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赏秋

来旭

<p class="ql-block">东北米粮仓</p> <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 我在外旅游途中,夫人与她陆军四零医院的战友约定9月9日在沈阳会合,秋游东北,并要我陪同前往。我只能中断山西、内蒙、河北一月游的计划,于9月7日从山西大同坐高铁赶到北京与她在北京火车南站会合。考虑到9号从北京站出发去沈阳,为方便上车,便在火车站旁的全季酒店入住。</p><p class="ql-block"> 到北京是为了与老连队战友鲁静见上一面,他是越战老兵,功臣伤残军人,最近他多次邀我俩到北京游玩,盛情难却,利用北上机会,决定在首都见见面、叙叙旧、玩一玩。鲁静开车带我们在市中心看了看,并去他在怀柔的乡村《庄园》聊天赏秋,还登慕峪田长城,看长城内外,大好山河!</p><p class="ql-block">(见东北赏秋行程路线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与鲁静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鲁静战友的乡村《庄园》</p> <p class="ql-block">与两条看门狗互动</p> <p class="ql-block">慕田峪长城</p><p class="ql-block"> 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慕田峪村,距北京城区73千米,享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慕田峪长城全长5400米,是中国最长的长城,也是北京十六景之一。明洪武元年(1368年),慕田峪长城由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建而成。</p><p class="ql-block"> 慕田峪长城是明代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该段长城东连古北口,西接居庸关,自古以来就是拱卫京畿的军事要处,有正关台、大角楼、鹰飞倒仰等景观,长城墙体保持完整,较好地体现了长城古韵,有着深厚的历史价值和较高的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1987年,慕田峪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经怀柔区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慕田峪长城改建为风景区。2006年5月25日,包括慕田峪长城在内的长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归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2011年,慕田峪长城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A级旅游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沈阳</p><p class="ql-block"> 沈阳市,古称盛京、奉天,辽宁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沈阳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东北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p><p class="ql-block"> 沈阳是清朝发祥地,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皇太极建盛京城,并在此建立中国清朝,沈阳一跃为清代两京之一的盛京皇城,开始成为东北中心城市。新中国成立后,沈阳成为中国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有“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沈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驻地,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主赛区,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物流枢纽、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p> <p class="ql-block">9号中午到沈阳,下午闲游沈阳方庄文化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沈阳高铁站</p> <p class="ql-block">沈阳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沈阳大剧院</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穹顶</p> <p class="ql-block">老建筑</p> <p class="ql-block">沈阳金融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四零医院东北游的老兵们报到当日晚一起聚餐</p> <p class="ql-block">张‌沈阳少帅府(张氏帅府)‌</p><p class="ql-block"> 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两代的官邸私宅,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6号,总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张学良故居始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民国十三年(1924年)张学良以张寿懿(张作霖五夫人)名义购自法国领事馆。1949年后张寿懿去了香港,由其子张学铨管理出租。1956年进行私房改造后由国家经营,1960年改按公产掌管。2010年,沈阳市积极推动小洋楼开发,于2012年10月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张学良故居可分为东、西两院。东院是帅府的早期建筑,包括四合院、小青楼、大青楼、关帝庙还有东墙外的赵四小姐楼,西院是后期建筑,共有砖混楼房6座。</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广场</p> <p class="ql-block">主建筑</p> <p class="ql-block">赵四小姐住处</p> <p class="ql-block">参观故宫</p><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为清朝初期的皇宫。沈阳故宫始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总占地面积63272平方米,建筑面积18968平方米。它不仅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关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筑群。清朝迁都北京后,故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共经历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个建造时期,历时158年。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入关以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相继十次“东巡”时作为驻跸所在。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东路、中路和西路。东路包括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场所。西路则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61年3月4日,沈阳故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盘锦</p><p class="ql-block"> 盘锦市红海滩风景廊道景区,又称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赵圈河乡境内。景区总面积20余万亩,以红海滩为特色,以湿地资源为依托,以芦苇荡为背景,加上数以万计的水鸟和一望无际的浅海滩涂,成为一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湿地生态旅游景区。盘锦市红海滩风景廊道景区是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也是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辽宁省优秀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盘锦市红海滩风景廊道景区长度约18公里,享有“中国最精彩休闲廊道”“中国最浪漫的游憩海岸线”等美誉。景区依托浩瀚的芦苇荡和退海湿地的先锋植物碱蓬草构成了红绿相间的天下奇观,由北至南分布了依水云舟、卧龙湖码头、小岛闲情、踏霞漫步、岁月小栈、向海同心、廊桥爱梦、稻梦空间、情人岛、爱情宣言廊道等10处景点。2014年12月19日,盘锦市红海滩风景廊道景区晋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1月,盘锦市红海滩风景廊道景区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A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丹东</p><p class="ql-block"> 鸭绿江断桥,位于中国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江岸路鸭绿江畔,是原鸭绿江大桥被炸毁后的残余部分,是国家AAAA级景区鸭绿江风景名胜区重要的标志性建筑。鸭绿江断桥为12孔可开闭式铁路桥,桥长944.2米,宽11米,12孔,其中第4孔为“开闭梁”,可旋转开合。</p><p class="ql-block"> 鸭绿江断桥为鸭绿江上诸多桥中第一座桥,由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1909年5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1950年11月,被美国空军炸断。战后中方一侧所剩四孔残桥一直保留,被习惯上称为“断桥”,朝方一侧则把所属六孔和中方剩余两孔残桥拆除,仅存桥墩。 </p><p class="ql-block"> 鸭绿江大桥在抗美援朝时期承担起中国人民志愿军过江、军需物资供应和后方支援前线的运输任务,是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历史见证,见证并陈述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岁月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业迹,先后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重点建设红色旅游景区。2022年8月,鸭绿江断桥入选辽宁省2022年”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公示名单。</p> <p class="ql-block">上河口景区</p><p class="ql-block"> 位于鸭绿江百里黄金旅游带的核心区域,距宽甸县城56公里。其历史可追溯至抗美援朝时期,1950年修建的灌水至上河口铁路线曾作为志愿军秘密运输通道,上河口火车站旧址及铁路桥至今保留着战争时期的痕迹,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上河口国门‌:高14米,横跨鸭绿江铁路桥中国一侧,顶部瞭望厅可俯瞰朝鲜风光,是纪念抗美援朝铁路运输线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通过14个展厅展示战争期间铁路运输的感人事迹,结合声光电技术还原历史场景。‌‌</p><p class="ql-block">‌ 上河口火车站桃园景区‌:占地30余亩,种植1400余棵桃树,春季桃花盛开时景色绝美,蒋大为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即取材于此。‌‌</p><p class="ql-block">‌ 河口断桥‌:原为连接中朝的公路桥,1951年被炸毁,现为战争历史遗迹。‌‌</p><p class="ql-block">‌ 观光小火车‌:全程4公里,穿越740米“74公里隧道”,串联国门、博物馆等景点,体验红色文化。‌</p> <p class="ql-block">界碑</p> <p class="ql-block">上河口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援朝指挥所</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回国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铁道兵浮雕</p> <p class="ql-block">朝鲜三千里河山</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延吉</p><p class="ql-block"> 延吉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辖县级市、首府,地处吉林省东部、延边州中部、长白山脉北麓,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腹地。</p><p class="ql-block"> 延吉市,是吉林省东部中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7年,延吉市正式批准为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标志着延吉市被赋予地级市政府管理权限。2019年10月8日,延吉市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2022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延吉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p> <p class="ql-block">延边大学</p> <p class="ql-block">延吉网红墙</p> <p class="ql-block">长白山飘流</p> <p class="ql-block">天池</p><p class="ql-block"> 长白山天池,又称白头山天池 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双方各拥有一部分水域。天池南北长约4400米,东西宽约3370米,其池水的海拔高度为2189.1米,最深处为373米,平均204米,水面面积9.82平方千米,周长13.1千米。据《长白山江冈志略》记载:“天池在长白山巅的中心点,群峰环抱,离地高约20余里,故名为天池。</p><p class="ql-block"> 长白山天池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复合火山,天池在宋朝以后多有喷发,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起,刘建封登上白云山,为天池十六峰命名,探明鸭绿、松花、图们三江源流。天池周围火山口壁陡峭,并形成十几座环状山山峰,海拔均在2500米以上,长白山天池也是松花江、鸭绿江以及图们江的发源地,素有“三江之源”的雅称。</p><p class="ql-block"> 2000年,长白山天池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公布为“海拔最高的火山湖”。</p> <p class="ql-block">天池述记</p> <p class="ql-block">天池全貌</p> <p class="ql-block">‌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 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中国吉林省东南部,总面积2723.832平方公里,以第四纪火山地貌为核心特色,202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拥有天池、瀑布群等标志性景观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敦化、牡丹江</p><p class="ql-block"> 敦化市(朝鲜语:돈화시),隶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长白山西麓,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部,东、东南邻汪清县、龙井市、安图县。东、东北接宁安市、海林市,南邻抚松县。西连桦甸市、蛟河市,西北接五常市。</p><p class="ql-block"> 敦化市,取自四书《中庸》“大德敦化”一语。含有“以德治理”之意。清光绪七年(1881年),设置敦化县。1958年,敦化县划归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985年,敦化县改为县级市敦化市。素有“千年古都百年县”之称,渤海文化、辽金文化、佛教文化汇聚于此。是唐渤海国都城。境内有A级以上景区8个,拥有国务院首批文物保护单位渤海古墓群、释迦牟尼青铜坐佛金鼎大佛、尼众道场正觉寺、雁鸣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老白山风景区等景区,获评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2016年12月,敦化市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p> <p class="ql-block">牡丹江</p><p class="ql-block"> 牡丹江市,别称雪城,是中国黑龙江省下辖地级市,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南部,长白山的北部,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黑龙江省东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省政府批复的中国东北地区的开放门户,面向俄罗斯和东北亚的交通枢纽城市,对俄合作示范区。牡丹江市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区域,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和“龙江丝路带”上的重要战略支点,中国对俄沿边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是黑龙江省陆海联运大通道的重要交通节点,黑龙江省重要的进出口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黑龙江省重要的对俄商贸物流和旅游度假基地。</p><p class="ql-block"> 牡丹江因松花江上最大支流之一的牡丹江横跨市区因而得名,传承了莺歌岭文化、渤海文化、宁古塔流人文化、“闯关东”移民文化、知青文化等文化。牡丹江旅游资源呈现“湖林雪边俗特红”七大特色,近十年入境旅游人数与入境旅游收入居全省首位,有镜泊湖、林海雪原、中国雪乡等景点,是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创始会员城市、中国冰雪旅游十佳城市。</p> <p class="ql-block">镜泊湖</p><p class="ql-block"> 牡丹江市镜泊湖景区,简称镜泊湖景区,是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境内的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镜泊湖是火山喷发熔岩阻塞牡丹江河道形成的堰塞湖,湖面平均海拔350米,由西南至东北走向,蜿蜒曲折,外形略似腾空的龙,全湖分北湖、中湖、南湖、上湖四个区域。全长45千米,东西最宽6千米,最深为70米(鹿苑岛一带),平均水深40米,湖面面积为80平方千米。镜泊湖景区的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等自然景观丰富,比较著名的有吊水楼瀑布、毛公山、湖心岛等。此外,还有较多人文景观,如抗联战士纪念碑、镜泊边墙、奇径碑园、净心桥、观瀑桥、药师古刹、望湖亭等遗址遗迹、建筑设施。</p><p class="ql-block"> 2010年,牡丹江市镜泊湖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黑龙江省第三家、牡丹江市第一家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横道河子镇</p><p class="ql-block"> 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西部,地处张广才岭东麓,是牡丹江通往哈尔滨的交通要道,1897年因中东铁路修建而兴起,比哈尔滨建市还早一年,曾是沙俄铁路工程局驻地,留存256栋俄式建筑。‌‌</p><p class="ql-block">‌ 文化地位‌:2007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8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中东铁路机车库等5处建筑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俄式风情‌:保留圣母进堂教堂、俄罗斯老街等建筑,老街长达千米,木刻楞房屋与彩色窗棂构成异域景观。‌‌</p><p class="ql-block">‌ 铁路遗产‌:中东铁路机车库呈扇形布局,形如巴扬琴键,被誉为工业“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与辽宁导游付海月的分别合影</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哈尔滨</p><p class="ql-block"> 哈尔滨市,别称“冰城”,位于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省西南部,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是中国东北地区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哈长城市群核心城市。</p><p class="ql-block"> 哈尔滨市位于松花江流域,地处松嫩平原东缘,黑龙江省张广才岭西坡及小兴安岭南麓的中、低山丘陵区,地势东高西低,境内平原广阔,无高大山系。哈尔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短暂凉爽,冬季漫长寒冷。22000年前,哈尔滨就有人类活动。殷商晚期,哈尔滨属于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自帝舜时始,哈尔滨为肃慎族故地。两汉和魏晋时期,哈尔滨为扶余国属地。唐朝,哈尔滨为渤海国鄚颉府属地。公元1115年,哈尔滨属金国上京路会宁府辖境,是金朝京畿重地。元代属于成吉思汗三弟帖木哥·斡赤斤家族的封地。公元1395年,哈尔滨归属明朝。1932年,日本占领哈尔滨。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p><p class="ql-block"> 哈尔滨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东北先进制造业基地、向北开放门户、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国际冰雪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标志</p> <p class="ql-block">松花江上太阳岛</p> <p class="ql-block">在中央大街喝午茶</p> <p class="ql-block">马迭尔</p> <p class="ql-block">松花江上中东铁路桥</p> <p class="ql-block">抗洪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斯大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圣.非亚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齐齐哈尔市</p><p class="ql-block"> 齐齐哈尔市,别称鹤城、卜奎,是中国黑龙江省下辖地级市,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东北松嫩平原,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处,东临大庆市和绥化市,南接吉林省白城市,西靠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北与黑河市和大兴安岭地区接壤。国二十五年(1936年),建立伪齐齐哈尔市公署,此为齐齐哈尔设市之始。齐齐哈尔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黑龙江西部中心城市和东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既有昂昂溪文明,也有工业文明;既有民族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也有数百年的流人故居、站人故居等流人边塞文化;既有黑龙江将军府、将军衙门、督军署等有效控制边疆的官署遗址,也有塔子城、金长城、百年中东铁路车站等历史文化遗存。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美誉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p> <p class="ql-block">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齐齐哈尔市,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以鹤类等大型水禽为主的珍稀水禽分布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繁殖地。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市东南部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湖沼苇草地带,边界平面呈东北至西南不规则橄榄形,南北长80.6公里,东西宽58.0公里,总面积21万公顷。属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拥有世界闻名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世界上现有鹤类15种,中国有9种,扎龙有6种;全世界丹顶鹤不足2000只,扎龙有400多只。</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黑龙江扎龙湿地鹤类重要栖息地入选。</p> <p class="ql-block">看鹤</p> <p class="ql-block"> 第八天阿尔山</p><p class="ql-block">阿尔山全称哈伦 • 阿尔山,系蒙古语,意为“热的圣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是呼伦贝尔、科尔沁、锡林郭勒和蒙古四大草原交汇处,属于森林和草原过渡地带。阿尔山于 1996 年建市,辖区面积 7408.7 平方公里,辖四个镇和四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 6.8 万。阿尔山自然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达 80% 以上,绿色植被率达95%,是国家后备林木资源的绿色宝库;阿尔山旅游资源丰富,资源富集且组合度好,现有一个 5A 级旅游景区、一个世界地质公园、两个国家森林公园、三个国家湿地保护区和一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阿尔山区位优势独特,东邻扎兰屯市,西与锡盟及蒙古国接壤,北与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旗毗邻,南与兴安盟科右前旗相接,具有整合周边地区旅游资源,构建内蒙古旅游黄金区域的战略地位。阿尔山还位于东北亚经济圈腹地和我国东北经济区的西出口,是内蒙古自治区继满洲里、二连浩特之后的第三个边境口岸城市,与蒙古国有着 98.01 公里的边界线。2014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阿尔山时留下的深情嘱托和殷切期盼,更为阿尔山市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在各级领导的关注支持下,阿尔山市先后荣获“全国森林旅游城市示范区”“一带一路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自治区级“双拥”模范城等称号。成功获批“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成功进入“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中芬低碳生态城示范市行列,发展潜力不断释放,正向着“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目标阔步前进。</p> <p class="ql-block">东方瑞士</p> <p class="ql-block">阿尔山市夜晚</p> <p class="ql-block">中国最小、最美的火车站</p><p class="ql-block"> 阿尔山火车站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始建于1937年,是一座兼具历史价值与建筑美学的东洋风格日式火车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白阿铁路和伊阿铁路的交会客运三等站。‌‌‌历史沿革‌:原名温泉站,1935年6月始建,1937年7月竣工,同年10月更名为阿尔山站,由日本关东军为掠夺资源修建,是侵华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主体为砖木花岗岩混合结构,两层东洋风格设计,明黄墙体配墨绿木质框架,花岗岩乱插石墙,赭色水泥屋顶,被誉为“中国最美火车站”。站房面积675平方米,候车室仅20平方米。‌‌2013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阿尔山主城区</p> <p class="ql-block">第九天海拉尔</p><p class="ql-block"> 海拉尔区,简称“海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西麓,呼伦贝尔草原东部,是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海拉尔区地势东高西低,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草原气候,其境内有伊敏河和海拉尔河等河流。七八千年前海拉尔地区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秦时,海拉尔地区为匈奴左贤王庭辖地。明永乐六年,明王朝在海拉尔河流域设置海刺儿(海拉尔)千户所,此为海拉尔地区已知最早的建制,而后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建置,1734年建城(呼伦贝尔城),海拉尔区因海拉尔河而得名。1980年8月,恢复海拉尔市人民政府建制,其隶属关系不变。2002年1月,撤市设海拉尔区。截至2023年,海拉尔区拥有国家级文物遗址3项,自治区级文物遗址7项,市级文物遗址2项,区级文物保护遗址1项,与呼伦贝尔古城等景观。</p> <p class="ql-block">成吉思汗广场</p><p class="ql-block"> 位于呼伦贝尔市。它以成吉思汗名称命名,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最大的广场(与锡林广场并列),也是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成吉思汗广场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分为历史文化区、水上活动区、喷泉广场区等七个功能区。六二六小河环行全场,碧流九曲宛若玉带;廊桥、曲桥、拱桥、虹桥、索桥飞虹凌波;芳草铺绿,亭榭叠翠;喷泉飞瀑,虹柝七彩;画舫笙歌有江南余韵,云天造影示北地形胜。巴彦额尔敦敖包,坐山带水,礼奉“圣石”其上,刻像铭碑其下;南眺而收苏杭山水之秀,北瞰则尽大漠长河之美。</p> <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p><p class="ql-block">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高原上,因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东西宽约350公里,南北长约300公里,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可利用草场11803.3平方千米。呼伦贝尔草原是天然牧场,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是中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呼伦贝尔草原由东向西地跨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半荒漠草原三个地带。整体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间,草原上有3000多条河流,500多个湖泊。在地质时期,呼伦贝尔草原曾是大海、大湖,200~300万年前,呼伦湖区发生断裂,西部抬升较高,形成低缓山脉,东部形成了呼伦贝尔草原。草原上共有天然生长的种子植物653种,其中优质牧草占草群的30%以上。此外,可用作中蒙药材的野生植物有428种,据不完全统计,草原野生动物种类占中国种类总数的12.3%,占内蒙古自治区的70%以上,居第一位。呼伦贝尔草原是众多古代文明、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东胡、匈奴、鲜卑、蒙古等民族曾繁衍生息于此,被史学界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摇篮”,在世界史上占据较高地位。草原上的莫尔格勒河景区、满洲里套娃景区等为国家5A级景区;额尔古纳湿地为“亚洲第一湿地”。</p> <p class="ql-block">马背上的民族一蒙古族</p> <p class="ql-block">第十天滿洲里</p><p class="ql-block">满洲里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代管县级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西北部,地处呼伦贝尔高原和大兴安岭边缘过渡地带,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北与俄罗斯联邦接壤,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毗邻2个旗,总面积465.5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东铁路西部线建立火车站,因从俄国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当时惯称“满洲”)的首站,故名“满洲里站”,俄语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满洲里”。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改为满洲里市。2001年10月,满洲里市由呼伦贝尔市代管。2013年,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由满洲里市代管。2023年3月,扎赉诺尔区由呼伦贝尔市直接管理。主要景点有中俄边境旅游区、猛犸旅游区、中俄互市贸易旅游区、满洲里套娃景区等。</p> <p class="ql-block">套娃酒店内部</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天根河</p><p class="ql-block">根河市,内蒙古自治区辖县级市,由呼伦贝尔市代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北部,是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地处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属寒温带湿润型森林气候,毗邻5个旗、区(市),总面积20010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根河,是蒙古语“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1961年8月,额尔古纳旗政府迁至根河镇;1966年4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额尔古纳旗,设额尔古纳右旗和额尔古纳左旗,额尔古纳左旗政府设在根河镇;1969年8月,额尔古纳左旗随同呼伦贝尔盟划入黑龙江省;1979年7月,额尔古纳左旗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94年4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额尔古纳左旗,设立根河市(县级)。</p><p class="ql-block">根河市主要景点有内蒙古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伊克萨玛国家森林公园、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0年11月10日,根河市入选“2020年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市、区)名单”。2020年11月25日,根河市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2021年10月12日,根河市入选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p> <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湿地</p><p class="ql-block"> 额尔古纳湿地是中国保持原状态最完好、面积较大的湿地,被誉为“亚洲第一湿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境内,地处大兴安岭西北侧,额尔古纳河东岸,总面积为12.6万公顷,属于额尔古纳河及其支流(根河、得尔布干河、哈乌尔河)的滩涂地。额尔古纳湿地景区为额尔古纳湿地一角,位于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拉布大林镇西北郊,面积约3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曾获得“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等称号。</p><p class="ql-block"> 额尔古纳湿地,是亚洲高纬度、低海拔、原生木本湿地中物种最丰富的湿地系统,享有“亚洲第一湿地”的美誉,是内蒙古自治区保护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全球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和繁殖地。这里不仅自然景观壮丽,河流、湖泊与植被四季变换,美不胜收,而且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和娱乐活动,如观鸟、摄影和生态探险等。游客可在此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探索湿地生态的奥秘,享受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p> <p class="ql-block">穿越大兴安岭</p><p class="ql-block"> 大兴安岭山脉,是兴安岭的西部组成部分,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与太行山和雪峰山连成一线,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紧密相连。总面积约32.72万平方千米(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大约24万平方千米,黑龙江省境内8.48万平方千米)。北起黑龙江畔(东北脊梁),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北——西南走向,全长1400多千米,宽200~400千米,海拔1100~1400米,主峰索岳尔济山。大兴安岭不仅支撑着东北与内蒙古工、农、牧、渔等产业的命脉,也是维持生命的粮仓与饮用水源。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是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天然绿色屏障,是中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大兴安岭地势呈西高东低,位于地势第二阶梯东缘,第二梯阶第三梯结合部,大兴安岭山脊以东为第三阶梯地,以西为第二阶梯地,属浅山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最高峰黄岗梁(海拔2029米),最低海拔180米(呼玛县三卡乡沿江村)。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零下2.8℃,最低温度零下52.3℃,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天北极村</p><p class="ql-block"> 北极村,隶属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镇,原名漠河村,始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距离漠河市77公里,与俄罗斯的依格那思依诺村隔江相望。村域面积28.32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9月,全村户籍数为1024户,人口为2401人。</p><p class="ql-block"> 北极村,素有“金鸡之冠”“神州北极”和“不夜城”之美誉,是全国观赏北极光的最佳观测点,是中国“北方第一哨”所在地,也是中国最北的城镇。北极村周边有七星山、元宝山等自然山体,平原上林地面积广阔,林网分布均衡。北极村月均温0℃以下达7个月,无霜期约90天,最低气温-52.3℃,昼夜温差大,有“一日四季”之称。北极村的野生植物66科231属43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6种。景点包含北极圣诞村、神州北极广场、漠河石林、林海观音山等。</p> <p class="ql-block">最北处</p> <p class="ql-block">最北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最北知青馆</p> <p class="ql-block">最北哨所</p> <p class="ql-block">最北老街</p> <p class="ql-block">最北邮局</p> <p class="ql-block">最北客运站</p> <p class="ql-block">金鸡之冠雕塑</p> <p class="ql-block">最北界碑</p> <p class="ql-block">黑龙江,是流经蒙古、中国、俄罗斯的亚洲大河之一,位于亚洲东北部。古称“黑水”、“弱水”等。俄称“阿穆尔河”。因河水含腐殖质多,水色发黑得名黑龙江。</p><p class="ql-block">黑龙江有南北两源,北源石勒喀河,南源额尔古纳河,在黑龙江省漠河西的洛古村附近汇合,形成黑龙江。大致沿中蒙、中俄边界东行,在俄罗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以东的奥泽尔帕赫注入鄂霍次克海鞑靼海峡。以南源额尔古纳河为河源,黑龙江总长度,自海拉尔河源起4440公里(一说4370公里),以克鲁伦河为源头计算约5498公里,中俄界河长3000公里,俄罗斯境内长1400多公里,流域面积185.6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境内流域面积89.1万平方公里。干流(自漠河西北部的洛古河村石勒喀河河口起)全长2821公里。</p><p class="ql-block">黑龙江的水量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夏季充沛而冬季枯竭,导致年径流量季节差异显著,年内波动大。主要支流包括额木尔河、呼玛河、逊别拉河、松花江及乌苏里江,松花江为其最大支流。此外,黑龙江还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干流理论蕴藏量高达304.03万千瓦。河源地区是蒙古草原地带,中下游大部位于大小兴安岭林区的低山和平原地带。航运条件较好。</p><p class="ql-block">黑龙江原为中国内河,清代,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上中游被划为中俄两国界河。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以下的下游由全部俄罗斯内河。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签署最后边界协定,将两国国界以黑龙江为基本界限划清。</p> <p class="ql-block">到达祖国金鸡之冠</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最北村长二层小楼</p> <p class="ql-block">漠河</p><p class="ql-block"> 漠河是祖国最北、纬度最高的市,与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阿穆尔州隔江相望,边境线长242公里,是全国唯一可观赏到北极光和体验“极昼、极夜”的地方,素有“神州北极”的美誉。漠河月平均温度在0℃以下的月份长达7个多月,无霜期90天左右,北极村历史最低气温-52.3℃,漠河市最低温度-53℃,昼夜温差较大,有“一日四季”之说。漠河于1917年建立县制,1947年撤县变区并入呼玛县,1981年恢复建县,体制上与西林吉林业局政企合一,201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市,2018年6月正式揭牌,2020年7月圆满完成了国有林区改革任务,实现了政府和林业局分开管理。市域总面积18,428平方公里,人口6.8万人,有鄂伦春等10个少数民族。</p> <p class="ql-block">北极星广场</p><p class="ql-block">黑龙江省漠河县标志性文化广场</p><p class="ql-block"> 北极星广场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加漠公路与振兴街交叉路口,建成于2002年6月,占地面积4.5公顷。广场核心景观为153级台阶顶端的"腾飞"雕塑,由象征"天鹅之首"与"金鸡之冠"的造型组成,顶端北极星彰显漠河作为祖国北陲的地理特征。作为当地重要文化活动场所,每年五一至十一期间承办北极光节、冰雪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开幕式,全天候免费开放的属性使其成为市民晨练、休闲娱乐的首选地。登临广场可俯瞰欧式建筑群与大兴安岭自然景观,极端低温记录雕塑(-53.0℃)等特色设施进一步强化其地标属性。</p> <p class="ql-block">松苑的传奇</p><p class="ql-block"> 1987年5月6日,漠河的居民们经历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的一场大火,如同恶魔般席卷而来,瞬间将这座小城吞没在火海之中。然而,在这场灾难之后,漠河县城内外一片焦土,唯独松苑、清真寺、柴厕和坟地四处奇迹般地幸存下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松苑之所以没有被烧毁,是因为这里是吉祥之地,火魔不敢侵犯;清真寺则因为真主的威仪,火魔望而却步;茅厕因为污秽之所,火魔不屑一顾;而坟地则因为鬼魅同宗,火魔不敢犯境。这四不烧的奇迹,让世人惊叹不已。</p><p class="ql-block"> 松苑更是其中的奇迹之王,华夏无双。这座占地五公顷的原始森林,苑中苍松挺拔,直指青天,仿佛各界贤达在此相视而议。漠河的重建工作如火如荼,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安居乐业,八方游客慕名而来。松苑,这片福地,必将吸引更多人前来。</p> <p class="ql-block">漠河日落</p> <p class="ql-block">第十三天加格达奇</p><p class="ql-block"> 加格达奇区,隶属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境内。是大兴安岭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山脉东南坡,南、西和鄂伦春自治旗毗邻,东、北与松岭区接壤,总面积1587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6月,加格达奇区下辖4个街道、2个镇、2个乡。</p><p class="ql-block"> 1960年,鄂伦春自治旗设立加格达奇镇。1966年,将鄂伦春自治旗东北部在原属地不变的原则下划入大兴安岭特区。1970年,加格达奇镇改称加格达奇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加格达奇区为县级区建制。</p> <p class="ql-block">  黑河市五大连池景区</p><p class="ql-block"> 五大连池景区,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五大连池镇,占地总面积为720平方千米,距五大连池市区18千米,地处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p><p class="ql-block"> 黑河市五大连池景区有14座新老期火山群峰耸立,800多平方千米的熔岩,数百处自涌矿泉天然出露。新期火山喷发的熔岩,阻塞了远古河道,形成了5个溪水相连的串珠状火山堰塞湖,由此构成了“世界顶级旅游资源”,被科学家比喻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主要旅游景点有龙门石寨、老黑山、南北药泉等。</p><p class="ql-block"> 五大连池的主要景点有药泉山景区、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黑龙山、温泊等,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国际绿色名录、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遗产、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著名火山之乡、圣水节(药泉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第十四天哈尔滨</p><p class="ql-block">从哈尔滨乘火车去东极抚远市</p> <p class="ql-block">第十五天抚远</p><p class="ql-block"> 抚远市,黑龙江省辖县级市,由佳木斯市代管,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东、北两面与俄罗斯隔乌苏里江、黑龙江相望,为低平辽阔的沉降平原,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抚远市是满族肃慎人的发祥地之一,原名“伊力嘎”,赫哲语意为“金色的鱼滩”。民国二年(1913年),改绥远州为绥远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行政院命令吉林省绥远县改为抚远县。2016年1月,撤销抚远县,设立县级抚远市。抚远市是黑龙江五大对俄口岸之一,处于东北亚地区中、日、俄、韩经济核心地带,与俄罗斯远东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城市哈巴罗夫斯克航道距离仅65千米。抚远市是中国陆地最东端的县级行政区,是最早将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素有“华夏东极”和“东方第一城”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黑瞎子岛</p><p class="ql-block"> 又称抚远三角洲,位于黑龙江省中俄边界佳木斯市抚远市境内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主航道西南侧,北纬48°17′至48°27′,东经134°24′至135°05′,总面积约335平方千米,其中中国一侧国土面积约171平方千米,领土、领水面积208.5平方千米,归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管辖,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黑瞎子岛是由银龙岛(俄语称其为塔拉巴罗夫岛)、黑瞎子岛、明月岛3个岛系,原有93个岛屿和沙洲组成,现有87个岛屿和沙洲,其中岛屿73个,沙洲14个,岛长58800米,最宽处为14000米。黑瞎子岛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冲积而成,四面环水,整个区域属于三江平原湿地。西部、西南部与中部一带有较多低山丘陵。海拔约在30至700米,最高峰达900米左右。山前漫岗多分布低平原与低山丘陵的连接地带。该岛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炎热,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2.2℃,年均降水量600毫米左右。</p><p class="ql-block"> 黑瞎子岛交通条件优越,中俄双方分别建设了上岛大桥并实现通车,其中中方大桥2012年竣工通车。2012年12月15日,国务院批复《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15年,黑龙江黑瞎子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东极广场看日出</p><p class="ql-block"> 东极广场,又称太阳广场,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黑瞎子岛镇,地处抚远水道和乌苏里江交汇处,东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卡杂克维茨沃镇相望,北隔抚远水道与黑瞎子岛相邻,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广场主要以河口广场、华夏东极主体雕塑、东极地景、“民族魂”旗帜雕塑墙、“历史之墙”、“四极之墙”观旗广场等景观组成。</p> <p class="ql-block">着乌苏里江打鱼人,吃大马哈鱼!</p><p class="ql-block"> 南岗村隶属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黑瞎子岛镇,距抚远市区35公里,地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的独特地理位置。该村现有户籍人口246人,村民以渔业捕捞和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作为黑龙江省最东端的村级行政单位,南岗村依托黑瞎子岛旅游资源,正在建设赫哲人渔猎文化体验区,打造包含传统捕鱼、特色饮食和湿地观光的文旅综合体。2022年该村获评黑龙江省级重点旅游村,辖区内有东极广场、东方第一哨等标志性景点。</p> <p class="ql-block">大麻哈鱼肉</p><p class="ql-block">鲑鱼</p><p class="ql-block"> 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属鲑科鱼类,又称鲑鱼,是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其幼体在江河淡水中孵化,成年后在太平洋海域生长,以肉食性为主,幼鱼期摄食底栖生物和水生昆虫,成年后捕食其他鱼类。体型侧扁,平均体长60厘米,体色随环境变化,洄游期间呈现鲜艳的橙红色横斑条纹,雄鱼吻部在生殖期弯曲如钩。</p><p class="ql-block"> 该鱼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两岸,中国境内多见于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水系,秋季洄游至淡水产卵。其洄游群体分为夏型和秋型,仅秋型进入中国水域,9-11月为捕捞旺季。作为经济鱼类,大麻哈鱼肉质鲜美,鱼卵营养丰富,具有较高商业价值。中医文献记载其肉可入药,性味辛甘微温,归脾、胃经,主治脾胃不和等症状。中国东北地区是其主要产区,尤以黑龙江流域为盛。</p> <p class="ql-block">东极阁坐落于抚远市南山公园山顶,海拔266.5米,是抚远市域制高点,也是华夏东极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点。其地理位置优越,登顶可360度俯瞰抚远城全貌、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及对岸俄罗斯领土,融合自然与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蔓越莓</p><p class="ql-block">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p><p class="ql-block">蔓越莓(学名:Vaccinium macrocarponAiton)是杜鹃花科越橘属常绿矮小灌木,植株高5-20厘米,藤状枝条长约2米。叶片圆形或倒卵形,长5-10毫米;花白色或淡红色,钟状,花冠弯折,浆果球形紫红色,直径2-5厘米,花期9-10月,果期11月以后至次年8月。该植物适生于凉爽湿润、强酸性沙壤土环境,主要分布于北美及欧洲温带地区,中国黑龙江抚远等地亦有栽培。其果实含原花青素等成分,具有预防尿道感染、心血管疾病、保护牙齿、抗菌、抗氧化及降血压等功效。蔓越莓在北美印第安部落中被用于食品加工与疗伤,15世纪起经欧洲移民推广种植,衍生出果汁、果酱、冻果、浓缩汁等多元化产品。2022年起,中国抚远多次通过航天搭载开展蔓越莓太空育种,2024年因东北旅游热潮成为“农业大摸底”代表性特产之一。作为低热量高纤维水果,其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含量及多样化的加工形式,展现出显著的经济价值和推广前景。</p> <p class="ql-block">蔓越莓</p><p class="ql-block"> 抚远市蔓越莓基地目前种植面积4200亩,为亚洲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p><p class="ql-block"> 蔓越莓又称小红莓,是一种表皮及果肉呈鲜红色的小圆浆果。它口感酸甜,外形小巧,颇受消费者的喜爱。抚远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是我国最东部的县级行政单位,也是我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这里年平均气温3.4℃,气候、降水等自然环境特别适合蔓越莓等浆果生长。</p><p class="ql-block"> 蔓越莓基地工作人员介绍,蔓越莓采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干收”,一种是“水收”。“干收”就是人工采摘,但蔓越莓植株非常矮,果子还藏在叶子下面,费时费力。因此,“水收”现在成了主要的采收形式。</p><p class="ql-block"> 蔓越莓“水”。打果机在蔓越莓田间缓缓驶过,饱满、鲜红的蔓越莓果实翻滚着漂浮在水面上,将一望无际的水面都染成了红色。工人们用拉网的方式将蔓越莓聚拢收集到一起,通过传送机装车,然后送到生产加工。通过拉网的方式将蔓越莓聚拢收集到一起?每到丰收季节,在象征着收获的红色海洋中,人们忙碌采摘蔓越莓的景象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为祖国东极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抚远东极鱼市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抚远镇沂河路(或花园街附近),是中国淡水鱼品种最多、北方最古老且规模最大的淡水野生鱼交易市场,拥有百年历史,依托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丰富生态资源,以冷水鱼交易为核心,日均交易量约6万公斤,是集渔业交易、文化体验和旅游打卡于一体的综合性市场。‌</p> <p class="ql-block">大马哈鱼与翘嘴(冷水野生)</p> <p class="ql-block">鳇鱼宴</p><p class="ql-block">抚远鳇鱼,黑龙江省抚远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p><p class="ql-block"> 抚远市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被誉为“中国鲟鳇鱼之乡”和“中国大马哈鱼之乡”,素有“淡水鱼都”之城,这里渔业资源非常丰富。达氏鳇,俗称鳇鱼,软骨鱼类,因体大、寿命长、食量大、力量强,是淡水鱼中最大的一种鱼类,素有“淡水鱼王”之称;它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鱼种,起源于距今一亿三千万年的白垩纪,与恐龙是一个时期的物种,其原始古朴的外形1亿多年来几乎没有改变,是黑龙江省特产鱼类,有“水中活化石”之称。抚远鳇鱼肉质鲜美、肌间无细刺,属高蛋白、高脂肪食品。</p><p class="ql-block"> 2011年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抚远鳇鱼”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p> <p class="ql-block">第十七天从哈尔滨回到上海</p> <p class="ql-block">告别!</p> <p class="ql-block">回到上海</p> <p class="ql-block">感言</p><p class="ql-block"> 东北赏秋,前后17天,行程一万五千多里。从高温地区到寒冷地带、从北极到东极、从白山到黑水、从鸭绿江到黑龙江、从呼轮贝尔大草原到大兴安岭、从盘锦红海滩到北大荒黑土地,一路上饱览了东北大好河山与人文事古,收获滿满。</p><p class="ql-block"> 特别感谢战友团领队培丽的周密计划与精心安排!感谢小樊的全心全意为大家尽心服务!感谢天哥老兵途中两次盛情款待!感谢袁红在抚远招待我们品味鳇鱼宴席!感谢老兵们提供精美的照片!感谢40医院老兵们的一路相伴与照顾!</p><p class="ql-block"> 愿各位吉祥安康,多多保重!欢迎您们来上海旅游!</p>