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虎丘,春秋时的吴王阖闾,在此修城建都,死后亦葬于此处,传说葬后三日,墓地有“白虎蹲其上”,因而得名。</b></p><p class="ql-block"><b> 从南门进的景区,过了海涌桥,就来到了虎丘山景区大门入口处——也就是断梁殿。沿入口向北向上探索,路西边便是拥翠山庄。庄中有抱瓮轩、灵澜精舍和问泉亭等处,规模不大,但构筑精巧。</b></p> <p class="ql-block"><b> 和拥翠山庄隔路相望东北方向便是真娘墓。真娘墓是到了虎丘才知有这么个景点存在。原以为只是一个不起眼小景点,没想到有那么多大诗人为真娘墓题诗。</b></p><p class="ql-block"><b> 真娘墓东边是孙武练兵场,北边就是千人石。该石因南朝梁代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在此讲经说法而得名。据宋代《吴郡志》记载,生公讲经时"列坐而听者千人",故称"千人坐",又叫千人石。</b></p> <p class="ql-block"><b> 千山石北边是剑池。剑池是虎丘山景区重要景点之一。“虎丘剑池”4个大字,浑厚遒劲,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圆洞内石壁上另刻有“风壑云泉”,笔法潇洒,传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所书。崖左壁有篆文“剑池”二字,传为元书法家周伯琦所书。据方志上记载,剑池下面就是吴王阖闾埋葬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千人石东边是白莲池。白莲池得名于一个传说:相传晋代高僧竺道生(生公)在此讲经时,正值严冬,但讲到精彩处,周围树上的鸟儿停止鸣叫,本是枯水期的白莲池突然碧波充盈,原本应在夏天开花的千叶白莲也竞相绽放,因此得名白莲池。池中有石矶兀立水面,名为“钓月”,池壁上刻有“白莲开”三字。</b></p> <p class="ql-block"><b> 从白莲池旁边的台阶上去就是大雄宝殿。五十三参台阶是虎丘山风景区的一大特色景点。这五十三级台阶由花岗石砌成,台阶上至第二十七层为平台,原两旁置有石狮一对,中铺方石一块,供作拜台。这个景点取自佛经中的“五十三参,参参见佛”之意,寓意着步步登高,修行成佛的过程。</b></p><p class="ql-block"><b> 沿着五十三参台阶拾级而上,可以感受到古朴的佛教文化氛围。当你登上台阶顶部时,会看到一座重檐歇山建筑,名为五十三参大殿。这座大殿原址为旧虎丘寺天王殿,从清末民初至今改作“大雄宝殿”,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是信众们祈求平安、福慧双增的圣地。</b></p> <p class="ql-block"><b> 从大雄宝殿西行,穿雪浪亭即来到云岩寺塔。云岩寺塔俗称虎丘塔,有“先见虎丘塔,后见苏州城”之说。</b></p><p class="ql-block"><b> 在虎丘塔南边是小武当,西北方向是致爽阁和陆羽井。陆羽井是唐代陆羽曾在千人石西侧发现清冽泉水并开凿井泉,即后世所称的"陆羽泉"。</b></p> <p class="ql-block"><b> 从陆羽泉可以回到千人石,按来路返回出景区。也可以从致爽阁西边,从拥翠山庄西边返回南门。我是选择从小武当东行,绕到万景山庄,再至南门。景区太大,线路众多,我足足逛了多半天时间,还有一些景点被遗漏。尽管累得人仰马翻,内心还是十分愉悦,毕竟该游览的景点都游览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