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不忘贵人

李旭东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点亮生命的贵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老顽童文学:李旭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我已年过古稀,退休在家安享晚年,可每当回想起1986年那段与病魔抗争的日子,依旧心潮澎湃,那些伸出援手的好心人,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始终在我记忆深处闪耀,从未褪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了生活的平静。起初只是吞咽时偶有不适,本以为是寻常肠胃问题,可症状日渐加重,我便在家人陪伴下先去了崇信县医院检查。当“食道肌瘤”四个字从医生口中说出时,我如遭雷击,大脑一片空白。随后,家人又带我辗转至平凉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结果依旧,医生建议尽快手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我们怀揣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了西安。最初在小寨的肿瘤医院做检查,可看着医院里人满为患的景象,我的心又沉了下去。后来,经人介绍,我们又前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这里,经过两周的详细检查,确诊为食道肌瘤,确实需要住院手术。可当时的交大一附院,汇聚了西北五省的患者,床位紧张到了极点,像我这样的普通病人,根本排不上号,只能在焦急中等待,那种无助与绝望,至今想来仍让我心有余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就在我近乎崩溃的时候,第一个贵人悄然出现,他便是我妹夫的父亲——梁廷昌老先生。虽已离世几十年,但他的恩情我永生难忘。梁老先生曾担任崇信县医院院长,为人正直,人脉广阔。得知我的困境后,他立刻想起了曾在崇信县医院工作、后来调任至西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连水章大夫。梁老先生当即提笔写信,嘱托我带着信去找连大夫帮忙。拿着那封沉甸甸的信,我仿佛握住了救命的稻草,重新燃起了希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我的第二个贵人,是崇信县一中的教师、锦屏小学校长,也是全国优秀班主任的刘培烈先生。他与我相识多年,为人热忱善良,可惜也已离世。得知我在西安求医受阻,刘培烈先生主动联系了他在一中工作时的同行陈正伦老师——当时陈老师已在西安二十四中任教,且我们也曾有过一面之缘,只是并不熟悉。刘培烈先生专门写信给陈正伦老师,嘱托他若有机会,务必帮我一把。起初在小寨肿瘤医院检查时,我还想着尽量不麻烦别人,可当交大一附院住院无望后,我才不得不厚着脸皮,去找这些好心人求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我先是按照梁老先生的嘱托,找到了西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连水章大夫。连大夫看到梁老先生的信后,十分热情,当即带着我前往医院胸外科。可胸外科的大夫查看了我的情况后,无奈地表示,当前床位实在紧张,若想住院,至少得等四个月。四个月的等待,对我而言太过漫长,病情根本经不起拖延。连大夫看我心急如焚,又主动提出,让我去找他在第四军医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的学生,这便是我生命中的第三个贵人。只可惜,即便有连大夫的引荐,那家医院的床位同样紧张,最终还是没能住上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接连的碰壁让我再次陷入绝望,这时我想起了刘培烈先生的引荐,便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了西安二十四中家属院的陈正伦老师。陈老师见到我后,没有丝毫生疏,反而热情地招待了我和妻子,不仅为我们端茶倒水,还耐心询问我的病情。得知我的困境后,陈老师二话不说,立刻提笔写信,让我去找他在原西安市红会医院生化科工作的弟弟陈伯伦大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到红会医院,找到了陈伯伦大夫。陈伯伦大夫看完信后,也尽力帮我们协调,可当时红会医院因承担着国际红十字会相关的医疗任务,同样无法安排我住院。但他并未就此放弃,而是又写了一张纸条,让我们前往西安市糖坊街的第二人民医院,找他在病理科工作的同学刘力大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一路辗转,我们终于找到了刘力大夫。或许是上天眷顾,或许是各位好心人的善意传递起了作用,刘力大夫了解情况后,立刻着手帮我们协调床位。几天后,我终于接到了住院通知,那一刻,我和妻子激动得热泪盈眶,积压多日的焦虑与无助瞬间烟消云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住院后,主治医师武海风大夫对我关怀备至,详细询问我的病史,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手术当天,由夏主任主刀。那台手术持续了数个小时,我醒来时,看到妻子通红的眼眶,才知道手术十分成功,食道里的肌瘤被顺利切除。只是,我的腰背部留下了一道一尺二寸长的伤口,每动一下都钻心地疼。但武海风大夫每天都会查房,仔细查看我的伤口恢复情况,耐心叮嘱护理注意事项;夏主任也会时常过来询问我的感受,安慰我安心休养。还有病房里的护士们,她们温柔细心,为我换药、输液,陪我聊天解闷,缓解我的紧张情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呵护下,我的身体逐渐康复。出院后,我又回到崇信县医院进行了一个月的康复治疗。待身体基本痊愈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工作岗位,重新拿起了心爱的教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如今,几十年过去,我已从当年的壮年步入古稀,可1986年那段求医经历,以及那些帮助过我的贵人们,始终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梁庭昌老先生、刘培烈先生、连水章大夫、陈正伦老师、陈伯伦大夫、刘力大夫、武海风大夫、夏主任,还有那些不知名的医护人员,是他们用善良与爱心,为我搭建了生命的桥梁,给了我第二次生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我时常会想,如果当年没有他们的帮助,我或许早已不在人世,更无法拥有如今幸福的退休生活。这份恩情,重于泰山,我无以为报,只能将这份感激深深埋藏在心底,时常向家人、朋友提起这些贵人的故事,希望能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我也常常在心中默念,多么希望能有机会再见到西安的各位大夫们,亲口对他们说一声“谢谢”,感谢他们当年的滴水之恩,感谢他们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拯救了我的生命。这份情谊,我会铭记一生,直到永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