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甘南游记

郭庆生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内地通往藏区的门户,这里既有浓郁的藏族文化,又有草原、湖泊、峡谷等壮丽风光。甘南藏族自治州被称为 “九色甘南”,源于其多元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人文底蕴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生态文化画卷。从藏传佛教的红墙金顶到游牧民族的黑帐篷,从高原湖泊的湛蓝到草原花海的翠绿,每一种颜色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与信仰。这片土地以 “九色” 为笔,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成为无数人心中向往的 “心灵之旅” 目的地。<div>2025年9月5日,我们原铁道兵六四四四工厂的老工友一行五人,分别从京津冀汇合北京西站,乘坐T175次硬卧,于9月6日早上到达兰州。这是我们参团甘南游的第一天,报到后自由活动。由于旅行社把酒店安排在了兰州新区,离老市区较远,所以我们在新区选择了两处景区游览。</div> 入驻兰州新区奥莱阳光大酒店。 游览第一个景点:兰州长城西部影视城。<div>兰州长城西部影视城位于兰州新区,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影视文化旅游综合体之一。2017 年 7 月开园试运营,占地 6000 亩。影视城以 “世界文明缩影” 为核心,复刻了中国太和殿、天坛、大明宫、埃及狮身人面像、希腊帕特农神庙等标志性建筑,并建有明清街、民国街、兰州茶馆等特色场景,兼具影视拍摄与文化体验功能。作为国家 4A 级景区,这里曾拍摄《大西北剿匪记》《三军大会师》等数十部影视剧。是集历史穿越、科幻探索、休闲度假于一体的西部文旅地标。</div> 游览第二个景点:兰州中川小镇。<div>兰州中川小镇位于兰州新区龙首山路,紧邻中川国际机场,是集美食、休闲、娱乐、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小镇占地 520 亩,由明清风格仿古商业街与生态公园构成,其中商业街以蓝、绿、红三色相间的古建筑群为特色,戏台、牌坊、明渠等景观错落有致,还原 “盛世金城” 的市井风貌。使其成为空港游客与本地居民的热门打卡地。</div> 2025年9月7日,是我们甘南游的第二天。早上7点从兰州驱车8个小时到达甘南游的第一个大景点扎尕那。<div>扎尕那位于甘南迭部,藏语意为 “石匣子”,四周石峰环抱,是藏在高原间的秘境。当时老天不作美,天气阴沉。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看景的心情。阴云漫笼时,扎尕那的山间云雾缭绕,像披了一层半透的纱。抬眼远望,每座山尖都浸在云雾里,只剩模糊的轮廓浮在灰蓝天际。听说仙女滩风景不错,沿登山栈道走了一段,向下来的游客一打听,还要爬很远的路,无奈时间和身体均不给力,只得半途而废。但沿途的风光弥补了我们的遗憾。栈道上、草地里都留下了同伴们的永恒记忆。原来秘境的温柔,从不在既定的风景里,而在与云雾同行的每一步。</div> 9月8日,是我们甘南游的第三天。第一站:在若尔盖大草原体验唐克民族特色。 第二站:游览黄河九曲第一湾景区。<br>黄河九曲第一湾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唐克镇,地处川、青、甘三省交界的若尔盖草原腹地,是黄河流经此处形成的标志性 “S” 形大转弯。其形成源于若尔盖盆地地势平阔,黄河在自由曲流作用下蜿蜒出柔美曲线,与白河交汇后折向西北,被誉为 “黄河最美开篇”当乘坐的扶梯缓缓攀升,山坡上的土拨鼠不时映入眼帘。登上巴颜喀拉台俯瞰,黄河九曲如鎏金丝带,在脚下蜿蜒舒展,与棉絮般的白云紧紧相拥。沿木栈道下山,耳畔是风与流水的絮语。站在山下回身眺望,从扶梯到木栈道尽头,顺着山势延伸,全景铺展成一幅流动的画。行至三生三世碑前,再按下快门,让黄河的九曲柔情、蓝天白云的相拥,都成了时光里难忘的邂逅。 第三站:游览郎木寺院。<div>“郎木寺” 既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的名称,也是一座横跨甘川两省的风情小镇的代称。我们游览的是郎木寺中的位于甘肃碌曲县的赛赤寺,寺庙入口的牌楼上标注为“郎木寺院”。它始建于 1748 年,是安多藏区核心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历史上曾统领川甘青 11 座属寺,是三省交界的宗教文化中心。它与四川格尔底寺隔白龙江相望,构成 “一镇两寺” 格局,既是信徒朝圣之地,也是游客感受藏文化与自然交融的窗口。</div> 9月9日,是我们甘南游的第四天。第一站:游览米拉日巴佛阁。<div>米拉日巴佛阁位于甘南合作市,是藏传佛教噶举派代表性建筑,为纪念米拉日巴大师而建。佛阁共九层,整体呈藏式建筑风格,内部满布精美壁画与佛像雕塑,浓缩藏传佛教文化精华。这里是当地信徒转经、礼佛的重要场所,日常可见僧俗围绕佛阁顺时针绕行,氛围静谧肃穆,也是展现藏地信仰与文化的标志性地点。</div> 第二站:冒着小雨游览美仁草原并乘车穿行了经幡隧道。<div>美仁草原位于甘南州合作市东,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山草甸草原地貌。这里地势平坦,有独特的冻胀丘地貌,草原上格桑花茂盛,牛羊成群,还保留着丰富的藏族传统习俗。经幡隧道是美仁草原的独特景观,长度约 600 米。隧道由五彩斑斓的经幡装饰而成,穿行其中,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传递着古老的祝福与祈愿,给人以强烈的步入藏区的仪式感。</div> 第三站:做客牧歌山庄,品味藏式火锅,欣赏风情歌舞。 9月10日,是我们甘南游的第五天。第一站:一早7点多游览当周财神庙。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当周草原景区内的当周财神庙,是甘南地区极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地标,也是藏汉文化交融的典范。 第二站:游览拉卜楞寺。<div>拉卜楞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始建于 1709 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誉为 “世界藏学府”。建筑融合藏式与汉宫殿式风格,外石内木、金顶鎏金,色彩鲜明。其核心闻思学院(大经堂)可容纳 3000 僧人诵经。寺内最震撼的是3.5 公里转经长廊,1700 余个彩绘转经筒环绕寺院,传递着跨越 300 年的信仰温度。这里不仅是宗教圣地,更是安多藏区文化中心,六大学院涵盖显密、医学、天文等领域,至今保留着辩经、法会等传统仪式。</div> 第三站:游览桑科湿地公园。<div>桑科湿地公园位于甘南州夏河县,是桑科草原的核心生态区,海拔约 3055 米,总面积 70 平方公里。这里以大夏河蜿蜒穿行的高原湿地为特色,木栈道串联起草甸、湖泊与丹霞山峦,形成 “天空之镜” 般的倒影奇观。湿地内水草丰茂,黑颈鹤、天鹅等近百种候鸟在此栖息。游客可漫步栈道,感受自然与人文的交融。</div> 9月10日傍晚甘南行程结束返回兰州。入夜,前往兰州中山桥观赏灯光夜景。<div>兰州中山桥位于兰州市城关区白塔山下,横跨黄河,是中国近代桥梁史上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 “天下黄河第一桥”。夜幕下的兰州中山桥,百年铁骨与现代光影相融,成了金城兰州夜里最具烟火气的地标,尽展黄河穿城的浪漫。中山桥不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史,它承载着洋务运动的探索、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以及黄河文明的延续。从 “镇远浮桥” 到 “中山铁桥”,从车马喧嚣到步行观光,这座百年老桥始终以坚韧的姿态,讲述着兰州的过去、现在与未来。</div> 9月11日,结束跟团游,我们乘坐高铁告别兰州来到天水市自由行。 上午10点多到达天水南站,我们入住一家离南站很近的民宿。原计划当天游览麦积山石窟,由于天下小雨,改游伏羲庙和天水古城。<div>伏羲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位列 “三皇之首”,被尊为中华文明的开创者。</div><div>伏羲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西关,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 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祭祀伏羲建筑群,被誉为 “中华第一庙”。作为伏羲文化核心载体,这里每年举办春祭庙会、公祭大典等活动,2006 年 “太昊伏羲祭典” 入选国家级非遗,成为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整座庙宇将建筑艺术、易学文化与历史底蕴完美融合,尽显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div> 天水古城坐落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是秦州古治所所在地,承载千年陇东文脉,素有 “陇上小江南” 的温润气质。这里既是伏羲文化的延伸地,也浸润着三国底蕴。千年秦州的烟火气与历史感在此交织,成为触摸陇东文明的鲜活窗口。 9月12日,是我们在天水的第二天。早上8点多,我们在南站公交站乘坐专线公交车前往麦积山景区游览。麦积山石窟是我们游览的中国四大石窟中的最后一个。<br>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东南 30 公里处,因山体形似麦垛得名,2014 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十六国后秦,历经 1600 余年营建,被誉为 “东方雕塑陈列馆”。<br>麦积山石窟的游览的方式与另外三大石窟大不相同:一是从游客中心需要乘坐一段景交车和一段观光车才能到达景区入口。进入景区后,还需沿着上坡的山路走一段时间才能到达观景台。就这坐两段车、爬一段坡就用去了不少时间。二是参观石窟时,需要贴着山体、沿着狭窄的栈道行走。因为游客较多,等待进入栈道时就需要好长时间。好容易进入到栈道,还需要在狭窄的栈道上人挨人排着队一阶一阶慢慢地往上攀登,时间都耽误在一步一步的挪蹭上了。由于当天下午3点还要乘坐火车前往宝鸡返程,时间紧张,只能攀爬了一小段,在第13窟附近的唯一一个紧急出口处折返,麦积山石窟的精华根本没来得及看全,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9月12日下午,我们乘坐高铁从天水到达宝鸡,从宝鸡乘坐T56次硬卧火车返程,于13日下午分别回到各自的家,圆满结束此次九天的旅程。<div>此行弥补了我们几年来一直向往的甘南和麦积山的山水景色,为我们的旅游历程增添了新的足迹。</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