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引路人征文获奖感受

赵生万

<p class="ql-block">今日打开美篇,当“蜡烛银星奖”的电子证书停留在手机屏幕上时,看到“谢谢你,引路人”的主题活动我的征文获奖,瞬间将我的思绪拉回那天伏案写作的夜晚。键盘敲击声里,与指导员付连兵相处的点滴如电影般的回放,那些藏在岁月里的温暖与教诲,终于借着文字有了当时真实的模样。</p><p class="ql-block">今日写的是1989年7月,我从支队通信股技师转型为古城湾中队司务长,面对53名官兵的“柴米油盐”,曾像握着陌生的通信设备般手足无措。是指导员带着战友列队相迎的掌声、交接时“后勤是根基”的叮嘱,给了我迈出第一步的勇气。</p><p class="ql-block">创作时,我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顺着记忆的脉络,写下那些琐碎却珍贵的场景。我写指导员清晨陪我检查食材新鲜度时的细致,每一片菜叶、每一块肉类,他都仔细查看,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写他为省几块钱买了不新鲜的蔬菜后,带我重购时“底线不能妥协”的坚持,那坚定的话语如同一把重锤,敲击在我的心间;写我们一起翻地种菜、跑共建还清欠款的日夜,那些挥洒汗水的日子,成为了我军旅生涯中最难忘的回忆。这些细碎的场景,是我军旅生涯里最真实的印记,也是我对引路人最直观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在写作过程中,最触动我的是回忆里那些“超越技巧”的瞬间。我本以为,指导员教我的只是挑肉砍价、梳理账目的方法,可落笔时才发现,他真正传递的是一种扎根心底的信念。面对960元负债和3200元欠款时,他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迈不过的坎”,教会我的是“担当”,让我懂得在困难面前,要勇于扛起责任;探望受伤战士时,他说“管后勤更要管心”,教会我的是“温度”,让我明白在工作中,要用心去关怀他人;我算错账目急得上火时,他说“办法总比困难多”,教会我的是“沉稳”,让我学会在困境中保持冷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藏在行动里的道理,早已从“工作技巧”变成我人生的“行为准则”,写出来时,眼眶竟忍不住发热。</p><p class="ql-block">没想到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军旅往事,能在“职场故事交流圈”引起这么多“美友”的共鸣。有小里、笑看人生、春暖花开老师等圈友留言说“从后勤小事看到了军人的严谨”,也有人说“这样的引路人太珍贵”。这让我忽然明白:好的故事从不需要刻意“煽情”,那些真实发生过的温暖、那些真正影响过人生的教诲,本身就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感谢【聪场故事交流圈】主持人、管理团队及美友圈老师的点评留言、点赞支持。这份“蜡烛银星奖”,于我而言不只是一份荣誉,更像是一份“共鸣证明”——证明那些曾照亮我军旅路的光,也能为其他职场人带来一点温暖与启发。如今再翻看征文,字里行间都是对指导员的感激。他就像一支“蜡烛”,以自己的光热,在我转型迷茫时指引方向,在我面对困境时给予力量。</p><p class="ql-block">未来,我还想继续写下更多军旅故事里的感动,把他教给我的“责任、担当与温度”,传递给更多在人生路上前行的人。这既是对引路人的致敬,也是对这份珍贵影响的延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