内苦心清修,并下山找人抄写经书四部,他的信行感动了闵让和附近乡民及四方信众。于是山民在诸葛节的带领下,新建禅居,开辟道场,广传佛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木雕“地藏道场”。唐开元以来,因金地藏卓锡九华山,开辟地藏道场,使得地藏信仰有了地理上的“核心”和精神上的归宿,从而与文殊菩萨信仰、普贤菩萨信仰、观音菩萨信仰并驾齐驱,共同构成我国民间的四大菩萨信仰。九华山也因此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不仅如此,地藏信仰还远播海外,在韩国和日本其影响尤为深远。主持制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泉福</p> <p class="ql-block">九华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九华全景图以传统铸造与现代表现手法相结合,动态场景与静态沙盘相结合,实景与虚景相结合的方法,采用铜制沙盘的形式展示九华山全景,再现“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景象。</p><p class="ql-block">沙盘投影面积317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銅质沙盘。</p> <p class="ql-block">皇帝敕封的肉身菩萨— 天启六年(1626)明思宗朱由俭尊无暇禅师为“应身菩萨”,现供奉九华山百岁宫。</p> <p class="ql-block">世界唯一的比丘尼肉身— 仁义法师真身现供奉在九华山通慧禅林内。</p> <p class="ql-block">这段从弘願堂前往地藏王圣像的路。可步行,也可乘坐观光车。</p> <p class="ql-block">佛光池位于大愿文化园中心位置,佛光池直径99米,池底铺设金黄色特制马赛克,8组大莲花灯和33组小莲花灯镶嵌在池底。晴好天气,位于池西面,远处的地藏菩萨金像清晰倒映水中,水面波光粼粼,金像倒影的四周金光闪闪,奇妙壮观。</p> <p class="ql-block">大愿石~</p> <p class="ql-block">莲花净土是世界上最大的汉白玉喷泉雕塑,站在佛光池正西边,远处99米高的地藏普萨金像怡好完整地站立在巨大洁白的“莲座”之上。莲花净土主体直径46.9米,高12.9米,四层构筑物,外饰136块莲花瓣。一层四周 十二块琉璃壁雕,面积261平米,为世界之最,表现佛教“净土十六观”。</p> <p class="ql-block">这位是九华山最有钱的财神爷闵公(闵让和)。他是地藏王的坐前右协侍闵公(闵让和)。</p> <p class="ql-block">这位是九华山最有福之人道明,是地藏王的坐前左协侍,地藏王的大弟子。他是闵公的儿子。</p> <p class="ql-block">月台设计融合唐风徽韵,采用汉唐建筑风格,与园区整体艺术风格统一。地面铺设青石或花岗岩,部分区域设有禅意小品和休憩设施,兼具实用性与文化氛围。 ‌</p> <p class="ql-block">月台广场左右两侧分别为钟楼和鼓楼。</p> <p class="ql-block">谛听又称“独角兽”,乃九华山镇山之宝,相传为地藏王菩萨坐骑,它集群兽之像于一身,聚众物之优容为一体,有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民间广泛认为谛听沾有“九气”,即“灵气、神气、福气.、财气、锐气、运气、朝气、力气和骨气”。</p> <p class="ql-block">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作为园内的标志性建筑。从1990年仁德法师发愿筹建,到2013年8月31日经国家宗教局和中佛协批准开光,大愿文化园正式对外开放,历经二十余载。铜像高达九十九米,与九华山九十九座山峰、金地藏享年九十九岁的寓意相契合,其背东面西的巧妙角度,更是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视觉体验。</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高地藏菩萨露天铜像(高99米),象征“九九归一,大愿圆满”。圣像为比丘立相,右手持锡杖(象征慈悲),左手托摩尼宝珠(代表光明)。</p> <p class="ql-block">99米地藏铜像的主体台阶共有3层,每层33级,总计99级台阶可抵达莲花座基座,可近距离参拜,再顺时针绕铜像一周。从莲花座下一层入口进入,沿内部通道可以上行至佛脚平台。</p> <p class="ql-block">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以艺术景观诠释地藏菩萨宏愿,99米地藏菩萨圣像庄严肃穆,这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文化洗礼,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谢谢你的浏览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手机拍摄于2025年8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