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晨,导游准时来接我们。加拿大旅游的一大特色是双语讲解,团里各国游客都有。我们从多伦多士嘉堡出发,由北向南驱车约一个半小时,前往尼亚加拉大瀑布。</p><p class="ql-block"> 这次行程是由加拿大大班旅游公司招待的,公司老总王强先生亲自接待。他三十年前从一名导游起步,如今已坐拥两家旅游公司,员工200余人,旅游大巴40多辆,年创税达500万加元。</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多伦多公路上车流如织,途中偶有小段拥堵,好在不算严重。沿途可见大瀑布汽车城和钢铁企业,导游说,这些企业是受美加关税战影响最大的。穿过安大略湖,我们抵达了瀑布城。</p><p class="ql-block"> 这座城位于安大略省南部的金马蹄地区尼亚加拉区,与美国尼亚加拉瀑布城隔河相望。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加拿大境内的瀑布,也能眺望美国一侧的瀑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吸引了无数游客。城内景点众多,包括水帘洞观瀑、雾中少女号游船、尼亚加拉赌场、瀑布景观赌场、西班牙吊车、高尔夫球场、天柱塔等,还有温室公园和蝴蝶馆等休闲去处。</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观景塔下停车,导游购票(票价22加元)后,带我们乘电梯登上Skylon塔。塔高约100米,不到一分钟便抵达顶端。哇,远处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尼亚加拉瀑布横跨美加边境,水流自美国纽约州的尼亚加拉河奔泻而下。湍急的河水在巨大落差中如“雷神之水”般汹涌奔腾,至边境处骤然断崖式坠落。瀑声震耳,水流倾泻,翻涌起青玉色的浪花,水汽冲天,如烟似雾。</p><p class="ql-block"> 瀑布由三部分组成:马蹄瀑布——位于加拿大一侧,形如巨马蹄,最为壮观;美国瀑布——虽宽度不及,但水势同样汹涌;新娘面纱瀑布——最小的一道,如轻纱拂面,别具柔美。</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顺路而下,前往City Cruise乘船近距离感受瀑布。船票49加元,每人还分发了一件红色雨衣。</p><p class="ql-block"> 游船共两层,我们选择了视野更好的上层。起初是清凉的水雾弥漫,随着船只逐渐靠近瀑布,四周顿时被铺天盖地的水流包围,仿佛置身于千军万马之中。排山倒海般的轰鸣如古战场马蹄声裂,扑面而来的水雾似箭雨密集,几乎令人睁不开眼。周围白茫茫一片,水声震耳欲聋。</p><p class="ql-block"> 雨衣作用有限,水汽如暴雨般从缝隙渗入,衣服很快湿透,小腿和鞋子更是瞬间浸水。船身在激流中微微摇晃。即便全副武装,仍难免满脸满脚湿透。</p><p class="ql-block"> 美国一侧的游船游客身穿黄色雨衣,在朦胧水雾中格外醒目;而加拿大这边,大家统一身着红色雨衣,与湛蓝的瀑布水色相映成趣。</p><p class="ql-block"> 游船缓缓退至下游,头顶是横跨两国的彩虹桥,将美加紧密相连。桥上行人络绎,有人驻足拍照,也有人一步跨越国界,瞬间体验两种风情。</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上岸后,我们来到瀑布公园。隔着河边的护栏,只见湍急的河水顺山势奔流,至断崖处倏然坠落,消失于瀑雾之中。河水咆哮、瀑布轰鸣,声音回荡在整个瀑布城。碧蓝的水面上海鸥翻飞,鸟鸣与水声交织。</p><p class="ql-block"> 导游说,在公园能否看到彩虹要看运气。恰逢天空放晴,阳光照射水雾,一道绚丽的长虹从河面延伸至远方大桥。彩虹间始终有海鸥穿梭飞翔,展现力量与搏击之美,令人惊艳。那一刻,仿佛被天地包容,心灵也为之一净。</p><p class="ql-block"> 公园里游客如织,纷纷对着美景拍照。河畔草地上,一群加拿大肥鹅 悠闲踱步,低头觅食,似乎对这般壮观早已习以为常。</p><p class="ql-block"> 瀑布下方埋设着美加两国的输水管道,利用瀑布的巨大水能,建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发电站之一。奔腾的瀑布之水,持续为两国人民输送清洁能源。</p><p class="ql-block"> 返程时,空气中弥漫着葡萄酒的醇香——这一带分布着30多家世界知名的葡萄酒庄园。导游带我们参观了其中一家,即加拿大著名的冰酒产地——瑞芙酒庄。</p><p class="ql-block"> 酒庄出产的冰酒屡获国际殊荣,价格自然也较为昂贵。我们逐一品尝,感觉价格高的甜度更浓,价格低的则口感醇和。购买6瓶以上可邮寄中国大陆,我们使用信用卡付款,添加微信并留下地址,预计中秋节前国内亲人就能美美地品尝。</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